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梦网从它的域名开始就注定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主要的原因是他不够简洁,不是一个拼装词,常人看来晦涩难懂,复杂的单词一直是阻碍着新人对他的访问量。而对于梦网的老用户而言,梦网到底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收费才可以使用的业务?混乱的导航?还是蜗牛般的内容更新速度?都不是,他没有给我们带来惊喜,所以一直没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尽管其创始人谢峰的初衷是美好的。
我们把标题说成梦网的机遇,其实是想谈谈梦网内容问题。也就是常说的: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过有所为,也需要有点能耐啊!所以还是先说一点题外话。
卓望作为一个IT公司,我们首先讨论的应该是技术。IT公司的竞争其实就是技术上的优劣之争,说到业务,其实大部分都是空谈理想者,没有优秀的技术团队的支持,再好的业务也是在外面受气的份了。以前作为卓望的一名驻点,我清楚的知道移动对sims的抱怨,有的时候和我拍桌子直接告诉我:你们卓望的产品做的这么差劲,要不是集团,我们早就cancel你们了。NND,一点都没有给我们面子!不过话说回来,谁让产品部的GM吧inframe中套了inframe呢?真不是一点点的难用啊!不过卓望的misc系统因为没有操作界面同时大部分都是卓望员工在维护,用户只有在出现大的问题的时候才会发现,所以可以说misc也是举步维艰。也就不说公司做的山东168,山西生活网,广东的一起玩吧等等项目了,我觉得这就是
冰岩作坊的水平,甚至不如他们。为此,卓望想做好项目,必不可少的就是技术,而技术是人掌握的,所以为卓望网络人才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我对选才,留才都不清楚,所以不妄加讨论了。只是想说一下:优秀的技术团队是卓望急需的资本!
不过不能说卓望没有想法和干劲的年轻人,而是公司作为成长型公司在用人上的古板直接导致公司因循守旧,公司产品可用性差,质量保证不足,也浪费了大量的发展机遇。
第一机遇:手机资讯和手机业务的门户。如果你想买手机或者是想资讯移动业务信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移动梦网上查看资料,这样或许梦网就成功了一小半了。而面对梦网开始的那些收费的增值业务和没有价值的业界新闻资讯,估计用户只有在被SP强制定制一个业务的时候才会想起来访问一下,然后取消掉相关的业务。如果当时梦网从门户挖一个主编过来,然后召集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去做项目(而不是空降一下毫无价值的所谓的老鸟),或许现在你知道的梦网是移动资讯第一门户了。卓望的创始人开始一直认为增值业务会让公司赚一笔,可惜忽略了独立发展才是王道,靠着一颗大树只会让你有更多的阴影,你很难在残酷的竞争中倒下,不过也很难成为一个巨人!就这么简单!
第二机遇:互联网的第二春。在05年的时候,如果有足够优秀的团队去抄袭国外优秀的网络项目的话,估计现在移动梦网是一个优秀的社区了。你可以在移动梦网上用手机写
twitter(what are you doing),其实在我无聊的时候,真的想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想了解一下朋友和同学的想法;你可以在拍摄到手机照片的时候和好友分享一下,像
flickr一样的操作方便(国内的
yupoo做的领先其他厂商);你可以像使用
feedsky(国内我使用最多的还是
抓虾)一样去快捷的访问RSS订阅。你可以在困惑的时候用手机提问(
百度知道),移动梦网在用户有回复的时候立刻给你短信;你可以像
校内网一样轻松的找到自己的同学的手机号码和联系方式,手机SNS门户也可以带来很多用户,甚至可以用手机直接写校友录;你可以在梦网上轻松的使用google的搜索服务(和google联手,对企业是有回报的,用户群大的话会很丰厚喔!);你可以群发短信到你的手机群,然后让他们周末在什么地方相聚,而又可以很快的收到大家的回复是否可以参加的人数概况;你的手机可以和QQ的对外API直接通信;你可以和大型网站如:yahoo,sina,facebook等提供对外API的直接通信,梦网是开放的……其实有好多的路子,不过坚持的去做好一个才是关键点,需要毅力,坚持,优秀的团队,优秀的营销和资金的保障(对个人而言,重要的只有一点:激情!)。而移动梦网除了推出了一个blog比赛和读书频道外,没有任何其他动作。有趣的是:手机适合用来写blog么?
第三机遇:为用户和移动之间提供桥梁作用。提供各省移动主推的网络项目,为用户提供每月的使用详细信息咨询,如果可以做到用户需要到移动营业厅上搞定的东东都可以移动梦网上提供的话,梦网的固定用户群也肯定不会少。用QQ也就是聊天,其实QQ的成功也是用户群的成功。先提供简单有效的服务,攒用户,后面逐步推出个性化的服务,也不难占领市场。
面对很多互联网的机遇,关键是有人去实施,招聘年轻的有激情的同时又有技术实力的应届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过人来了也要给机遇,可惜了05届的应届生)!
-----------分割线----------------------------------------------------------
听说AOL要收购
Techcruch,而后者的创始人要价是1亿美金。网络时代大部分都是内容和分类集中取胜,
Techcruch将又是硅谷一个成功的案例。有感而发了上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