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领导暑假回老家,大领导出差,周六一个人吃过早饭,歪在躺椅上,随手翻看买了很久的这本书《演说之禅》,书非常不错,翻译的也很流畅,一个白天就把这本书看完。
这不是一本PPT技巧的书,"演讲之禅"讲的则是演讲中的一些指导思想,一个思路框架,不是人们必须遵循的一套硬性规则。摘录了其中一些精彩笔记:
在准备演说时,切记要远离电脑。
许多人犯的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就是,大部分的时间坐在电脑前面,琢摸着怎么讲,讲什么。其实在设计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对演说全盘考量,并确定主旨,只有心绪平静才可能做到。如果注意力都在幻灯片制作上,那么心思是难以平静下来的。
大多数人从一开始就喜欢使用软件去构思演说中要用的幻灯片。实际上,这是软件开发人员乐意看到的,而我并不推荐这样做。我认为在设计前期用笔在纸上“模 拟”出构思的做法更好,那样思路会更清晰。在我们随后将其“数字化”时,一些富有创意的想法便会自然涌现。通常人们使用软件来制作幻灯片,在电脑前一坐就 是很长时间。我把抛开电脑构思演说的做法称为“模拟化构思”,用以对应在电脑上进行的“数字化构思”。
多数设计师(包括玩电脑长大的年轻一代设计师)通常先在纸上勾勒出各种奇思妙想。
放慢节奏,流出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当你感到有紧迫感,思维涣散、心不在焉时,这时你便处于一种忙乱的状态。............忙乱会扼杀创造力。..........要想把一件事做得更好需要做到独具匠心,同时还要为自己流出一片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在“无电脑、无网络”的条件下,才能纵观全局、明确核心部分。
生活中的创意往往源于独处,独处是解决生活中疑难问题所必不可少的良药。
流水中看不到自己的倒影,只有在静水中才能。
提问的哲学。两个基本问题:我要讲什么?我所讲的为什么重要?
演说者要确定演说的核心内容并将其清晰地表述出来,这对他们来说已不是桩易事了。但“演说的意义何在”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棘手的问题。这是因为,由于演说者 太过熟悉演讲内容,以至于会认为演说的意义听众会不言自明。而事实上,这恰恰是人们(包括多数听众所期望了解的。通常自以为十分明显的道理别人却不一定理 解,或者即便理解却不知其意义何在。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晓之以理之外,还要动之以情,调动情感因素使听众信服,为之动容。因此在准备演说素材的过程中,优 秀的演说者会站在听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考虑他们的感受。这也就是我们之前所称的“移情”。
回到那次糟糕的演说上来,那位演说者其实是一位生物燃料技术领域的专家,获得过不少成就,但他的演说尚未开始,其实就已注定失败了。那些幻灯片,都是之前 他在为公司的技术人员做演说时用过的,这说明他根本没考虑当天的演说对象。普通观众和他公司的员工怎么可以等同呢?此外,他也没向观众说明“演说的意义何 在”这一重要问题。优秀的演说就是一个说者有所为和听者有所得的过程。显然那位专家在准备演说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准备阶段远离电脑、放慢思绪、使用纸笔或白板等做法是为了更好地抓住并掌握核心内容。核心思想就是重中之重。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你的观众只能记住你演说的一点,你希望那是什么?为什么呢?
一切围绕故事展开
优秀的演说必然包含故事。杰出的演说者常常通过亲身经历去表达观点和看法。向别人解释一个较复杂的想法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运用具体事例或故事进行论述。故事往往能够使观众留下更深的印象。
麦基说,“打动他们就要使用故事。”.........仅仅依靠数据还无法打动观众,他们也未必总相信这些数据..........因为“激发他人,不仅需要晓之以理”,关键还要“动之以情”,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你不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也调动了观众的情感和能量。
交谈的语气
如果一个演说者是以自然、交谈的语气来做演说,你会感到十分轻松和惬意,也会更好的投入到话题当中。
故事情节构思步骤
第一步.头脑风暴:尽可能让大脑运转起来,点子越多越好,不试图评判他人的想法,而是把他们写下来,与大家的想法放在一起即可。正如Linus Pauling所说的,“拥有一个好点子的最佳办法就是获取大量的点子。”
第二步:分层分类、明确中心
第三步:完成纸上故事版
第四步:画出草图
第五步:完成大纲视图
作者的网站:http://www.presentationz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