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周前 (译者注:原文发表于6月24日),苹果发布了一个全新的编程语言: Swift 。从那时起,我一直在阅读 Swift 官方手册,并且在 Xcode6 beta 上把玩学习。我开始喜欢上了 Swift 的简洁和语法。我和我的团队一起学习这门全新的语言,并且将它和 Objective-C 这个有着30年历史的老伙计进行对比。同时,我们也在努力探索如何能让初学者们轻松的掌握 Swift 。
两周前,我们发布了 Swift 基础教程,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我们将会写一系列的教程来介绍 Swift 的新特性。这一周,让我们来看看可选类型 (Optionals)。
在前面的教程里我有提及可选类型的概念,但是没有深入讲解。
那么,什么是可选类型?
在 Swift 中,当我们声明一个变量的时候,默认情况下是 非可选类型 (non-optional) ,也就是说,你必须指定一个不为 nil 的值。如果你硬是要把一个非可选类型的变量设为 nil ,那么编译器就会告诉你:“嘿你不能把它设置成 nil 好嘛”。没错就是这样:
var message: String = "Swift is awesome!" // OK
message = nil // compile-time error
当然编译器给出的错误消息可就没这么友善了,一般会显示 Could not find an overload for ‘__conversion’ that accepts the supplied arguments
这种错误。同样,在类中声明的变量也是这样,默认情况下是费可选类型的:
class Messenger {
var message1: String = "Swift is awesome!" // OK
var message2: String // compile-time error
}
在 message2
处你会得到一个编译错误,因为它没有初始值。对于那些从 Objective-C 一路走来的小伙伴们可能会感觉很意外,在 Objective-C 里这种情况根本就不会有问题好嘛:
NSString *message = @"Objective-C will never die!";
message = nil;
class Messenger {
NSString *message1 = @"Objective will never die!";
NSString *message2;
}
不过,你也可以在 Swift 中声明一个没有初始化的变量, Swift 提供了可选类型来表示没有值的情况。只需要在声明的类型后面加上问号 ?
即可:
class Messenger {
var message1: String = "Swift is awesome!" // OK
var message2: String? // OK
}
你也可以给可选类型的变量们赋值,如果不赋值那么它的值自动就设为 nil 。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苹果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因为 Swift 是一门类型安全的语言。从前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Swift的可选类型会进行编译检查,防止一些常见的运行时错误。让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
比如说,在 Objective-C 中有如下代码:
- (NSString *)findStockCode:(NSString *)company {
if ([company isEqualToString:@"Apple"]) {
return @"AAPL";
} else if ([company isEqualToString:@"Google"]) {
return @"GOOG";
}
return nil;
}
在上面的方法里,你可以用 findStockCode
方法来获取到股票的代码,显然只有 Apple 和 Google 的查询会返回值,其他情况都会返回 nil 。
假设我们在下面的代码中会调用这个方法:
NSString *stockCode = [self findStockCode:@"Facebook"]; // nil is returned
NSString *text = @"Stock Code - ";
NSString *message = [text stringByAppendingString:stockCode]; // runtime error
NSLog(@"%@", message);
这段代码在编译时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输入的是 Facbook 则会返回 nil ,导致运行时错误。
而在 Swift 里,和运行时错误不用, Swift 会在编译时就提示错误信息,我们可以把上面的代码在 Swift 中重写:
func findStockCode(company: String) -> String? {
if (company == "Apple") {
return "AAPL"
} else if (company == "Google") {
return "GOOG"
}
return nil
}
var stockCode:String? = findStockCode("Facebook")
let text = "Stock Code - "
let message = text + stockCode // compile-time error
println(message)
在上面的代码里, stockCode
被定义成了可选类型,这意味着它可以有一个 string 的值,也可以为 nil 。代码无法通过编译,会提示一个错误:value of optional type String? is not unwrapped
。
正如你在例子中看到的,Swift 的可选类型加强了 nil 检测,为开发者提供了编译时的检查,合理的使用可选类型可以有效地提高代码质量。
慢着慢着,前面说了那么多好处,但是代码还是没通过编译啊!别急,我们需要检测一下 stockCode
是否为 nil ,把代码做如下修改:
var stockCode:String? = findStockCode("Facebook")
let text = "Stock Code - "
if stockCode {
let message = text + stockCode!
println(message)
}
和 Objective-C 中类似,我们先对它进行检测,看看它是不是有值。如果不为 nil ,我们可以在后面加上一个感叹号 !
进行解析,这样 Xcode 就知道:“嗯我可以使用这个值了”。在 Swift 里我们称之为 强制解析 (forced unwrapping) ,通过感叹号强制获取可选类型的真实值。
再回到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只是在强制解析之前,检测了一下看看变量是否为 nil 而已。这和 Objective-C 中常见的 nil 检测也没啥区别啊。如果我忘了检测呢?看下下面的代码:
var stockCode:String? = findStockCode("Facebook")
let text = "Stock Code - "
let message = text + stockCode! // runtime error
这样我们不会得到编译错误,因为我们用了强制解析,编译器已经假定这个可选类型肯定有值。显然这样是错误的,运行的时候会得到如下错误:
fatal error: Can’t unwrap Optional.None
除了强制解析,可选绑定 (optional binding) 是一个更值得推荐的解析方案。 你可以用可选绑定来检测一个可选类型的值有没有值,如果有值则解析出来并存储到一个临时的变量里。
废话少说,放码过来!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使用了可选绑定的示例代码:
var stockCode:String? = findStockCode("Facebook")
let text = "Stock Code - "
if let tempStockCode = stockCode {
let message = text + tempStockCode
println(message)
}
代码中的 if let
(或者 if var
) 是可选绑定的两个关键词。翻译成人类语言,大概是这个样子:“如果 stackCode
它有值,把它的值存到 tempStackCode
里,然后继续执行接下来的代码块。如果它没值,跳过后面的代码块。” 因为 tempStockCode
是一个新的常量,所以你不再需要添加 !
后缀。
你可以把方法调用放在 if
里,这样代码看起来更简洁:
let text = "Stock Code - "
if var stockCode = findStockCode("Apple") {
let message = text + stockCode
println(message)
}
这里, stockCode
不再是可选类型,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如果 findStockCode
方法返回了 nil 则会跳过后面的代码块。
在解释可选链之前,我们先对原始代码做一些小小的修改。我们创建一个新的类叫做 Stock
,它有 code
和 price
两个可选类型的属性。findStockCode
函数用来返回一个 Stock
对象,而不是一个 String
对象:
class Stock {
var code: String?
var price: Double?
}
func findStockCode(company: String) -> Stock? {
if (company == "Apple") {
let aapl: Stock = Stock()
aapl.code = "AAPL"
aapl.price = 90.32
return aapl
} else if (company == "Google") {
let goog: Stock = Stock()
goog.code = "GOOG"
goog.price = 556.36
return goog
}
return nil
}
接下来,我们先用 findStockCode
函数查找股票的代码,然后计算购买100股所需要的总价:
if let stock = findStockCode("Apple") {
if let sharePrice = stock.price {
let totalCost = sharePrice * 100
println(totalCost)
}
}
函数的返回值是可选类型,我们通过可选绑定来检测是否有值,显然股票的价格也是一个可选类型,于是我们继续使用 if let
来检测它是否有值。
上面的代码没有任何问题,不过这一层一层的 if
嵌套实在是太麻烦了,如果可选类型层次多点,很可能形成下面的情况: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if let x = xxx() {
}
}
}
}
}
}
}
}
}
}
}
}
呃上面这段代码是我自己瞎写的,原文中并没有嗯。
除了使用 if let
,我们可以通过可选链来简化代码。我们可以用问号将多个可选类型串联起来:
if let sharePrice = findStockCode("Apple")?.price {
let totalCost = sharePrice * 100
println(totalCost)
}
可选链提供了访问变量的另一种方式,代码现在看上去也更加的干净整洁。上面只是一个基础的使用,更加深入的学习可以参考官方文档。
Swift 中的可选类型十分强大,尽管可能一开始的时候需要花点时间慢慢熟悉。可选类型让你的代码更清晰,而且可以避免一些 nil 引起的问题。
Swift 有设计与 Objective-C 交互的 API,当我们需要和 UIKit 或者其他框架的 API 交互的时候,你肯定会遇到可选类型。下面列举一些 UITableView 中可能会遇到的可选类型:
func numberOfSectionsInTableView(tableView: UITableView?) -> Int {
// Return the number of sections.
return 1
}
func tableView(tableView: UITableView?, numberOfRowsInSection section: Int) -> Int {
// Return the number of rows in the section.
return recipes.count
}
func tableView(tableView: UITableView!, cellForRowAtIndexPath indexPath: NSIndexPath!) -> UITableViewCell! {
let cell = tableView.dequeueReusableCellWithIdentifier("Cell", forIndexPath: indexPath) as UITableViewCell
cell.textLabel.text = recipes[indexPath.row]
return cell
}
对于一名开发者来说,理解可选类型的工作原理是十分必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专门写一篇文章来介绍可选类型。它可以帮助开发者在编译阶段就发现隐藏的问题,从而避免运行时错误。当你习惯了这种语法,你将会愈发欣赏可选类型的魅力所在。
享受这个美好的世界吧。真棒。(没错这句也是我乱加的)
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