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首先是要看写这段历史的人的口碑和人品,再去看读者对这本书的评价,历史被歪曲的太多,没有经过沉淀的历史书籍从不敢读,黎东方教授的细说系列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历史读物中的上品,而清朝又是和我们衔接最紧密的一段历史,对于清朝发生的那些事情多多少少都有些了解,却从来没有完整客观地知道那个时代都经历过什么,也从来没有对那个时代的人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于是鼓起勇气读完了《细说清朝》。
读这本书感觉作者仿佛一位说书人,将那个年代的历史对你娓娓道来,清朝瞬间的崛起,短暂的辉煌,上百年的内忧外患都在本书中尽然展现,这本书更好地帮我们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更好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
中国的历史是帝王的历史,相比之下美国的历史则是平民的历史,这一点也不假,那么厚的一本《光荣与梦想》也不过讲了区区四十年的美国历史,刨除几个大的历史事件,绝大多数篇幅都在描述民众生活常态,以至于读起来会感觉枯燥很多,甚至一部《阿甘正传》都能概括美国大半部历史,相比之下四十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瞬,中国有太多的四十年,有太多的朝代更迭,帝王更替,而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最不值钱的也最不值得一提的便是平民百姓,思想被禁锢被奴化的中国人最容易被历史淡忘,于是历史上只留下了帝王将相。
从这本书中重新认识了李鸿章,历史课本中总是会给他戴上误国卖国的帽子,也正是他在那些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可现实的李鸿章虽比不过曾国潘清廉,但也不是个卖国的小人,正直与否我不敢说,但他确实是个好的外交家,虽然关于条约的周旋其实本无意义,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李也没有轻易地做最后的让步,从书中我看到的不是李鸿章卑躬屈膝的奴才嘴脸,而是一个为了国家民族利益奔波的古稀老人,至于李的人品到底如何我的认知水平不敢枉下定论,俄国人说给了李巨额贿赂,黎东方在书中也对此提出质疑,一方面没有确凿的证据,另一方面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行将就木,而且处在那样一个乱世,要那么多钱有何用?我也并非在替李辩护,只是之前在认识能力有限的时候被灌输了太多关于他不客观的评价,想改变一下认识而已。
历史是人写的,总会有不经意的扭曲或者臆断,司马迁的史记也未必完全客观,三皇五帝的历史应该大多数靠传说吧,更不用说市井中的刺客列传,但这都可以理解,而对历史的刻意扭曲就只能持抨击的态度了,中国每一个专制的政权上台以前做的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修订前朝历史,而更重要的事情是把对本朝不利的历史给抹掉或曲解,所以我不喜欢读抗战的历史,专制执政党出版的历史往往都不是真正的历史,现实中都有那么多隐藏的真相,更不用说那段曲折的历史了,我对于历史的兴趣不在于研究,只是仅仅想知道过去都发生过什么事,想对印象中的那些人有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仅此而已,经过篡改的历史说成思想的毒药应该不算过份。
清朝写的明史据说前半部还算客观,后半部明清交替的时候自然就倾向于美化清朝,有人说袁崇焕在清朝撰写的明史中被从误国改成了民族英雄,至于袁崇焕有没有误国我不敢说,但他却实用了不少昏招,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绝不该杀毛文龙,他在关外一系列举措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虽然当时的明朝确实“气数已尽”,但如果当时将袁崇焕换成孙承宗,相信明朝不至于亡地那么快。
回想一下清朝似乎没有多少平静的年月,从努尔哈赤起兵反清到多尔衮带兵入关,这个过程一直都是战乱,终于到了康熙这一朝平定了三藩,收复了台湾,又平了西北,算得上安定,黎东方对康熙的评价很高,事实上也只是说康熙是个好皇帝而已,但翻遍本书也只是对康熙一人有这样的评价,而且对于一个的皇帝的评价说他好,那就说明他确实做过一些了不起的事情,至少不会是个昏君,而传说中的康乾盛世,也不过是乾隆占了一点祖宗的光而已,在乾隆那一朝就慢慢地开始有反清的势力抬头了,于是到了嘉庆各路反清势力大规模活动起来,白莲教天理教天地会,到了道光年间发生了著名的鸦片战争,再到了咸丰年间,内忧外患一起来,太平天国兴起,各咱联军一起涌了进来,想想当一个乱世的帝王真不如当一个治世的平民。
年幼的光绪皇帝,四岁本是在父母呵护之下无忧无虑玩耍的年纪,却被无情地推上了政治的风口浪尖,认识到中国残酷的现状后他励志图改,只可惜维新只持续了百日,日本的明治维新让日本由一个原本靠抢劫中国沿海的蛮夷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徜若光绪皇帝的变法行动能顺利执行,那中国未来一百年的历史或许会明朗许多,但时局已定,清朝贯彻了两百年太监后宫不能干政,确实未曾出现过像王振魏忠贤那样的太监,可惜最终却亡国于后宫之手,也真是讽刺。
在清朝所有这些王公大臣中最感兴趣的不是曾国藩,不是李鸿章,更不是和坤,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广东巡抚叶名琛,记不清有没有在历史课本上读过此人,但这个人的作风确实让人不可思议,对他的评价也往往趋向于两个极端,有人把他称做“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相臣度量,疆臣抱负;古之所无,今之罕有”,是居于天朝的傲慢还是一种绝望中的坦然,这些都说不清楚了,总督衙门被炮轰他仍能处之坦然,虽不作为但也不贫生不卖国,最后被俘绝食而死,也有封疆大吏应有的气度,在当时的环境下出战其实也是徒增损伤,而他偏偏又不议和,这是出于民族气节还是有其它原因我想我们后世人很难说清楚了,对于我只是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人,至少在现在我还做不出对他客观的评价。
读中国的历史已经不需要再去思考“这个朝代为何灭亡”这样的问题了,用公知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体制有问题”,时下的体制都有问题,更不用说那些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了,一个王朝的兴起可能由一个人主导,王朝的长治久安却绝不是一个人能主导的了的,倘若说康熙是个好皇帝,但却不能保证每个皇帝都是康熙,也不能保证在今天的政治背景下康熙是个好的皇帝,在明天的政治背景下康熙还是个好皇帝,历史有太多的偶然有太多的变数,权力没有制衡历史就很容易被引导到错误的方向,从而一发而不可收,而这过程中损失最大的是平民百姓,时至今日的中国打着宪政的幌子,骨子里还是前朝的模式,这样的社会不敢期望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