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人,很多都有一个不断演化着的音乐的梦想。我们欣赏过很多音乐,听过很多歌,打开豆瓣音乐的时候,当我选择“八零后”频道,我确确实实感受到这些歌曲就是属于我的世界的,很难解释其中的原因。虽然现在有时候依然去听那些新歌,但是就是很难再找到那根打动自己的神经。我听张信哲的歌,最早最喜欢的是《别怕我伤心》,甚至在一些公众场合我都愿意拿出来唱一唱。还有《爱如潮水》,当时买的是磁带,哪有什么CD啊。后来看了《宝莲灯》,一遍遍听《爱就一个字》。我听梁静茹的歌,从最早的《一夜长大》开始。我喜欢她那些有故事的歌曲。她有很多歌不只是曲子好听,歌词也越听越有味道。有一首歌,《绿花》,词曲我都非常喜欢,据说原来名为《绣花》,很少人听过,因为它并未被正式收录:听着风吹开落叶一丛低着头思念轻轻经过尘埃堆积了多年的梦锁在古老的笙乐中推开了心中的门寻不到你的影踪相比起现在那些无比直白而琐碎的爱来爱去恨来恨去的词曲,我更怀念这种遗失的婉约。《我还记得》则不需要任何过多的煽情,“沉默里千言万语”:十年后的今天遇见你年少轻狂已远去成熟稳重也保持距离沉默里千言万语我听无印良品的歌,每一张专辑都历历在目,可惜他们已经单飞多年。我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喜欢他们的歌,我觉得每一首都如此上口,声音干净,独树一帜。《伤心地铁》,“我独自在陌生的世界,在这伤心的地铁”。《朋友》(非周华健那首),如此上口,简单而亲切。即便现在,我还经常在电子琴上面弹它。《别人都说我们会分开》,沉默而感伤的场景:关上房门才知道心不忍一个转身脚步挣扎万分妳用眼神送我一程送不回往事前尘后来我发现,其中有那么多我喜欢的歌,居然都是“音乐教父”李宗盛写的。在我的电脑里面,还有李宗盛《理性与感性作品音乐会》的完整视频,我已经不记得我到底看过几遍。我也没觉得他的声音有多吸引人,但是,其中的歌实在是每一次听都让我想到很多事情。就如他自己所说,不同的年龄来唱他写的歌的时候,感受是不一样的。我最喜欢的这首《漂洋过海来看你》,非常喜欢其中的词,一度是心境的写照,现在也经常默默地拿出来弹一弹唱一唱: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飘洋过海地来看你为了这次相聚我连见面时的呼吸都曾反复练习还有一首是《我终于失去了你》,“当四周掌声如潮水一般的汹涌,我见到妳眼中有伤心的泪光闪动”。还有太多值得回忆和反复欣赏的流行歌曲,比如Beyond和信乐团的那么多歌,如此鼓舞人心。我记得大概十年前,互联网上面有很多流行歌曲的评论和感受的文章,现在则少得多了。有时想起那些使用磁带的岁月,那时候互联网远没有现在发达,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流行歌曲在朋友圈子中的火爆,我们抄歌词,我们交换磁带。慢慢我也懂得自己会欣赏什么样的歌曲,那些安静的,诉说故事的,无论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我想音乐都足够显露出人的另一面。最后,用梁静茹的《情歌》来结束这段文字,怀念那些岁月静好:长镜头 越拉越远 越来越远 事隔好几年我们在 怀念的演唱会 礼貌的吻别陪我唱歌 清唱你的情歌舍不得 短短副歌 心还热着也该告一段落还好我有 我下一首情歌生命宛如 静静的 相拥的河永远 天长地久文章未经特殊标明皆为本人原创,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转载请保持完整性并注明来源链接《四火的唠叨》===================下面是分享到代码=====================分享到:===================分享到代码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