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原]研究型读书法 - 主题阅读法

    pan_tian发表于 2015-08-05 18:47:07
    love 0
    重感冒在家休息,闲暇之余翻阅了几本书,有秋叶的《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刘未鹏的《暗时间》、还有口碑非常好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其中都谈到了类似的阅读方法 - 主题阅读法,这个方法可以让你在很短时间内深入研究一个领域,能让人很快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以前读书都是一本一本的读,遇到不清不楚的主题,很多都没有深入的思考,过去也就过去了,真到用的时候,可能会回忆起来在哪里读过,就需要重新翻出来再次深入研究,想想这样的阅读效率其实不高,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性的主题,主题阅读法是可以以后多多采纳的读书法。


    《如何阅读一本书》主题阅读


    以下摘自刘未鹏《暗时间》
    根据主题来查阅资料,而不是根据资料来查阅主题。
    以前读书的时候是一本一本的读,眼里看到的是一本一本的书,现在则是 一章、甚至一节一节的读,眼中看到的不是一本一本的书,而是一堆一堆的章节,一个一个的知识主题,按照主题来阅读,你会发现读的时候不再是老老实实地一本 书看完看另一本,而是非常频繁地从一本书跳到另一本书,从一处资料跳到另一处资料,从而来获得多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主题是如何讲解的。比如最近我发现在看 蒙特卡罗算法时就查了十来处资料,其中有三四篇 paper 和六七本书;这是因为即便是经典的书,你也不能指望它对其中每一个主题的介绍都是尽善尽美的,有些书对某个主题(知识点)的介绍比较到位,有些书则对另一 些知识点介绍得比较到位。而有时候一篇紧凑的 paper 比一本书上讲得还要好。我硬盘里面的书按主题分类,每个主题下面都有一堆书,当我需要学习某个主题的知识时(譬如贝叶斯学习或者神经网络),我会把里面涉 及这个主题的书都翻开来,索引到相关章节,然后挑讲得好的看。那么,如何判断一个资料是好资料还是坏资料呢? 


    以下摘自秋叶《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如果觉得某个方面有必要了解学习,我至少会看十本同类书籍,然后仔细想想那些专家的看法是否一致,慢慢得出我在这个领域的思考框架。这种阅读方式叫主题阅读。

    但绝大部分请我推荐书的人似乎都认为在某个领域一定有一本最好的书,只要看懂这本书,其他书就可以不用看了。比如我经常被问到:“你觉得学项目管理看哪本书最好?”我觉得这些人不是爱读书,是想走捷径。

    我自己是不贪心,如果我想学项目管理,我会老老实实多看几本项目管理领域的书,慢慢看,慢慢做功课,不会只看一本求速成。

    如果一定要我推荐书,我向来都是推荐多读一些,最好不要只看一本。特别是对大学生朋友,我常常建议,大学这个阶段时间多,各种方向的好书多读几本,读它几百本,是人生的重要积累。

    因为一次工作机缘,我发现了主题阅读的好处。

    2007年我开始做网络推广的工作,这个时候我就有意识学习网络营销方面的图书。凑巧这个时候我开始写自己的第一本书,叫《超越对手:项目售前售后 的18种技能》(后来改名叫《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后的30种技巧》),这个时候我就学到一种新的读书方法,用写书的方法去做主题阅读。

    怎么理解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就是先圈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搜集这个领域可以找到的图书、论文、网文进行阅读。

    一般我决心要做一个领域的主题阅读,是准备快速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我就必须先建立像专家一样的视野和格局来思考整个领域有哪些需要我去学习的问题。

    做起来其实挺简单,就是我准备了解哪个领域,就先写一个大纲,就像我自己要写这个领域的图书一样,然后开始大量买这个领域的图书。

    先看一本经典的,对照我的大纲,梳理充实完成后,开始读其他的图书,大部分内容相同的,跳过,然后看到不同的想法,自己思考一下,认同的,可以整合的,就列入我的大纲。很快,我就完成一个领域的主题阅读,并有了对这个领域的系统认识。

    这个方法可以让一个人在很短时间内深入研究一个领域,所以后来我要做大的研究,都是用的这种读书方法。

    关于树读法,下面是我的一个案例。

    2015年2月初,我准备系统总结和研究一下职场技能领域的在线学习知识,所以我希望自己用三个月的业余时间对这个领域进行一次系统性学习和思考。

    在买书和找文章之前,我先让自己列了一个提纲。我列提纲干脆就是按写书目录的方式来做的,提纲名就叫《中国在线教育商业化模式探讨》,内容如下:

    1 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全景式分析

    1.1什么是在线教育

    1.2在线教育兴起的演化历史

    1.3在线教育市场格局分析

    1.4在线教育主流商业模式分析

    1.5在线教育的误区

    2在线教育的商业化机遇突破口

    3在线课程内容开发

    3.1在线学习的特点

    3.2如何选择内容和老师

    3.3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和流程

    3.4众包模式下的迭代改进

    3.5教材课程作业答疑考核一体化设计

    3.6交互式课程的设计

    3.7如何引入学员测试

    4在线课程的营销

    4.1如何做版权保护

    4.2如何定价

    4.3如何推广

    5在线课程的服务

    5.1作业设计——标准化管理

    5.2答疑设计——社群管理

    5.3考核设计——证书

    6在线教育的技术平台选择和构造

    6.1自建网站还是和平台合作 6.2选桌面端还是移动端

    6.3好技术或平台资源清单

    7在线教育的融资渠道介绍

    有了提纲,我就开始买书和找文章。然后我会边看文章边把其中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到对应的条目下,迅速把别人的思想变成我的体系内容。

    如果发现别人的观点颠覆了我的结构,或者发现我的结构遗漏了重要的内容,我会马上调整或者修改我的结构,让自己的思想体系先成型,再去吸收。

    这样读书就好比是养一棵小树,主干枝丫都有了,我就是从不同资料里获取养分浇灌它,让小树长大,长出更多枝丫,如果发现有些枝丫影响整棵树生长,我就剪掉它。

    如果在一个领域有一些积累的话,用这样的方法读书的确能让人很快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