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毕业,找工作目前已告一段落,做一个总结。
面试过的公司共八家,按照第一轮面试的时间顺序分别是:淘宝、百度、华为、美团、谷歌、京东、葫芦、有道。
最终选择谷歌总部,这其实是之前不在考虑范围的一个选择。
我的情况
我专业是计算数学,研究方向是最优化计算方法。
因为和大部分应聘者的背景不同,简历里面会有半页纸可能面试官也看不懂写的是啥。当然,因为毕竟占了简历不小篇幅,面试一般还是会问一下的。一般我会讲讲问题是什么,算法设计和改进思路是什么。大致上还是可以讲清楚的。
我因为有ACM竞赛经历,加上后来自己学了很多计算机相关知识,如果面试官没看简历(有的面试官是直接问问题的),只要别问到类似TCP/IP什么的问题,很基础但属于我没兴趣学的,很可能会误以为我是计算机系。
关于数学系应聘IT公司
一般来讲这不是个主流的选择,主流选择应当是去高校和研究所继续做相关研究,而不是去抢别的专业人的饭碗。
关于数学系进IT公司,我一个本科同学的评价是:大多数人入职前半年都是需要学习各种基本知识的,但一般学的比较快。
这个看法我觉得比较可信。以下是三种数学系学生应聘IT公司可能会有的奇葩状况。
1,如果某个基本概念没听说过,面试官可能会一惊,然后觉得你这个人基础太差而pass掉。
2,如果某个基本概念没听说过,面试官惊讶过后解释了一下这个概念,然后问一个相关的问题,如果很快就答出来了,面试官会觉得这人真聪明。
3,如果问过的问题都表示知道,会被面试官误以为是计算机专业,于是被按照计算机专业标准要求。实际上不一定达得到计算机专业优秀学生的标准,于是就悲剧了。
选择工作的出发点
投IT相关公司,具体没什么大的倾向性。关注点有
1,和mm的上班地点近(但是她也明年毕业,工作还没定);
2,稍微用上点算法,用的多则更好,算法最好和优化有关,比如机器学习;
3,薪水符合预期。
我没有对任何一家公司表示我很想去,这很可能是部分公司面完终面都没告诉我是否有offer的原因之一。因为我不清楚我这个背景去哪里对自己更合适,更多的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
我平时除了和mm聊这些公司以外,其他大部分时候都是在QQ上和其他专业的人聊这些公司,所以不敢说有多了解,基本也都是网上看的。因为学计算数学的一般还是去研究所和高校的占主流,这也是最应该去的地方。即使去公司一般也是IBM这种类型的公司,一年也没有一两个人。查了一下我们所上一届就一个人去公司。有的面试官似乎觉得我对公司没有明确偏好很不可思议……去看看数学系往届都去哪就觉得没什么不可思议了,我投的公司已经是我们所应届生似乎从来没去过的了,我觉得这一点上看已经够明确了,我没有更好的分辨能力了。
但学统计的去IT公司的好像多一些,那我就不太了解了。
选择出国
我最早是不考虑出国的,这也是我没有投Facebook的原因。
不出国的原因有三个:重新融入一堆陌生人的圈子;出国生活不容易习惯;我mm之前的出国访问签证有回国居住两年的限制。
我其实比较在乎和mm的上班地点距离近,如果选择出国反而逃避了这个事情。如果我们的上班地点之间坐车太久,即使对各自职业发展有好处,也会非常纠结。
我投的公司只有谷歌一家有出国的选择,因为也有北京的选择才投的,而且也没觉得一定会拿到offer,后来HR说很有可能有offer的时候反而就纠结了,9月最后几天一直在纠结。感觉就是意外有了一个offer要出国,而之前从来没做过这个打算。最后决定选择谷歌总部主要原因也不是为了职业发展和薪资,更多是为了环境好,联想到之前身边发生的某些事情(具体就不说了),觉得环境好还是很重要的。
选择出国还一个风险是最近两年H1B签证配额紧缺,都需要抽签,如果没抽中的话就需要在国内等一年,这我倒是无所谓,正好可以等mm一年。
各个公司的面试情况
-
淘宝
淘宝是走的提前批,非常早,上学期面试的。部门是阿里妈妈,做在线广告的。实际上不是自己投的,是严强推荐的,他去年进了袁全那个组,也推荐我去。我在面试之前对阿里妈妈基本没有什么了解。这个部门在阿里里面似乎是比较受重视的,因为在线广告是阿里盈利的很大一部分,阿里妈妈的技术团队基本都在北京,大约有几百人。他们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了,但也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无论是工程还是算法,应该对成长比较有利,里面硕士博士不少。
第一次去时总共有两轮面试,之后过了一阵子通知我去终面,终面是章文嵩面的,随便一搜就知道他是超级大牛,在开源软件上做过很大贡献。从聊天中感觉他对阿里未来前景非常看好,很有活力的一个大牛。
整个面试过程比较顺利,应该会有special offer,但是我猜测由于今年阿里北京招聘规模太大等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还没有收到正式offer,不知道网传的薪水是否真实。
- 百度
同样投的是提前批,上学期有一阵子在小圈子里传出一个邮箱地址,投了简历就可能参加提前批面试。总共三面,一个下午面完的。面试的那个组是做百度知道、百度文库等产品的推荐系统,问了很多想法题,他们做的东西还是挺有挑战性的。
9月底收到offer,是普通offer,而且薪水基本和硕士普通offer差不多,虽然这是第一个offer,由于和预期不符,还是没有签,觉得会等到更好的offer。
- 华为
这是唯一一个面试过程比较奇葩的公司,以至于我不知道他们到底要什么样的人。
华为的博士招聘和本科硕士是分开的,博士在8月招。面试基本没有讨论任何学术或技术相关的问题,全是聊天。一面的时候就问类似“如果给你offer,你来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种问题,我直接愣了。问了其他数学专业的同学,面试也是几乎一样的过程。
第一次面了一面,然后回去做在线心理测试,然后又面了一面,目前没有下文,个人估计挂了。
- 美团
之前有一些了解,觉得现在发展势头还挺不错的。8月底在网上看到校招内推,里面有提到算法工程师,于是抱着好奇的心理问了问在里面工作的wzc1989,然后他给我推荐了一下,很快就面试了。一共三面,第三面类似聊天。他们今年是第一年找算法工程师,目前相对其他大公司来讲还处于起步阶段,可做的事情很多。9月底HR来电询问找工作近况,没有说是否有offer。
三面的面试官是我本科隔壁学校的ACMer,他说如果有同学合适的可以推荐去面试看看。我后来跟两个本科ACM协会的同学提到可以去面美团,不过他们都不感兴趣。
- 谷歌
原计划只申请国内的职位,而北京的部门感兴趣程度有限,曾经一度认为去的可能性不太大。但申请职位的时候选择的是中国或美国,反正多选又没坏处。
谷歌每次去都是两面,基本上在同一周内就会得到通知是否要继续面试。HR很nice,会提醒面试大致流程,建议做一些准备什么的,如果有英文面试也会事先告诉。我面了四面的时候刚刚8月底,然后HR说我系统设计题面的非常一般,需要加面,建议我好好准备一下,第五面可以安排晚一些,于是第五面定在了中秋节那一周。他知道我数学专业的,设计模式和面向对象都不了解,让我好好看一下相关的书。第五面面完之后他提交总部review,并建议我考虑美国的职位,因为北京的职位非常少,需要排队等着。之后纠结了很久,以至于有几天晚上都睡不着觉,最终还是选了美国的职位。10月1日电话通知获得offer以及offer的细节,10月8日签了。
- 京东
一开始完全没考虑过这个公司,因为校招职位里面都没有提到算法,而且也不认识谁在里面工作。
后来在微博上收到刘思喆的私信,他说京东也有推荐系统和在线广告方面的职位,只是这类职位一般不校招。然后他推荐我投了简历。第一次去面了四面,第二次去面了一面HR。京东最大的优势大概是发展空间大一些,这点可能和美团类似。目前还没有通知是否有offer。
- 葫芦
我个人挺喜欢的公司,是个视频网站,用机器学习很多,非典型美企,因为技术部门都在北京。据说投简历的人少,因为知道的人就少。葫芦是挺适合博士去的公司,当然也有不少人硕士本科。可能属于那种小而美的公司,规模不大,很多清华帮,以往招聘都是小道消息传出来的,没大规模宣传,现在稍微宣传一些了。面试风格和谷歌类似。
这家公司是我面试体验最好的一个。一共三面,一个下午面完,一面一小时,据说也有可能会四面,不知道是不是根据面试情况决定。也是唯一一家公司问了我很多机器学习的算法问题,应该是博士才会问这些。可能因为我之前强调过我是数学系,一面都是先问我关于xxx,你知道些什么,然后才针对性的问我问题。二面是考算法和代码。第三面接近聊天,期间讨论了一个他们实际遇到并已经解决了的一个问题。
转天就通知我终面,然后再转天去面终面,基本就是聊意向,没有技术问题。joycezhang在嗓子哑了的情况下还是来跟我聊了一小会,真不好意思。
有说法认为葫芦比谷歌要难进。目前也没告诉我是否有offer。
- 有道
传闻有道很多清华帮,很多人跳槽去谷歌,挺锻炼人的,也是小而美的感觉。不过现在可能不如以前了,搜索换成了360,有道饭饭搞了没多久就不搞了。不过还是觉得值得一试。这是我唯一一个参加了校招笔试的公司,其他内推也要笔试的都没去了。据说有道只有极少数人内推不用笔试。笔试完了以后,9月底面了一面,十月初通知二面,我因为已经有offer就拒掉了。
一些没有投简历的公司
Facebook没投是因为一开始没打算出国。
还有一些公司其实投了,但是内推也要笔试就没去……
另外提一下两个例外,微软和腾讯。
-
微软
我个人对微软已经累觉不爱。我08年在MSRA实习过,虽然这么多年过去,连实习带我的mentor都已经不在微软了,但按照微软的规定,这样也是允许参加转正面试的。我猜测是由于mentor已经离职等原因,投了转正后没有任何回音。我今年上半年在微软编程之美大赛中取得名次,比赛声称会有资格参与校园招聘直通车活动,但是似乎石沉大海,我猜测是庞大的微软在内部协调沟通上有问题。
-
腾讯
北京似乎没有我感兴趣的职位,深圳上海不想去。如果是搞产品的人可能比较适合去腾讯。
感谢
最后感谢一些人吧。都是或多或少在我找工作期间给了一些帮助的。尤其有些是很希望我去某个公司工作才推荐我面试的,但结果因各种原因没有成,实在抱歉。
名字无先后顺序:严强、袁全、牛章鹏、吴致淳、李鑫、刘思喆、项亮、杨哲、曹鹏、刘利祥、徐涵、李岩、朱涛。可能脑抽遗漏一些人,见谅。
下一步
既然已经签了offer,后面即使再来offer应该也是会拒掉了。
或者被HR知道已经签了别的offer,可能干脆就不发了。
后面准备一心一意的把博士论文搞定,在坤师兄说的好,博士论文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更多的是自己的一个总结。希望能把总结写的让自己满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