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算是个接触计算机比较早的人,反而是半道撞上的。说来惭愧,在上大学之前我对于电脑的认识只会开机和关机,连怎么上网都不会,记得第一次上网吧是高考填志愿,当时和表哥一起去网吧填的志愿。恰巧的是那个时候我填的第一个志愿就是计算机,然后就不知不觉在这个专业学习了四年,
平时闲暇的时候就喜欢看效果联播,订阅互联网周刊,极客公园,36氪等,那里每天都会有新的关于IT界的新闻和新的创业公司。每天查看那些可以让我了解到在这个领域里又有什么新的花样出现。平时我也会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去想,那些我想要的却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可以通过编程来解决呢。
最早的想法是在大一,那个时候学校整一个科技创新项目,要求同学们3哥或者5个组成一个小组,然后想出一个idea,并且将它实现。现在回想,凭那个时候的我们,连基本的编程逻辑都没有搞明白就想着要做出那些奇怪的想法实在是有点扯。不过在当时我有这么一个想法,就是写一个自动聊天的机器人。因为当时刚入大一,对周围都比较陌生,那时候学校也不让带电脑。晚上熄灯之后就会显得特别无聊,拿着手机在QQ上一遍又一遍的翻,这时就想,要是有一个人可以说说话就好了。如果我给它发送一个消息,它就可以听懂并且回复我,最好在言语间把我往正能量的方向引导。但是当时自己的能力太差了,什么都不会,连一个基本的聊天工具都不知道什么原理。但是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应用主要的技术难点就在于对语句的分析,而这种分析在现在,使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在一定程序上是可以解决的。而且现在聊天机器人发展也很多,前不久的小黄鸡火热一时。
大学在学校里面给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不够青春,本来,在自己的影响中,大学应该是充满了青春和激情的地方。大家可以追逐自己的梦想,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同学之间在校园间行走,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可以微笑打招呼。可是现实却是连自己学院里面的人,除了同班的之外都没几个可以认识的,更谈不上打招呼,而且再加上大学里面逃课的现象很严重。宅在寝室里面打游戏的太多了。后来和不少认识的同学交流,发现其实他们也想和更多地同学认识的,但是缺少这样的环境和气氛,很少有很多同学一起去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又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去和人搭讪。在每个大学生心中其实都是想去认识更多的人的。那么直到现在,为什么还没有一种准们针对大学生的应用呢?一种专门针对大学,每个同学都可以注册拥有一个自己的账号,在这个应用里面可以讨论课程作业,可以物物交换,可以互相聊天,或者更加紧密一些,直接和课程联系上,或者也可以和学校周边的服务联系。构成一个完全基于学校的应用平台。只要是这个学校的学生,那么他就离不开这个应用。或者说在这个应用上,他们可以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是这样的东西没有,隐隐中,我觉得人人网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但是它好像只是倾向于把所有学生都拉进来,然后就没有怎么管了。也不针对学校去做更多地事情。
还有一件是关于家里的事情,因为爸妈也常年在外面,一年中家里也没几天是有人的。有时候就会担心家里的情况,当然买一把更加好的锁,或者安装更加牢固的防盗门可以解决小偷问题,但是想想总觉得自己要的不是这样的效果。我只是想要知道自己不在家里的时候,家里面都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个想法其实很简单就可以实现,只要去购买一个树莓派,一个摄像头,再加上家里联网就可以了。通过对树莓派编程,每隔一段时间就去采集一下摄像头的视频信息。每天或者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向自己的邮箱发一封邮件。甚至还可以使用微信等直接推送到自己的手机。这样可以每时每刻了解自己家里的情况了。而在这个基础上其实还可以做很多产品化的东西,例如直接将芯片或者传感器嵌入到锁当中,将传统基于物理齿纹开锁的方式彻底抛弃。在这里扩大化之后就是把机器,智能化,网络这三个联系到一起。这将会发挥出非常强大的威力。而目前至少在国内还没有出现这个方向的大公司。
由于新的技术在飞速的发展,很多曾经在课本里,在实验室里的东西真的可以走到大众生活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