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程序猿,我的“家当”都在云上面吗?
在扯这个话题之前,先来陈列一下我目前有哪些家当。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我的代码,然后是工作环境(包括编辑器配置,操作系统配置,常用软件配置),博客笔记,书签,电子书,还有1024收藏(邪恶)。
目前我的情况是这样子的:
我的开源代码都使用github管理起来了,我的私人代码都使用使用Gitlab管理起来了。(对于1核1G的屌丝阿里云配置的Gitlab服务器,据官方说最多只能容纳100人,估计实际肯定没这么多,不过我想10个人左右用肯定是没问题的啦。)相应的,我的开源代码片断使用Gist保存起来了,我的私人代码片断当然就是Gitlab的snippets啦。
操作系统配置 以前用windows,我一般都会在重装系统以后,配置一个ghost,然后把ghost镜像拷贝到移动硬盘里。现在看来,移动硬盘显然是不够靠谱的,上传百度云才是王道啊。不过最近不用windwos了,改用mac了。我在想,是不是哪天自己在家整个云,然后用time machine把系统备份起来。
常用软件配置 使用time machine 备份了系统,自然这些常用软件配置就理所当然被备份起来了。(不过目前我还没有完全实行这一点,心里总感觉不踏实,还好Mac系统给力。)
编辑器的配置: 我的vim和emacs配置现在都保存在Github上面,oh, ye~ 另外,我还把我的git配置,zsh配置,tmux配置,xcode配置,visual studio的配置等通通都保存在我的vim仓库里面。
博客:本博保存在阿里云上和Github上面,使用octopress。(2014-10-12号更新:目前切换到octopress啦)
笔记:evernote+有道云笔记,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笔记了。(如果是技术学习类笔记,我会用我的博客来记录。)
日记,照片:qq空间啦,这个不解释.手机上面的照片备份在iCloud和小米的云上面。
新鲜事:微博,twitter啦
书签:使用博客整理好再归类,当然还有浏览器书签同步。(2014-8-3号更新:现在我全部同步到我的个人wiki啦)
看过的书: 后面需要使用豆瓣保存起来,然后定期维护一份书单。据说有些阅读软件可以同步浏览历史,这样我的手机,ipad,电脑上的进度就统一啦。 因为我看书大多是电子书,现在我准备把所有的书备份到百度云和多看阅读上面。百度云是仓库,多看则是平时经常看的书。
下载的软件和电子书: 特别是电子书,有些不错的电子书,换电脑,或者移动硬盘坏了,需要重新去下载,真是麻烦。赶紧使用百度云保存起来。(尼玛,我快成为百度云的托了,谁叫我百度云有3T+,而且它速度还不错呢。)(2014-10-12号更新:除了一些大型软件,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工具(Xcode,VS)以外,其它软件基本上不用去备份,用的时候直接去下载就好啦。最近准备入手一T的硬盘,我收藏的电子书有地方放了。当然它们除了本地有一份以外,云上肯定要有一个备份。)
这样做的好处有:安全,方便,只要有网络就能随时随地访问,再也不用担心重装系统带来的困扰了,再也不用担心工作环境变了的困扰了,再也不用担心笔记丢失了,再也不用去1024论坛跪求地(zhong)址(zi)了。哈哈哈哈~
程序猿,你还有家当不在云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