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功夫是没有用的,感情这种事啊,功夫再好也是挡不住的。《中南海保镖》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东方不败》
我代表党,代表人民宣判你的死刑。《党的女儿》
梦想始于剧本,而终结于电影。——乔治·卢卡斯
豆瓣电影已经累计大量的电影资料,通过获取其中一些简单的信息,可以大致了解中国电影的状况。当你回顾中国电影百年历史时,蓦然发现,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以及支撑中国电影发展的是港台电影,再进一步地说是香港电影。
1. 数据来源根据豆瓣电影的标签,获取包含标签为“中国电影”、“台湾电影”、“香港电影”、“大陆电影”、“国产电影”的电影,注意的是,获取的数据不一定完全是中国电影,也有可能是电视剧和国外电影,所以经过去重复、电视剧和国外电影排除,这样得到10855部电影的数据,但仍然不能保证数据是完全纯正的,个别电影可能不是我们需要,这类异常数据排除非常困难,好在不会影响分析结果。获取的数据信息包含:
- movieid:豆瓣电影ID
- title:电影名称
- director:导演
- writer:编剧
- cast:主要演员
- pubdate & year:上映日期及拍摄年代
- country:发行国家或地区
- language:发行语言
- duration:电影时长(分钟)
- episodes:电视剧的剧集数
- type:电影类型
- score:豆瓣电影评分
- collect_count:豆瓣记录的观看人数
- summary:电影简介
- tags:常用标签
- image:海报网址
在这10855部电影中,导演有4300多位,编剧5300多位,演员近1.5万位,几乎囊括了大陆、台湾、香港所有的电影导演、编剧和演员,非常全的明星录,对于给孩子取名字,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注意,豆瓣电影未必包括全部数据,而根据标签获取的数据也可能并不完整,而数据处理过程中,又会出现异常,比如有些字符未考虑到,对于人名的切分会造成一些错误,但是仍然不失为了解中国电影状况的优秀的数据源。
相关代码和数据,请移步这里。本文所有的数据获取时间大约2014年元旦前后。
2. 电影数量趋势
在1945-2013年间有首映记录的电影有8631部,有拍摄时间记录的有8224部,时间越近,二者差异越大,从2008年之后发展非常迅速(放映),2010年达到最大的440部,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持续增长的,比如1998,2002,2008年与上年相比都是降低的,这几个时间点和当时发生的重大经济事件和政治事件比较接近,五年一个轮回。王小波说(《白银时代》):“在中国,历史以三十年为极限,我们不可能知道三十年以前的事。”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部电影,获取了拍摄许可,未必取得放映许可。该吃吃该喝喝,能拍的就拍,不能放映的就尘封在历史记忆中。
自20世纪80年代始,虽然电影数量急剧增加,同时造成大量劣质电影充斥着市场,从豆瓣的评分可以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总体评分下降,2000年以后下滑更甚。从直方图可以看出,2013年的整体质量比2013年下滑不少。过渡的商业化电影唯票房是从,殊不知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缺少艺术水准的电影早已经被人忘却,一个时代的经典电影屈指可数,仔细想想,你能说出几部一个时代里有印象的电影。
3. 电影类型
出现最多的电影类型是剧情、动作、爱情、犯罪;故事无论好与坏、俗与雅,大家都是喜欢的,人人都对有故事的人感兴趣,为了人民的需求,编剧编故事、导演导故事、演员演故事,这就是市场经济。虽然悲剧最有可能成为经典,但是还是带有喜剧的悲剧符合大众的口味,我们的欢乐总是建立在别人乐极生悲的基础之上,虽然这只是电影。动作是一种感官刺激,爱情是一种美好愿望,犯罪是不能言表的内心涌动,惊悚和恐怖到底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心理状态,排名如此靠前,我实在是不懂。对于能拍出具有探索意识和理性思维的科幻,毕竟是凤毛麟角;音乐和歌舞剧这种纯艺术形态,即使是文艺青年,也不过偶尔调味一下而已。
4. 导演&编剧&演员
王晶在香港电影素有“烂片王”之称,以善于创作另类卖座电影见称。2005及2006年他获得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编剧奖,他也曾经于1999年入围过第35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片子拍多的了,总会留下精品的,否则岂不违背了大数定律,王导不仅善导,更善。
已故的张彻曾为蒋经国幕僚,新派武侠片的掌门人,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是其黄金年代,全是武侠片,张老爷子最大贡献也许不是拍了多少电影,而是挖掘了一大批新秀,成为了影视界的弄潮儿,比如吴镇宇、刘家良、狄龙、午马、李修贤、姜大卫等,都是善良的星星。
朱延平外号“台湾东方不败”,也有“台湾的王晶”的称号,2000年后基本走下坡路,2004年的两部电影,在台北只有10余个观众入场,曾经的大佬,好不凄凉。市场经济的消费者,从不在乎你曾经做过什么或你是谁,只在乎是否符合我的口味。
李翰祥,外号“李黑”,是香港电影名导演,作品中以宫闱片、历史片闻名,于1996年去世。
邓衍成,香港“重口味”导演,“香港第一杀人导演”,个人风格鲜明,往往展现极端人性和暴力。后来的中规中矩,比如《陆小凤》系列和《镖行天下》系列。
倪匡,1957年偷渡到香港,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创作过300多部电影剧本,作品涉猎甚广,高峰期时曾一天写下二万字,十二份报章刊登其作品。倪匡曾撰对联:“屡替张彻编剧本,曾代金庸写小说”,说的是平生最得意的两件事,在金庸远遁西洋期间,代笔《天龙八部》,写死了阿朱,写瞎了阿紫。
在这1万多部电影中,港台超过一半,在导演、编剧、演员的作品数量、个人名气、影响力,大陆尚无人超越。当你回顾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的时候,真正支撑中国电影发展的是港台地区。
5. 导演与演员的合作关系
在这一万多部电影中,导演与演员的合作关系对超过4.4万(非重复),如果使用社交图谱绘制出来,一定是非常壮观的,但是计算能力有限,只能选取部分绘制。导演选取(随手写的)王晶、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李安、姜文、徐克、周星驰、成龙,共947个关系对,演员选取李连杰、刘德华、葛优、梁朝伟、姜文、曾志伟、成龙、柳岩、周润发、甄子丹、刘亦菲、王祖贤、周星驰、文章、章子怡,共540个关系对;二者合并为1449个关系对,关系图分别如下所示。
在造星或者演员使用上,很显然陈凯歌、张艺谋、冯小刚不敌一个王晶。天王级的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合作过的导演远没有曾志伟多。在4.4万关系对中,计算其中心度,处于关系核心地位前10为明星为:王晶 、曾志伟、徐克、 邱礼涛、朱延平、午马、 李翰祥、刘伟强、杜琪峰、洪金宝。512部武侠电影中,10大核心人物为:张彻、徐克、午马、楚原、邓衍成、王晶、袁和平、胡金铨、何梦华、郑昌和,武功高者未必能够处于江湖核心地位。在611部高分(评分不低于8)电影中,根据中心度排序,前10位是:许鞍华、吴宇森、杨德昌、侯孝贤、朱石麟、张艺谋、杜琪峰 彭浩翔、姜文 、岑范 ,终于出现了大陆电影人的名字。
在导演、编剧、演员合作关系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15位大佬为:王晶、曾志伟、徐克、午马、阮世生、倪匡、谷德昭、文隽、洪金宝、邱礼涛、陈嘉上、马伟豪、黄百鸣、张坚庭、陈庆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