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17冷暖人生 老党下乡记
上学的孩子问家里要十块钱,分文没有的父母到棉花地里剥棉花粑粑里剩下的黄棉花卖了五块钱,捡秸秆切成小段送到纤维厂卖了四块九,又借了邻居两毛钱,付了八分钱的邮费终于凑够十块钱。
一位因文革破碎了大学梦的老人为供两个孩子读大学,欠下11万的债。女儿一学期就要交学费一万多,现在儿子已工作一年只能拿回三四百块钱。现在靠打石头还债,几十年不吃不喝才能还上。老人无奈地说,父愁子妻,子愁父葬。儿子在城里结婚时只摆了三桌,旁边的城里人摆了几十桌。老人羞愧得不好意思在席上说话,当天就赶回了农村,一路上思考为什么都是人,农村人和城里人的差距就这么大。
一位母亲说别的父母为子女留下房子和存款,自己只为子女留下几万元的债,怎么好意思享子女的福。为子女奋斗到死的母亲才是好母亲。
一位母亲为两个小孩凑学费烤烟,种菜,养牛,养鸡,到山里捉蝎子摔断了胳膊,当孩子哭着说不读书的时候,她扇了他们耳光,说不要怕,只要有妈在,你们就要读大学。
一位供完两个孩子读大学,还在供小儿子读书,眼睛快要失明的老父亲说,当父母的没办法,自古以来人活着就是为了孩子,要是孩子能向前,自己在此不顾,就对不起祖宗,对不起世人。农民活一辈子就留下病残废,就是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离开农村。
党宪宗自费采访的110多户家庭,有11户的父母为供孩子上学而累死、自杀、病逝。他随后从中选出四十户家庭,写成了《沉重的母爱》一书。电视里党宪宗慷慨激昂的诉说深深打动了我。高昂的学费、巨大的城乡差距,都让人感觉这些惨痛的背后还有很多值得深思处,合阳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一年财政收入只有两千多万,同时又是著名的大学生县,自高考恢复以来每年都涌现出三千多大学生,父母在这上面的花费达到三个亿。贫穷的地方,父母和孩子都将读书作为唯一的出路,然而不断出走的大学生,不光在经济上,更在人才上,使家乡永远还处在对外输血者的角色上,循环不已。想起当年看《平凡的世界》,对主人公的感觉和动机有些困惑,仅仅为了留在城里,不惜去干最苦最危险的矿工。后来慢慢理解了,这恐怕就是农村人将贫苦与农村深深地联系在一起,对城市充满天生的憧憬。最讽刺的就是,令到中国城乡二元化差距越来越大的正是依托他们农村包围城市的毛。
然而在这些问题之外,最触动我的还是这些父母对子女宗教一般的奉献。虽然中国很多父母的处境不像他们这样极端,但他们对子女舍身尽瘁的辛劳和爱还是很能代表中国普通父母,这爱重得几乎不堪承受,既是对父母,也是对子女。我身边的人,不管对其他问题的见识有多么大差异,知识水平高低,对待其子女在旁人眼中都很容易被定位成溺爱。希望子女过得比自己好就是最朴素的愿望。到了节目里那些困难的农民家庭,为了让子女摆脱自己这样在农村辛劳一生的悲惨命运,就毫不夸张是在拼命了。
父母对子女爱之深关切之重,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问题。很多价值观习俗在生活于其中的人看来都是天经地义很自然的。所以了解到西方包括日本的人伦文化才会认识到我们在这一点上的独特性。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样从电视电影书籍上都认识到这一点,有出国经验的就比我更有切身体会了。所谓“亲人不亲,外人不外”这句话我觉得是很好地概括了西方的人际关系。当然西方并不是一个大整体,英美这样个人主义最盛的地方较之法国意大利甚至德国与我们的对比都更明显。父母要子女邀请才能参加婚礼,去孩子家要提前打电话预约时间,就算有能力也不为失业的子女提供机会甚至住处,子女成人后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可以是宠物、领养的小孩,但不会是子女。凡此种种,在英美都司空见惯。这些在中国人眼中看起来无情的表现,是他们一代代延续的理所当然的生活模式。从小父母就把子女当成独立的个体。很多节目里看到父母与很小的子女就“理性地客气地”说话,你自己选择要什么,对不起,谢谢……一般中国人看来会觉得是教育理念的差别,实际上是更深层的对人的认识的差别。英美很少家长式的作风,既不会有虎爸虎妈式的教育,也不会像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中国同行一样,成天为子女的衣食住行担心,无论父母受过多少教育读了多少书。因为这是渗透到血脉的文化,不是说不爱子女,而是个人的独立是更重要的,即使子女可能会吃苦可能会走错,但那是他们的人生,父母都无权代替他们选择,不会干涉他们的自由。人与上帝的亲近,也是这种个人主义的助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