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经常看到“老人摔倒,该不该扶?”一类的报道及大家对此展开的讨论,其中说法各异,虽然不少言辞渗透出负面的信息,但由此类展开的关于社会、法律和道德等方面的讨论却引起了我的深思。
从2006年的“彭宇案”,到前不久四川达州声称被三个小孩推倒的老太太蒋某系自己摔倒案件,这期间类似的事件发生了多起。看到一位老人跌倒在身边,你扶,还是不扶?如今这个问题让很多人都陷入了纠结,伴随着恩将仇报的见义勇为、惹祸上身的助人为乐使得传统美德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特别是“彭宇案”、“许云鹤案”的判决结果,让很多公众在此事上都表现出负面的情绪。
但我们有没有深入思考过这类案件产生的原因,或者将视角深入到更高层面去看待这类问题?
随着近些年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很多社会问题都浮出水面,人口红利带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受到挑战,社会的老年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社会养老压力加大,特别是城乡老人收入水平较低,增长慢,另一方面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不够完善,医疗保险覆盖率低,农村缺医少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陆续出现了“彭宇案”,看到一个老人跌倒,从道德上讲,我们应该路见不平施以援手,但是当你伸出手时,不该有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的事情都要你一个人扛,这样的情况下,救助者都会左右为难,无从下手。
当今社会,是老人坏了,还是坏人老了?
针对此事件,我们从结果分析其本质。老人指助人者为肇事者,或者没事而谎称有事,最后无不是因为找不到真正的肇事者而需要担负医药费,或趁机讹诈一笔改善生活等。老人们这些纯粹的目的,无疑应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如果老人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保障系统健全的社会,其权益、生活、医疗等都有真正落实到位的保障,这类的时间还会发生么?
再从案件结果出发,如果一个社会有完善的法律程序、道德指南,就不会出现“彭宇案”等让人面对老人摔倒事件望而却步的判决结果。没有撞人并做了好事却要上法庭,且没有证人的情况下被判定为要付法律责任,又怎么不让人产生负面的情绪,唤起人们以后从道德角度进行施救呢?
老人跌倒,我们理应该出手时就出手,而不应该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态度。继这类事情发生之后,我们该如何在围观中搀扶正义?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颁发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针对当前老年化问题日益突出的社会,除了保障体系,更重要的是将具体政策落实到位,在落实过程中可以采取监管等措施。
国家应该修订相关法律,让摔倒事件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不能因为是老人就享有做错事情而不受惩罚的权利,也不能因为片面之词就错判好人。相关公益网站对此类事件产生的官司,可以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等。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该要坚信人性之美,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德,不能因为个别事件而“废食”。在具体实施帮助的时候,可以先分析情况,如果老人意识清楚,就问询老人跌倒情况及对跌倒过程的记忆,如果不能记忆,可以记录自己的帮助过程、打电话急救等等。
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的纠结,归根结底是社会保障的不健全、法律的缺失及道德的退步。我们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从健全并落实完备的社会保障系统、修补法律漏洞和大力弘扬传统美德等方面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在社会上唤起人间的正义、社会的公平,让整个社会呈现出一片和谐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