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看了两本历史书,都是关于明末的.一本是马伯庸的帝国最后的荣耀,另外一本是黄宇仁的万历十五年,看完后觉得内中相当多的历史事件,折射出当下许多职场关系,力量颇多,于是在推特与微博上,以#看历史职场的标签写下看书时,由历史事件而想到的职场关系,记录下来以勉励.
ls
网友的推荐:Twitter上 @brucebot 写的关于 #看历史析职场 ,字字珠玑。有条件的朋友不妨来看看。我觉得很有道理。
- [2012-03-27 21:19] 因為奴才性很重,下屬會不折手段的做事倒好領導,美其名曰老闆關心的是結果,不是過程!而一個有獨立性人格的人,是遵守嚴格原則的,是非對錯有其判斷。選老闆,就選擇有原則性的老闆。#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26 14:28] 张居正之批,还在于他无相之权而代行相之职,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今之企业,如要让人尽其用,不妨给其一个相应的名份,否则不在其位,很难放开手脚。#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26 11:17] 李自成的大顺没有看清汉人骨子里的改姓易主,对那些降大顺后清兵说京逃出的明朝官员及乡绅招安不够,直接失去了明末巨大的缙绅团体。多尔衮对此认识深刻,初入京之时的手段招安相当丰富,就连剃头之事都能缓,大兴招安,为新兴国家奠定强大基础。谁说企业不如此,不拘一格纳人才!#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26 09:02] 不要小看妒忌的人,如果他们又是自卑,又能像蝗虫一样生活,而且内心又狭隘,如果不能远离,如果在政,将有一天被害,如果在一个公司,不如就远离这家公司吧,不论这人是你上司还是同事。#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6 22:15] 中国千年的文官体制,奉行的却是严守成宪和社会习惯,遏制个人的特长,以保持行政的整体均衡。这种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很深,现在也见诸于企业管理。有些企业不以员工创造的价值为标准设定其薪资水平,而以资历年龄学历等限定死了增长的额度,也出于这种前朝多年的民间传统。#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6 9:13] 戚继光最后罢官,七年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只有少数几个朋友没有遗弃他。他死的那几年,西班牙准备出征英国,三十年后,他在生之年在北部边防训练的南兵传统未能传承,结果与努而哈赤一战,连连败北,注定了明朝的灭亡。企业之管理,皆如是相关,jobs算是幸运一个,还能善终了。#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5 14:18] 行政问题的一刀切,体现了执政管理者的低能,他们没有能力面对复杂的形势与变化。劣根的存在让反抗弹劾这样的进步变得困难,随着无能者管理日久,以前的有识之士也随之同化,而成为习惯。无能者将人拉到同一级别,而被他们丰富的无能经验击败。#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5 06:24] 这种劣根体现在更多的是不劳而获,有便宜就占。比如政府或公司出了一个方便他们而损害百姓或下面员工的新政策,如有人反对,下面多出来的不是支持者多,而是起哄者多,理由就是别人也如此,自己做了又不能多得一份,姑息的结果就是一再被剥削,而反应就是牢骚,对象当然不是领导。#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4 16:31] 明朝的管理制度,是以《四书》为本的道德管理机制,在表面的则是文官。这种制度纯以阳面存在的道德作为约束,但是阴面的私心却真实存在,更加世俗。一旦臣僚的私心达成共识,那么这种约定的道德就变的无力。企业创业之处,大家以一腔热情奋斗,一旦步入正轨,就必需考虑并满足私心。#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4 16:14] 就整个万历年间来看,臣僚的阴阳两面,把一个可以在五月太阳高照下来回步行二十里的,想要成为尧舜之帝的万历,最终却为明朝的灭亡奠定了基础,这是制度管理的失败。#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4 14:20] 申时行八年半行政,看似平旦无其,实则他间接行政干预,化腐朽为神奇,最有名的事实就是他执政时黄河的问题。但是他所做之事,不加渲染,而为少数所知。现在职场,优秀的老板不尽要知道员工明着所做的优秀结果,更应该注意那些因为间接而来的业务影响,要重结果也重过程。#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3 22:10] 如果一个公司能把一个积极充满干劲的员工,变得消极而抱怨极多,这是这个员工的不幸与公司管理的失败。因为员工一周有五天在公司,公司对其影响相当大!#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3 22:03] 万历与文官的呕气,更多来源于限制颇多,长时间如此而使他有了发泄之心,多年的经验让他选择了最有效的消极抵抗,即老子的无为,这种消极怠工让明朝陷入了深渊。反观现在职场,企业一定要注意新的制度所给员工带来的影响,有时拍脑袋的影响就是公司衰败。#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2 08:04] 这种心态不平的状态, 内心的不平衡,比较的对象经常是最近的人,目光短浅可见一般. 这种事情见诸家庭,见诸公司,如此内部的争斗,家族没有成长,公司业绩下降,环境恶化.#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2 08:00] 对外友善,对内苛刻的事情,有时发生的事情很简单. 比如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知道不妨给一些建议,如果不知则委婉告知.但因为这种劣根在内,则对内可能会说"这种事情,怎么还问我,我怎么知道! 即使他/她在这方面系统工作!" 更或者分析,可能是当一个人发达了,害怕穷亲戚麻烦吧,这也是一种劣根.#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2 07:49] 如同大部分人,对家人很苛刻,对外人却很友善,这是一种病.这种劣根的病,被一些企业老板带到了管理上,对外面的客户看重很多,却内内部的客户(员工)非常苛刻.甚至有些把员工当作士兵,要求绝对服从,却不知行商不是打仗,员工不在保家卫国.#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2 07:45] 国内公司领导经常把"客户是最重要的"放在嘴边,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现实,即"公司最近的客户却是她的员工",然后才是"传统意义上的客户",服务好这些重要的客户,才能真正服务好这些客户.#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11 21:09] 张居正不明白一个事实,皇室的情谊不同于世俗,它不具有世俗友谊那种由于互相关怀而产生的永久性。这也可以延伸到与上司的情谊。#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07 08:26] 春秋战国时期,能人才子辈出,大家在一国不受待见,必有他国争而聘之,于是争才之风当盛,极尽所能留下人才. 反观当下职场也是如此,能人在一处不受待见, 自可大方离开,转去赏识之地,而企业更应该避免让优秀员工产生不受待见之感,更应考虑周全,让他留下.#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06 11:35] 蔚山这战的溃败,不在于杨镐的才能问题,他放弃陈寅的大好机会,是私心大于大局.反观公司一样,有才能的领导员工,如果没有大局观,而让私心僭越大局的话,失败的机率就要大大上升了,所以考虑周全的员工激励机制最为关键的还是要让这些有才能的员工放心去做事情,而不用担心功会被人僭越.#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06 11:30] 一个只知道让下属服从的领导,不管其出于什么目的,终究是会有不良结果的,当然这种结果不一定是对他个人,是他下面的哪些下属们.战场上因将错而命丢的事,罄竹难书! #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06 11:04] 战争中间,有时结果并不重要,过程中谁得到这个结果很重要.蔚山之战中,杨镐放弃陈寅已经攻入二之丸的优势鸣金, 关键在于他不能让南兵得到这个头功,以至第二天攻城的时候拿士兵的命在填.一将功能万骨枯,可怜的是那些冤死的将士.职场也是如此.#看历史析职场
- [2012-03-06 10:32] 国家兴亡,公司成败的关键不是李舜臣这样的能人有多少,而在于元均这样的衰人有多少。#看历史析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