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在中国发展很快,很多以前一直用人工的工作,比如手工喷涂,机床上下料,甚至于一些传统行业,比如砖厂都有一些开始使用工业机器人.这些行业的进入,很大的程度上砍掉了很多的就业机会,相当的一部分工人因此而失业,引起很多失业人员对工业机器人剥夺他们工业的不满与愤恨,当中有一些科技保守派的政治人物,认为机器人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引起高失业率,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情况不容隐瞒,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大量应用,确实造成了这个现象.从工业机器人发明到2010年底,全球工业机器人共卖出了2,142,000套,由于工作寿命的关系,目前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约有一半左右,即约有一百万台.这一百万台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在全球共代替了300万个工作岗位,直接造成了300万人的失业,还不包括间接受此影响的群体.在中国,目前在用的工业机器大约有7万多套,如果按照1:3的比例,也即由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造成的失业人数将近有21万人左右.
关于这个问题,于仁颇黎认为,科技的发展造成的失业是在所难免的,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个过程.有人可能会想到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美国,现在处于一个高失业率的状态,一定程度上是由高自动化程度引起的.这会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不是科技的问题,而是资本利益的问题.我们希望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能够向前看,照顾百姓,帮助百姓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不倒退的前进,听从多方的意见,综合考虑.保守派的政府或许会想办法限制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将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分成多个环节,使用人工来代替机器,增加就业人数,比如我们收费站的很多收费员,地铁站的检验员.虽然这是一个方法,对政府来说提高了就业率,解决了不少的吃饭问题,但是这些人的心理问题却没法解决.
一个真正的事实是,工作的机会是与制造业相辅相成的,这种机会会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不限于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行业,只是世界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所有其他行业需要的工作,都会在工业机器人行业出现.前面于仁颇黎提到过,至今为止全球共销售出去了超过200万套工业机器人,目前只有一半多一些正在使用.所以,这些机器人的更新换代,使用与保养维修,都需要相应的研发,销售与服务人员.越来越多的工业机器人的制造,需要越来越多的这些人员参与,也就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还有间接产生的就业机会,电子,控制,软件,机械制造等等相关的行业就业机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谁可以得到这些就业机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技术的发展必然需要教育的发展,受过合适教育的人材才能适合相应高新科技的工作.需要的这些人员,必须要有相应的科技,工程及数学的知识.这种改变所带来的社会效应,也正是可喜的社会进步.
中国大陆这几年的工业机器人发展相当迅速,2008年才不到8000台的销售量,到了2011年,将会有近20000台的数量,增长量相当喜人.按照这个形势状态,估计到2014年,这个数字会达到甚至超出30000台的量.这个过程中,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就业机会在不断增加.在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企业中,51job上的招聘工业机器人的职位相当多.国际型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ABB,KUKA,FANUC等的招聘一直没有停止过,国内的从事这个行业,做工业机器人集成的企业,招聘的力度也非常的大.新的就业机会,各位应该看的到.
到2016年,全球的机器人销售预计会超过20万套,而将使用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数目接近约140万套,而这些机器人的研发销售维护,则会产生约100个的就业机会.
本文仅代表于仁颇黎观点.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