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多看阅读·书摘合集(19)

    路易大叔 Louis Han发表于 2015-09-10 00:00:00
    love 0

    今天是教师节,祝福各位老师节日快乐,生活幸福啊!

    9月开学季,很多小朋友纷纷走入幼儿园和小学的大门,还有很多大朋友迈入中学或者大学的大门,路易大叔恭喜各位了。我们家小文文也从小托班升级到小班了,满了3周岁,大叔觉得需要恶补的知识更多了。所以不仅在多看上一直在看相关的书籍,更是买了很多的子女教育书籍来研读,只恨自己时间不能掰开来用。

    本期书单里面的6本书,前面4本钱都是关于子女教育或者情感,大叔个人推荐的粲然的《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和杨谨的《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另外两本稍逊一筹;而后面两部法布尔的《昆虫记》,则是经典的儿童教育作品,其实不管是我们大人还是孩子都值得好好研读,浅显易懂的文字里面,蕴含的是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本期书单

    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粲然)

    宝贝入园,妈妈必做的88个准备(吕艳)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杨谨)

    儿女培养手册(李师江)

    昆虫记 4:蜂类的毒液(【法】法布尔)

    昆虫记 6:松毛虫的行进行列(【法】法布尔)

    《你是世上最好的妈妈》书摘

    虽然妈妈对孩子的照拂,只有从自己的手臂,到你的小手,那么长的距离。可妈妈对孩子的承诺,是很长很长的。

    很奇妙,对不对,米尼?你曾外婆多了不起啊。她在告诉我,面对死亡的痛苦和恐惧,哪怕如此逼近,“别怕,什么也没变,我还记得你爱吃梅子呢!嗯?来一颗,怎么样?”

    鼓肚子浪花的答案是:我想看它长大。然后对它说,去吧,孩子,做一朵真正的浪,去环游世界。

    大人的游戏里有那么多
    孤寂啊
    我们小娃娃
    就只是
    想和自己,还有世界
    在一起

    地球刚出生那会儿,天地空荡荡的。一只小猫呼喊另一只小猫的回声都可以跑遍全世界。因为没有什么高楼、汽车、铁轨、烟囱、枪炮或者穿着黑丝袜的女人大腿横插在中间。

    包里有很大一个位置,放着自己平时脱口而出的那些名字“海水”、“灯”、“飞机”、“神明”、“猫头鹰”、“三角形”、“月亮”、“太阳”、“老鼠”、“斑马”……小孩把这世界上万事万物——从大人那里听了来,默默收藏起来温习。

    不要怕,也别哭
    年久失修的房子装得下
    千奇百怪的错误

    面对孩子的痛苦,我总是在“这都是小事长大后都会过去的”和“人生还有好多痛苦所以你必须忍受”这样两种言辞之间徘徊踌躇,不知如何选择。

    是啊,我不知道消解痛苦的办法,没有人有消除痛苦的灵丹妙药。但是,无论多痛苦,请沿着你心中理想的方向,无论上高山还是下陡坡,都咬着牙前进吧。

    “并不是全部的浪都在朝前赶,”虽然紧张得满手是汗,但孩子还是固执己见,“每天,我都遇到很多扑上岸的浪。它们走了很多路,却让自己留在一颗细沙的心里。”

    《宝贝入园,妈妈必做的88个准备》书摘

    幼儿园阶段主要的任务不是学习,而是孩子的养成教育和开心生活。离家近,不仅可以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而且步行接送孩子有利于孩子和妈妈的交流,可以让妈妈了解到孩子的情绪和要求!为孩子们选幼儿园,离家近很重要!

    很多妈妈都爱说“我家孩子不爱吃饭”。其实,孩子爱不爱吃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妈妈的态度。很多妈妈担心孩子吃不饱,总是想方设法地尽量喂孩子多吃,哪怕孩子已经表示出反感,妈妈们也总是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为了让孩子独立地吃饭,就要少一些人为的干预,多些生理的调节,比如:多运动、生活规律、定时进餐……做到这些,孩子吃饭的时候自然就积极主动了。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妈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作示范,然后要求他们独自完成。千万不要他们在前头扔,妈妈在后头一边骂、一边捡,这样,孩子是永远学不会的。

    要全面对待。在赏识教育中,并不排斥批评。我们既要充分发掘孩子的“闪光点”,也要根据实际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分清荣辱。

    现在的社会有很多不安定因素,经常会出现孩子走丢的事件,妈妈们特别担心。所以,教会3岁左右的孩子认路就很有必要了。让孩子从小认识路,尤其是能独自找到回家的路,无论从孩子的安全角度,还是从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角度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教孩子学会认路呢?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络,妈妈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平和地、友好地、委婉地、有商量地拒绝别人的要求,同时,泰然自若地接受他人的拒绝。教孩子学会拒绝,是妈妈对孩子独立性和自主精神进行培养的一个方面。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妈妈们首先应该了解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其次,应该了解孩子是怎样通过发脾气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的;然后,应该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和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最后,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的这种表达方式是不受欢迎的。

    有时候,孩子为了试探你,会故意哭闹。此时,你只要站稳立场,当孩子觉得没有指望时,便会安静下来,不再哭闹了。

    如果孩子的大声哭闹你忍受不了,可以到其他地方去做声音更大的活动,比如:吸地板、钉东西等。要让他明白,叫喊是没有用的,只有好好说话,妈妈才会注意听。

    当孩子打大人时,妈妈们应该以身作则,耐心讲道理,对孩子提出希望。当孩子的打人行为反复出现时,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善待孩子的爱心,允许其反复,不要操之过急。

    不自私,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可是,孩子的大公无私行为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引导逐渐形成的。正因如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孩子大公无私的好品质。

    实际上,孩子语言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妈妈过于敏感,采用不适当的校正手段造成的。妈妈要正确对待孩子说“脏话”的问题,不要“上纲上线”,因为这只是孩子语言发展中的一个小“插曲”,只要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很快就会得到改正。

    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长,为什么想象力的光芒会渐渐暗淡了呢?原因就在于,妈妈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对于孩子的奇思妙想,有些妈妈常常会说:“简直是白日梦!”“别浪费时间了!”“那是不可能的!”“这根本就不像!”……殊不知,梦想也好、幻想也罢,都是促成想象的原动力。

    妈妈要用规范的普通话与孩子说话,不要故意使用孩子可爱的儿语,比如“狗狗玩”“洗手手”之类的。如果孩子说“吃糖糖”,妈妈要立刻纠正为“我要吃糖”,并且要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把你的想法说完整。”还可以追问:“你想吃什么糖?你能用一句话把自己的要求说清楚吗?”努力引导孩子说出:“妈妈,我想吃那种黑色的巧克力糖。”
    注: 有时候不自觉还是吐出孩子小时候对话用的叠词,要改正!

    妈妈要根据家庭的经济和居住情况,尽量给孩子创设较好的读书条件。无论条件好坏,至少客厅和孩子的卧室里必须摆放一定的书,以便孩子随时随地、有意无意都会有书翻、有书看。孩子读书时,要尽量保持室内安静,电视、谈话等声音要尽量小,以免对孩子产生干扰。

    当孩子说出“我已经是个大孩子了”的时候,会强化自己的行为力量。这时候,妈妈一定不要给孩子泼冷水,而要鼓励孩子继续自己的行为,妈妈只要在一边看好孩子就可以了。

    有些妈妈为了让孩子上幼儿园,不断地提醒孩子“上幼儿园”。早上一起床,就说:“宝宝,起床,去幼儿园了。”吃晚饭的时候,说:“幼儿园好玩吗?”晚上睡觉的时候,对孩子说:“快睡觉,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呢。”……这样反反复复地述说,孩子即便不抵触,也会心生厌烦的。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书摘

    孩子是不需要教育的,只需要给他提供所需的环境。在爱、自由、平等的对话基础上,父母才能更好地读懂孩子的内心,才有机会真正了解孩子、理解孩子,从而用更智慧的方式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赋予孩子更多美好和快乐,让孩子学会积极、乐观、独立地面对属于他的人生。

    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会对孩子的需求感到不耐烦,不会首先想到这样的孩子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妨碍,而是平静地分析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进而努力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孩子对自己说话的时候,如果父母适当地点头,对他说的话表示肯定和赞许,孩子就会感到自己的观点得到了接纳,也会感觉到父母是很认真地在倾听自己的谈话;父母和孩子说话时,一定要用关心的眼神注视孩子,随时注意他的表情、行为,以适时给予辅导与协助,这也能让孩子有更多被重视的感觉

    每个孩子都非常善于观察父母的表情,他们喜欢从父母的表情中来推测父母的想法和态度,而微笑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父母接纳的。因为微笑和点头,不仅仅能给予孩子认可和鼓励,而且能让孩子体味到父母对自己的爱。

    人们常说,感情是培养出来的,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你应该重质而不在于量,多和孩子聊聊天,给孩子讲讲你这一天的喜怒哀乐,而他也会把一天里遇到的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说给你听。和孩子分享你的一切,你会发现,孩子很容易就能走进你的世界,而你也会感动于孩子给予你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拥抱、每一句安慰。

    这个让父母头疼的小小叛逆期,其实只要用对方法,也是很容易平稳度过的。对处于“宝宝叛逆期”的孩子,父母在和他交流时,尽量用“我”开头的句子,而减少使用“你”开头的句子。

    其实,要和孩子相处很简单,面对面坐下是与孩子相处最有效的办法,在这样的状态下,父母和子女才能畅所欲言。既然你想沟通,想通过聊天了解孩子,或者建立一种亲子沟通的形式,那就请放下你手中干不完的事情,认真和孩子交流。

    要想让自己和孩子都无比快乐,父母最好把自己也变成孩子。父母是否拥有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抛开“大人”“父母”等身份。当你接纳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愉悦地接纳你。这样,亲子沟通时,才能顺畅无忧。

    父母可能因为孩子“很难搞”而苦恼,其实孩子也不好过。孩子绝非“故意”作对,要知道,孩子容易发怒,也许是挫折容忍度太低。孩子无法完成工作感到挫折,表示他在乎,父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帮助他完成工作、面对挫折。

    要让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充满热情,首先父母要对生活充满热忱。父母不要只把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牺牲自己人生拓展的机会,父母和孩子共同创造美好的人生才是皆大欢喜的成功。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尊重上,然而这种尊重精神却是很多父母所缺乏的。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是属于自己的,那么,替孩子做主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特别是年幼的孩子,谁会注意到他们的想法和愿望呢?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愿意按自己的方式压制孩子的行为或者替他们做决定,因为我们的潜意识里很明白越是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他们会发展得越快,也会更早地独立,这样就意味着他们会更早地离开我们

    实质上,我们在满足孩子的时候,自己才是获得巨大身心愉悦的那一方。很多时候,我们嘴上说着“为孩子着想”,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深处的私心、虚荣心。

    其实,如果孩子能长时间全身心地投入某一件事情,那么这可能就是孩子的兴趣所在。由此而形成的专注力,更是孩子今后成功的重要基础。实际上,尊重孩子的兴趣就是让孩子拥有快乐,就是我们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事实上,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当人们认为“兴趣来自培养”的时候,就会忽视个体自身的兴趣属性,不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本身去促进孩子的发展,而是把兴趣强加给孩子。

    孩子是否真正到了适宜上学的程度,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发展水平。事实上,孩子6岁、7岁智力差别并不大,智力不是决定孩子上小学的关键,此时对孩子而言,比较明显的差别是在身体上、心理上。

    所以,父母一定要记住一点: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冒险精神,远比让孩子单纯地掌握知识更为重要。

    对于孩子“不听话”,父母应该坦然面对,不要条件反射式地想利用强势手段来解决,这可能使孩子将来唯唯诺诺、缺乏主张,或成为阳奉阴违的人,或让他误认为暴力才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手段,甚至会导致孩子走上歧途。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一家人最好保持统一,尤其在原则问题上要保持一致,不要各有各的标准。

    孩子四五岁时,还是会时常出现混乱。他们有时会沉迷于自己幻想、期望的事情,有时候他们甚至真的忘记了刚才发生了什么。

    我们希望家长能让孩子知道,自己没有必要对家长撒谎,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不给孩子制造撒谎的机会;当发现孩子说谎时,家长也不应该一味地进行说教与批评,应让孩子说明撒谎的原因,同时要让孩子知道,真话永远比谎言更值得原谅,千万不要让孩子产生大人不爱听真话,只爱听假话的误解。

    在我眼里,偶尔淘气捣蛋的孩子其实很可爱。假如一个孩子一点儿也不调皮,一天下来,衣服一点儿没脏,坐在那儿不太动,那倒是真有问题了。调皮,正是孩子童真与童趣的一种自然状态,是他们的天性。
    注: 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做一个“老实人”

    父母要善于发现“闯祸宝宝”的闪光点。冰心曾说过:“疯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淘气的孩子的经验性评价。
    注: 好爸爸喜欢疯丫头

    《儿女培养手册》书摘

    很多家长为什么教育不好孩子?并非文化程度不够,知识不够,而是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对孩子的要求不是迁就就是霸王硬上弓。

    生活中的观念很多,我们很难说清楚哪些必须培养,这需要家长善于发现和引导。很多观念是从认识人性开始,从人性开始引导孩子对生命、对他人的尊重珍惜,这就是很普世很正确的是非观。

    孩子是个小宇宙,自己完善自己最重要,别跟社会潮流凑热闹。

    智性沟通就是父母跟孩子讲道理,这是让孩子认识世界、通晓人情世故的最基本手段;情感孵育就是让孩子享受父母的爱,并且懂得去爱别人,这是情感教育的基础。这两点父母能做好,孩子的精神就有一个健全的基础。

    没有很差劲的孩子,只有快乐与痛苦的孩子。如果你要孩子做快乐的孩子,那么不要有太高期待,一步步以平常心来培养。

    在孩子的兴趣世界里,他是主宰者,他了解的比你多得多,你是麻木者,只有跟他学习的份。只有当你进入孩子的世界,分享他的快乐时,你才能明白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育最忌概念化,鄙人最痛恨把概念输送给家长的教育书,把家长变成一个学者型家长,什么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一大堆,等到真正实践,歇菜。
    注: 这句话倒是有理

    教育是对人性的锻造,不是拿别人的模板来拷贝。各国有各国的国情,教育的重点不一样,但好的教育,归根到底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将人性与社会理性完美结合。

    想让孩子成绩好,实质上就是要学习能力强,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学习能力的本质是什么。学习能力包括学习兴趣、专注力、记忆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这五个方面。这些能力得到适当的培养,想当一个成绩中上的学生,是比较容易的。

    我要告诉大家,起跑线上根本就没有输赢这个概念,它是家长们争强好胜搞出来的。我们的孩子,只要习惯良好,智商正常,品质不错,没什么大毛病,成绩中庸一点,表现愚钝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快乐教育、快乐生活是家长和孩子的理想状态。有的家长说,我很难长期做到。其实,偶尔为之就很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永远定格在孩子的心中,这些将给孩子留下美好的回忆。

    英国一份调查数据表明,玩具较少的儿童,会更多地与父母形成亲子沟通,将来会有更强的行动能力。因为他的玩具不多,只能把这些玩具玩出乐趣,玩到极致,同时玩出能力。玩具较少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听父母讲故事,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或者参加其他户外活动,等等

    总之,对中国的父母来说,理财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适度地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投资理财活动,独立处理他自己的存款,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理财教育。但在培养孩子财商的同时,不要让孩子变成金钱的奴隶,这样孩子在钱与人之间,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关系。

    《昆虫记 4:蜂类的毒液》书摘

    《昆虫记》被人们称为“昆虫的荷马史诗”,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起被认为是人们必读的科普经典。

    周作人还曾感慨地说:“羡慕有这样好书看的别国少年,也希望中国人来做这翻译编纂的事业,即使在现在的混乱秽恶之中”。鲁迅自1924年起就在收集《昆虫记》的日语译文,多次在他的文章中强调《昆虫记》的重要意义,并对《昆虫记》的翻译寄予厚望。正是周氏兄弟的这般推崇、介绍,国人才开始知道并翻译法布尔的《昆虫记》。

    这或许正是长腹蜂的高明之处吧,因为它们可以永远不引起它们寄居的主人家的注意。那些爱出风头、闹哄哄、纠缠不休、危害人类的昆虫常常会声名显赫,但是对于这些“谦者”,也请我们不要把它们遗忘在角落中。

    只要环境中意,每到酷热的7、8月的时候,长腹蜂就会不期而至,寻找合适的筑巢地点。选到了中意的家,它们会快乐地一颠一跳巡视着四周,用触角顶端探测被熏黑了的天花板四角、托梁的每个小角落和壁炉台,重点探测的是炉膛内壁和烟囱。
    注: 好欢乐

    我明白她的苦恼,同时为自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而深感遗憾。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呀!我多么渴望能让这些长腹蜂在这里尽情玩耍啊,即使它们会将所有的衣物、窗帘、装饰物涂上一层厚厚的泥巴,我也会听任它们去随心所欲地筑巢,这样我就可以看到它们在罩衫或窗帘这种动态支撑物上筑出的巢是什么样子的!

    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只是把长腹蜂看做一种能激起人幼稚的好奇心的玩偶,是否有必要耗费蒙田眼里的“生命的锦缎”,去换取一些没有多大价值又富有争议的事实?难道不是一种小孩子的心境吗?

    什么是生命?在某一天我们能否知道它的源头?我们将来能否在一滴蛋清中窥探出生命的本质呢?什么是人类的智能,它与动物智力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什么是本能,心理学上的两种能力倾向是缺一不可的吗,它们是基于一个共同因素的吗?物种是不是依据进化论中所提出的家系而彼此联系,它们是否就是不同形状的永恒碑迟早会被岁月的风风雨雨腐蚀消融呢?

    我们的观念总会误导我们。事实也的确如此,仅仅靠观察常常会出现偏差,这是因为我们遵循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解释观察所得的结果。要想弄清真相,就必须进行试验。

    在筑巢时,昆虫不是自由的,也不是有意识的。昆虫筑巢、织网、捕猎、麻醉瘫痪猎物,就和它消化食物、分泌毒汁、用丝织茧和用蜡筑巢一样,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它们自己也不知道使用的方法是什么和最终为了什么。

    有些相互抵触的事实,就像是一块疏松流动的泥沙地,一不小心,每一步都有可能陷进无法自拔的泥沼中,让人步履维艰。

    有人经常对我们说,本能是通过长期的学习慢慢获得的,才能是几百年辛勤劳动的结晶。但是,切叶蜂向我展示了一个特例。它们告诉我,尽管筑巢艺术的精髓是永恒的,但是可以在细节上推陈出新,同时它们向我证实这些创新是灵感的突现,既没有事先的酝酿,也没有事后的改进与传递。

    不可否认,只对昆虫身体构造研究的方法,在一开始是必不可少的。收集昆虫标本,把它们牢牢地钉在盒子里,这对于每个人都不是难事,但是,跟着这些昆虫闯进它们丰富奥妙的生活,研究它们的劳动和习性,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我的科研字典里,没有“如果”二字。我从不作假设和虚拟,我只收集铁一样的事实。因为只有事实才是最可信的,我将它们完整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深深地加以思考,在这坚实的基础上推导出结论。

    即使是对微贱的生物来说,生活也存在着好和坏的两面性。避免这个,追寻那个,这就是对所有的行为做出的总结。动物和我们一样,生活中有甘甜美好的一面,也有酸涩劳苦的一面;平衡两者同样重要,因为这对动物和人类都是相同的。

    爱动脑筋的人绝不会盲从,为了获得真理,他们宁愿不知这些理论。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他们缩小了自己研究的领域,哪怕只有零星的收获,也能让他们心满意足。
    注: 有多少人甘于如此呢

    好事不在忙中取。

    让纯粹的理论去争吧,每个人都可以天马行空地进行那些模糊的想象,但是,事实是唯一的。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的喜好而否定事实,这种想法是荒谬的。
    注: 总有人动辄喜欢“翻书”

    《昆虫记 6:松毛虫的行进行列》书摘

    如果孩子们乐于学习科学,那他们的脑子里一定会装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如果教育界能在死板呆滞的书本中加入生动活泼的田野学习,如果官僚们重视的既定课程不会将人们积极的精神扼杀掉,那该多美好啊!

    平原运输对它们来说也不是轻车熟路、没有一点阻碍。小丘上遍地都是沙砾,载运物翻倒在地上,车把式栽了个跟头。它们的两腿不停地抖动着,肚子也悬空了。但没有关系,这都没什么。它们重新站起来,恢复了原来的姿势,还像以前一样活泼愉快。

    我的好奇心把这些十分出色的虫子的家庭生活扰乱了。不过,没有关系,我们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正像人们所说的,你们不是正在办进宅酒吗?家虽然被我破坏了,但也许你们有办法修复。

    还是让我们回归到过去吧!将那些人为的需求以及过热的文明的恶果都摒除掉,而重新提倡我们祖祖辈辈乡野式的淡泊和朴实的风俗。我们愿意留在乡野之中,如果我们节制自己的欲望,那我们就会在乡野的田地里找到乳汁丰足的乳母。到那个时候,而且也只有在那个时候,我们的家庭才会变得兴旺发达。实现了这样的愿望,农民们也会从城市、从自己的欲望中得到解脱,并来拯救我们。

    芸芸众生、世间万物没有历史,他们受到现在的束缚,没有办法记住过去。可是,告诉我们家族的历史吧,让我们可以知晓亲人的过去,知晓他们怎样耐心顽强地同严酷的命运抗争,知晓他们为了造就今天的我们所做出的一切努力。

    这个将来的观察家,6岁的小男孩,眼睛一直警觉地盯着虫子和花草,就这样,他在无意识中锻炼了自己。他向花儿、虫儿走去,就好像粉蝶飞向甘蓝、蛱蝶寻觅蓟草一样。他关注,他凝望,他调查情况,他被好奇心诱惑着。可是,在遗传中识别不出这种好奇心的秘密,在他的身上,有一种他的家族中从来没有过的才能的萌芽,他隐藏着并非他直系亲属的火炉里固有的火星。

    语法,老师极少关心,我们则更不关心。名词、直述式、虚拟语气与其他语法术语,以新鲜但是极其晦涩讨厌的结构让我们惊讶不已。如何使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都得通过实践才有可能学得会。这个问题并不能束缚住我们,我们才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小心翼翼地说话呢。放学后,回家放羊时,花那么大的力气来研究这些又有什么好处呢?

    上帝告诉我,不要抱怨,不要发牢骚,思想的丰收不一定非得去千里之外旅行探险。让·雅克在他的金丝雀休息的海绿树丛中搜集植物;圣保罗的贝纳丹凭借一株偶然落到他窗户角落的草莓发现了一个世界;梅斯特尔把一张扶手椅当成轿式马车,就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了一次闻名的旅行。

    就外貌来说,在我们地区,它是最引人注目的。所以,雷沃米尔将它命名为“美人儿”。它无愧于这个美誉。在这种虫子的黑底色上,朱砂红、铬黄黄、白垩白并排列成星、点、斑、带,界限清晰,如同百衲衣刺眼的碎片。
    注: 螽斯羽,振振兮

    擅长盗窃诈骗的蚂蚁无所不能,它第一个匆匆忙忙地奔向尸体,动手解剖尸体,使之成为碎片。这具尸体发出了野味的香气,双翅目昆虫很快就被吸引来了。这种昆虫令人憎恶,它繁殖被当做钓饵的蛆虫。与此同时,葬尸甲、小步奔跑并且鞘翅发光的腐阎虫、腹部雪白的皮蠹、纤细的隐翅虫等,呼朋引伴,成群结队,从四处急急忙忙地赶来了。
    注: 你们这是赶大集的节奏啊!

    这些疯狂工作的虫子在那里都干了些什么呢?它们在发掘死亡以服务于生命。它们是优秀的炼金术大师,它们可以用可怕的腐烂物制造成新鲜的无害产品。它们吸尽危险的尸体的汁液,直到尸体干到酥脆作响,就如同被严冬的霜冻和酷夏的炎热蹂躏过的垃圾场中的棕褐色破拖鞋。它们迫不及待地对无害的尸体进行加工。

    对它们来说,这是体力衰亡产生的错误,是濒临死亡的病态的极端愤怒。这符合昆虫世界的普遍规律:劳动可以赋予工人温顺平和的习俗品质,懒惰则会引发奸邪不正的固执。掘墓者无事生非,就会砸碎同伴的足,吞食同类,并且也不在意自己失去肢体,被同类吞食。这就是肮脏丑恶的晚年的最后开脱。

    让我们远离喧嚣,去倾听、去沉思吧。当蝉挣扎着被开膛破肚时,联欢会还在梧桐树枝上进行着。可是合唱队已经换了人,该轮到夜晚的艺术家粉墨登场了。

    我们不能舍本逐末,用一畦萝卜地为标准来衡量事物的重要性。只有目光短浅的人,才会不惜打乱整个宇宙的秩序,来保存几个李子。如果昆虫交由他来处理,那么下场只能是被毁灭。

    在博物学家好奇心的引诱下,我吃了两次古代的菜肴:蝗虫和蝉。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这两种菜。大颚粗壮的黑人、著名的哈里发这样好胃口的人应该更适合这道名菜。
    注: 还有俺们中国人(当然俺们吃蚂蚱不吃蝗虫),不过蝉是吃的⊙▽⊙

    这种研究正合我的心意,运用自己喜爱的化学,是我心甘情愿去做的一件事情。当然,我需要试剂、仪器、试验室、昂贵的成套设备。但后者有点儿让自己无法想象。因为我这个时候正患上了一种可怕的贫穷的疾病。我为此感到十分痛苦,但对研究人员来说,恐怕贫穷这种疾病是司空见惯的。
    注: 跟大师患上了同样的病,我感觉很欣慰,很幸福!

    相关日志

    • 多看阅读·书摘合集(18)(29)
    • 多看阅读·书摘合集(17)(54)
    • 《爱是有故事的旅行》书摘(作者:汤佳)(26)
    • 多看《精品阅读时光(第6/7/8期)》书摘(26)
    • 多看阅读书摘合集(16)(39)
    • 多看阅读书摘合集(15)(71)
    • 多看阅读书摘合集(14)(22)
    • 多看书摘合集(13)(40)
    • 多看书摘合集(12)(23)
    • 多看书摘合集(11)(24)

    最近评论

    • 灰狼 : 现在的小学,幼儿园,都开始全部送花给老湿了~~沦落到这地步

    © 路易大叔 Louis 倾情奉献 生活志, 2006-2015.
    原始链接(Permalink): 多看阅读·书摘合集(19) | 1 条评论
    标签(Post tags): 书单, 书摘, 多看阅读, 孩子, 教育
    订阅(Subscribe): 直接订阅 | FeedBurner
    站点(More Blogs): 生活在济南 | 落入凡间的天使 | 小小的梦想
    服务(My Services): 世嘉服务网 | 济南生活|读书-音乐-电影 | 迷失济南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