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打车 App 一年体验记:快的 vs Uber

    I\'m TualatriX发表于 2015-03-21 21:45:52
    love 0

    这是一篇我针对移动互联网生活切身体验后的一篇观察文,时间跨度一年有余,从 2014 年 2 月 15 日至今天。这是移动互联网影响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从中我也有了很多思考,因而觉得有必要记录一下。

    让我先回到 2014 年 2 月 15 日吧。

    2014 年 2 月 15 日:第一次用快的打车软件

    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我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但是我能查到的是,这一天我首次使用「快的打车」工具进行了我首次通过手机叫车的体验。当时怎么个体验过程也不是很清楚了,但是这个流程我显然还能回想起来,因为这一年来快的在使用体验上基本还是这个路子:叫车,输入来源地,录制或文字输入目的地,然后叫车…等待司机接单,然后我在某个路口等,等到司机以后,就像坐普通出租车一样,送达目的地…

    当时首次使用打车软件叫到车,还是觉得异常方便,毕竟不用上街拦车,也不用提前走到马路上。手机 App 让整个坐出租车的过程流畅了不少。

    有了第一次叫车以后,再加上后来持续不断的优惠,我渐渐养成了手机叫车的习惯,虽然有的时候叫车也会不灵——因为司机会挑客,他会看你的目的地再选择要不要接你的单,但是此类叫车软件都设计了一个补贴的政策,没人叫的单一段时间后会加价鼓励司机来接单,然而自从有了这个设定以后,我发现叫车时间越来越长了…但毕竟有各种券各种优惠,我还是继续用了下去。

    就这样,从 2014 年 2 月 15 日起到今日,我一共用快的坐了 58 次出租车,平均一个月 4 次。对于打车狂人来说,不算多。但也算切实影响了「衣食住行」中的「行」。

    在途中,另一个模式完全不同的,但同样解决「行」这个需求的 App 进来了,它就是优步(Uber)。

    2014 年 8 月 27 日:第一次用 Uber 打车软件

    去年 8 月 27 日,早有耳闻的 Uber 进入了杭州市场开始试运营。本着体验新鲜事物的原则,我在试运营的第一天就安装上了它们的 App 并下班打车回去。尽管当时只有高级轿车,但是因为当时有 50 元新用户的优惠,于是也让我奢侈了一把。

    当时印象很深,叫来了一辆 Audi A6L,师傅第一天上岗还不是很熟练,甚至还是我打电话叫过来了——因为他被自动指派了以后,人大概不在车上,根本没理会。我等了会看见 App 上的车还纹丝不动,才打电话沟通,于是他姗姗来迟。

    第一次约车不是很畅快,但是车来了以后感觉整个体验还是不错,干净整洁,师傅也有礼貌。特别是在聊天过程中得知,这车实际上是属于汽车租赁公司,平常主要当婚车用,难怪是挺干净的。相当于 Uber 公司找了本土的汽车租赁公司来帮他们做这个「高级轿车」的服务。

    到了目的地后,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是,师傅对着手机 App 说,这…接下去怎么操作来着?我接过来一看,师傅忘记在行程开始时滑动一下了,于是屏幕上还显示着「开始行程」。于是我帮他操作了一下,「开始行程」,又立马「结束行程」。扣了一个起步价 24 块。算是因为师傅在业务上的不熟练而捡了一个便宜。如果是满算行程的话,估计是至少 48 元+吧。

    第一次用 Uber 的体验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感觉是:豪车+干净+舒适+贵。其他软件上的体验,一是叫车不用输入目的地,二是下车后不用自己操作付钱,蛮方便,但毕竟只体验了一次,没有特别深的感悟。

    由于平常也很少打车上下班,更不会打高级轿车出行,加上那段时间快的打车不间断的送券活动,在体验了一次 Uber 后,我就继续用回了快的…

    2014 年 12 月 3 日:第一次体验人民优步

    在 8 月 27 日后的三个月,我一共才用 Uber 打了 6 次车,都是 UberX,还有一次是专门为体验 Tesla Model S 进行的,可以说用的很少。尽管在 10 月 20 日得知 Uber 推出了「人民优步」,但那期间仍然以快的打车为主。

    直到 12 月 3 日,一次偶然的机会想试试人民优步,刚好身边就有一辆,于是就预约了一下。这次来了辆 Honda City,其他流程不无区别,依然是有礼貌的司机,将我送到目的地,自动扣款…唯一不同的是,真的实惠,比杭州本地的出租车起步价还便宜!

    就这样,从这天开始,我对 Uber 有了新的印象,它不再是专门高级轿车式服务,还有非常平民的非营利的人民版。从那以后,我又开始渐渐使用起了 Uber,主要就是用「人民优步」。

    2015 年 3 月:人民优步大爆发…

    过完年后我 3 月 7 日来的杭州,到今天刚刚两周,但我已经用 Uber 打车 13 次了,除去一次体验为主的 Tesla,一次就近的 UberX,其余 11 次均是人民优步。

    与去年刚刚开始用人民优步时不同,最近半个月用人民优步,显然感受到了一种「大爆发」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车辆很多,基本都在三分钟内接驾范围,由于 Uber 不允许司机拒载,基本每次叫车都非常迅速。然后,由于每次上车定会和司机聊聊天,从这些司机口中得知这些事情:

    • 由于杭州地区报名做人民优步的司机实在是太多,最近入门门槛已经从车价 10 万上升至了车价 15 万。但报名的人依然很多,据说培训处每天非常多的人排队。
    • 女司机越来越多,过去用 Uber,一次没碰到过女司机,最近一礼拜,接到过三次。不是出来打发时间的,就是出来赚赚外块的。其中一个还和我讲,女司机会越来越多,因为她的朋友都准备来试试。
    • 补贴和优惠依旧:据说开人民优步,在高峰期是x3 的收益,非高峰期是 x2 的收益,也许每个城市都不一样,但这就是吸引广大人民去做司机的原因吧?对乘客来说,时不时的优惠,和推荐新用户送优惠也是一个鼓励大家去用的模式。
    • 女生用的非常多,不止听一个司机说,80% 以上的乘客都是女生。不知道这背后有什么道理…

    但是 Uber 真的是靠补贴和优惠才短期内吸引了这么司机+乘客去用吗?这或许是一个重要原因,但对我来说,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作为同样一个移动软件开发者,我觉得 Uber 在整个体验上是完胜其他打车软件的,比如我总结了如下优势:

    • 叫车不需要输入目的地,系统自动调度就近司机安排接车。光是这点就秒杀其他需要抢单的打车软件了。
    • 下车不需要输入金额,系统在司机操作结束行程后自动计算费用并自动扣款,并且优先从优惠码扣!想想其他打车软件,要自己输入金额、选择优惠券、输入密码、确定支付,确认支持成功后下车,我就整个要吐血了!
    • Uber 有完全的优惠,而不是仅仅是券。所谓优惠券,也就是在你乘车的基础上可以抵消一部分,但是 Uber 除了特殊的一些优惠外,凡是因为推荐新用户得到的奖励,都是可以全额抵扣的。而其他打车软件的,自己需要手动输入优惠券就算了,券还会过期…
    • 整理的非常好的电子收据:每次行程结束,Uber 都会发一封排版精良、数据整理的非常好的电子收据,包括时间、路程、路径,总价多少,优惠多少。看到这个电子收据,都会觉得 Uber 在每个细节上都是认真去想过并且去做的。
    • 更多贴心功能,如代付功能。有时和朋友一起打车,想 AA 付款的,Uber 竟然也提供了叫他人付款的功能。想的真是全面啊。

    总之,除了 App 上的中文字体略小以外(大概是因为从英文翻译过来),深刻对比之下,我觉得 Uber 的体验真是甩其他打车软件好几条街…假设大家优惠力度一样或者都不优惠,我为何不用 Uber 呢?

    这就是我近一年的用移动 App 打车的体验以及想法,至今我用 Uber 已经打了 30 次车,约之前用快的的一半,但是 15 次都是在近期产生,也会在接下去继续使用它。

    据说快的与滴滴联合后,正酝酿着再次搅动这个市场。我现在只关心的一点是:不知道他们 App 的体验还能不能再做好一点。总之,这个市场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题图:密集的杭州人民优步…

    PS:大家若还没注册 Uber,可以在注册后使用我的优惠码:9stno

    人民优步


    本站架设于 Linode 东京机房,同时使用 云梯 进行科学上网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