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做一个简单的资源管理系统,以前都是 PHP+jQuery+Bootstrap 的组合,这一次想尝试一些没接触过的东西。在这里简单的总结一下在开发过程中用到的框架和工具。
总结的比较简单,新手上路,多多指教!各位如果感兴趣可以进入各个项目的主页深入了解。
另外,由于我曾经是一名 iOS 程序员(啊现在也是),在文章中可能会情不自禁地乱入一些 iOS 开发相关的东西,可以直接无视我。。。
npm 是 NodeJS 的包管理工具,建议使用 n 管理 NodeJS 版本,无痛体验 NodeJS 4.0 和 0.12 版本。
同时考虑到国内的网络环境,可以考虑使用 taobao 的 npm 镜像。
虽然 homebrew 是神器,但是还是不推荐使用 homebrew 安装 npm ,原因可见:Fixing npm On Mac OS X for Homebrew Users。用 npm 去管理 npm 再好不过了。
在做开发的时候,各种文件的归类和摆放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例如业务逻辑文件放在 app 文件夹,模板文件放在 template 文件夹,每次新建项目都要做一些重复的工作。
Yeoman 是一款脚手架工具,可以轻松地为你搭建一个项目的大体框架。可以通过 npm 安装:
npm install -g yo bower grunt-cli gulp
安装完成之后,输入 yo
就可以开始搭建一个项目啦。不过似乎用了 taobao 的 npm 镜像之后,用 yo 安装 generator 会出现一些问题,可以直接用 npm 安装,例如安装 webapp 模板:
npm install -g generator-webapp
接下来可以试着用 yo webapp
创建一个新项目,生成的目录结构是这样的:
├── .bowerrc
...
├── .editorconfig
├── app
...
├── fonts
├── images
├── scripts
│ └── main.js
└── styles
└── main.css
├── bower.json
└── test
可以看到,不仅是 styles 和 scripts 这样的目录结构,包括 .editorconfig 和 .bowerrc 也是自动生成了。
在 iOS 里也有类似的脚手架:liftoff,不过似乎 Xcode7 遇到一些问题,等日后摸索一番再来汇报。
两年前有幸看到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文章:30 天学习 30 种新技术系列,当时跟着玩了一圈感觉十分好玩。就像是《七天七语言》和《七天七并发模型》一样,世界那么大,一起去看看。
第一次接触 Bower 就是缘于这其中的第一篇:Day 1: Bower —— 管理你的客户端依赖关系。
使用方法很简单,首先通过 npm 安装 bower (前面安装 yo 的时候其实已经安装了):
npm install -g bower
然后就是无脑的 install 了,比如我要装个 Bootstrap :
bower install --save bootstrap
嗯就是这么简单。
在 iOS 中类似的依赖管理工具有 Cocoapods 和 Carthage 。
Angular 的种种好处就不多说了,双向绑定、依赖注入、指令系统、模板、路由,各种各种。再配合上 angular-ui,写起项目来十分酸爽。
简单的演示一个小例子,通过 LeanCloud 的 JS SDK 加载并显示数据:
首先定义一个 Provider ,添加获取数据的方法:
function getItems(className, completion) {
var query = new AV.Query(AV.Object.extend('Article'));
query.find({
success: function(results) {
var r = JSON.parse(JSON.stringify(results));
completion(r);
}
})
}
然后定义界面:
<div class="text-center">
<div ui-grid="article.gridOptions" ui-grid-edit class="grid"></div>
</div>
再通过 Controller 加载数据:
/** @ngInject */
function ArticleController($scope, AVOS) {
var vm = this;
vm.gridOptions = {
data: []
};
AVOS.getItems('Article', function(result) {
$scope.$apply(function(){
vm.gridOptions.data = result.map(function(item) {
return {
'index': item.index,
'content': item.content
};
});
});
});
}
和以前用 JS 直接操作 DOM 相比,ViewModel 的逻辑更加友好,做起数据加载刷新的时候尤其顺手。
前端项目经常需要进行许多次的类似任务,例如编译 Less ,压缩代码等等。这样单调而重复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工具来完成。 gulp 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gulp 是一个基于流的构建工具,个人感觉比 grunt 更简单清晰,也解决了 grunt 插件职责不明的问题。
什么是『基于流』呢?可以看下一个简单示例:
gulp.src('client/templates/*.jade')
.pipe(jade())
.pipe(minify())
.pipe(gulp.dest('build/minified_templates'));
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链式调用的结构,除了开头和结尾,每一个命令的输出都是下一个命令的输入。先把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模块,然后再各取所需,组装起来。
具体的教程可以参考官方文档,只需要了解 gulp.src
、 gulp.dest
、 gulp.task
、 gulp.watch
这几个基础 API 即可。
为了避免每次都重复的部署新服务器,我们可以把项目通过 Docker 打包成应用,然后直接部署。DaoCloud 提供了一个容器云平台,可以直接部署 Docker 应用。
在我的新项目 Lastone 里,只要在根目录加上 Dockerfile 即可:
FROM ubuntu:14.04
MAINTAINER callmewhy whywanghai@gmail.com
RUN apt-get update
RUN apt-get install -y nginx
ADD ./www/lastone/dist /usr/share/nginx/html/lastone
EXPOSE 80
CMD ["nginx", "-g", "daemon off;"]
Dockerfile 的命令可以阅读 Dockerfile reference。
Daocloud 默认是每次在代码库中 push 一个 tag 就会自动构建一次,所以基本不用操什么心,而且有一个永久免费的份额,基本够玩耍使用了。
以上就是这次折腾的一些笔记啦。下一个小项目准备试一下 React。
最近准备做一些小项目,到处玩一玩,如果大家有什么有趣的东西欢迎分享给我。(标志性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