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做事情效率比大家高多少, 是我事先就利用零碎时间把一些素材都整理好了, 所以真正写的时候就快.
超前判断, 超前行动的习惯, 我不做事后诸葛亮, 我经常花时间想公司的年度规划, 领导讲话, 国家政策变化, 这些变化必然导致一些工作大局重心变化, 对于具体工作, 必然导致工作方针政策和方法调整, 对这些调整如果你有有先见之明, 你就可以提前准备素材.
善于管理时间的人往往善于理财呢? 从这个角度去看, 抓住财富机会也是要有预判能力.
一定要养成随时考虑最优次序的习惯, 考虑得多了, 哪些事情先做, 哪些事情后做, 哪些需要在无干扰情况下做, 哪些可以在有干扰情况下做, 这样可以让自己时间利用最有效率.
尽量不要在周末或节假日去理发;
尽量不要在人多时候去吃饭;
尽量不要在高峰期上下班;
尽量不要在节假日去购物;
很多人真正的问题是这一辈子都没明白什么是最自己最重要的, 所以紧急和重要的判断他永远都答不好.
紧急的事情往往要优先做到处理完毕, 否则就会让你无法做重要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往往要坚持做到一个阶段, 否则就永远也做不完.
信息只有结构化才能变成可利用的知识, 一旦具备了知识贮备, 以后解决问题就可以利用顺藤摸瓜的方式以非常高的效率解决.
把一切活动和信息都结构化, 系列化, 标准化, 可以让你节约大量的时间.
做计划不是最大的习惯, 喜欢建立索引才是最大的习惯, 一个喜欢归类和秩序的人自然会掌握做计划的方法.
很多书上都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技巧, 我把他全部归为一个习惯, 就是看见一个东西就想把它和某种自己很容易联想的“索引”挂起来, 这样你的记忆容量在增加, 你的搜索速度会提高, 你的解决问题效率会提升, 你的时间会变多.
就是尽量减少你启动工作的边界要求, 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天至少增加2个小时
要想让时间有效率, 就得一个一个去做.
把事情做到一个无法倒退的点, 下次再做才不至于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