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这项服务?
对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生离死别无疑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情。
毕竟人死后只能成为回忆,再也没有跟他们谈天说地的机会,再也无法跟他们互动嬉戏…
不过好在,如今科技正在慢慢模糊生死的界限。
比如厂长之前就介绍过微软开发的一项能让人与“逝者”聊天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 AI 去学习逝者生前的资料,然后在电脑中生成他的虚拟形象,这个形象可以跟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互动。
虽然目前该技术仅存在于微软的专利之中,并没有落地应用…
但拥有这种想法的人其实并不只有微软。
今年早些时候,洛杉矶有一家名叫 StoryFile 的公司就成功让一名已故老奶奶 Marina 在自己的葬礼上”复活“,并一一回答现场哀悼者的问题。
据悉,这名老奶奶就是该公司创始人 Stephen 的母亲。
换个方式讲,就是她儿子创造了一个”数字版“的妈妈出来。
具体的实现方式其实跟微软那个大同小异,就是收集逝者生前的影像和声音,然后交给AI去学习。
Stephen 在母亲生前准备了250个问题,让母亲对着摄像头回答,由于问题很多,这个步骤花了两天左右的时间。
而且为了全方位捕捉母亲的影像,他总共使用了20台同步摄影机进行录制。
录制完成后就请专家来处理这些数据,其中比较关键的是对 Marina 回答问题的片段进行标记,以此来训练 AI 模仿正常人自然对话的方式去回应他人的提问。
最终实现的效果也是非常喜人~
在葬礼上,这个数字版的 Marina 表现得十分活跃和大胆。
不仅对在场哀悼者们的提问对答如流,而且还透露了许多自己生前从未公开的生活细节。
比如分享自己在印度的童年时光、抱怨父母离婚后的生活问题等等,甚至是一些关于政治、环境和未来的观点等等,这些都是她没有跟家庭成员谈论过的,因此整个交流过程非常有趣。
Stephen 也表示,“将死之人在记录自己生前的信息时是非常洒脱和大胆的,因此亲友们可以看到他更真实的一面。”
当然,不止是自己的母亲,Stephen 还想让所有人都能创造自己的数字分身。
具体步骤也很简单。
首先客户需要选择他们认为自己的亲友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比如人际关系或童年秘密等等。
然后在摄像头前一一回答这些问题。
接着,STORYFILE 公司就会利用AI技术生成客户的数字分身。
通过“自然对话与讲故事系统”、“人工智能互动记忆系统”与其他AI专利技术,STORYFILE 公司可以让这个分身与现实中的人面对面交流。
而这整个服务所需的费用仅为40英镑,约合人民币345元。
除了用于自己死后与亲友交流的场景以外,Stephen 还设想了一个人们不断记录生活的世界。
他建议用户可以记录刚年轻时的自己,并在老了以后时回首与之对话;或者是将年轻时的自己介绍给儿女认识等等。
说实话
这种服务还挺有意义的
国内有的话我都想体验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