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军 (Frank Fan) 新浪微博:@frankfan7
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面临着很多挑战。融合式架构会在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布局中抢占先机么?
一 什么是融合式架构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IDC对此的定义是一套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路在内的企业级系统。通常自带的服务管理软件能够高效部署资源并且简化管理。系统内的各模块之间互相协作以获得更高的性能。尽管系统内的模块可以灵活的增加或者替换已满足扩展的需要,整个系统在硬件层或者软件层是高度整合的。
根据Gatner报告,在这个领域角逐的主要厂商有VCE,HP,Hitachi Data Systems, IBM,Dell,Oracle等等。他们都有各自的融合式架构产品。如果要理解为什么需要融合式架构,我们要从现有传统架构面临的挑战说起。
二 数据中心面临挑战
设计和部署系统阶段
因为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复杂性和涉及服务器、存储、网络、管理和安全等多个模块,传统上需要经历架构设计——系统搭建——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安装应用等环节。 架构设计需要架构师花时间缜密考虑高可用性,可恢复性、安全、可管理性等多个因素,并撰写设计和实施文档供下个环节使用。在系统搭建环节,往往需要用不同的工具来分别部署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资源,一个模块的配置变更很可能需要重新配置其他模块。另外模块间的互联也需要特别仔细,费时费力。在测试环节,需要制定完善的测试计划,并充分测试各个模块间的兼容性。
运维阶段
服务器虚拟化大大节省了硬件服务器的采购成本 (Capex),那么企业如果想进一步缩减成本的话,就需要从长期的运维成本(Opex)入手了。通常的运维的几个重要环节是安装、补丁及升级、扩展和日常管理。在补丁和升级环节,传统架构中的服务器、网络和存储往往来自不同的厂商,有可能在升级后出现不兼容的问题,或者各模块之间并没有整体上的优化。在扩展环节,因为没有整体上的考虑,整个系统的扩展性往往受其中一个或多个模块扩展性的制约,或者因为过度部署而没能充分利用资源。在扩展系统时也需要往往需要用不同的工具来分别部署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资源。在日常管理环节,需要具备不同技能的专业人士配置和管理不同的模块,在遇到问题时没有很好的集中式管理工具来定位原因。
那么融合式架构就针对上面的挑战提出了应对策略。下面是一个对照图。
|
传统式 |
融合式 |
架构设计 |
需要 |
采用预先验证的设计 |
系统搭建 |
多个管理工具来分别配置单个模块 |
集中式管理工具端到端的部署所有资源 |
测试 |
需要充分的兼容性、功能和性能测试 |
在出厂前已经预先组装并测试。在客户环境只需基本测试 |
补丁和升级 |
需要充分的兼容性测试,需要针对各个模块分别制定升级计划 |
整体系统升级在发布前已经充分测试,同时提供完善的升级执行文档 |
扩展 |
单独考虑各个模块的扩展 |
整体考虑系统的扩展 |
日常管理 |
多个管理工具来分别配置单个模块
|
集中式管理工具 |
厂家支持 |
需要联系不同的硬件提供商 |
融合式架构 大多由一家服务商提供 |
监控 |
需要分别监控各个模块 |
很可能提供软件集中分析来自各个 各个模块的报告 |
模块的选择 |
高。可以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模块,但需要确保模块间的兼容 |
中。 可选的模块由提供商指定,有可能最新的技术或模块不在可选范围之内。 |
配置灵活性 |
高。各个模块相对独立,灵活的配置资源。 |
低。集中管理工具,可能无法对某个模块的某个功能进行配置。从而造成配置信息在不同工具间的不一致性。 有可能集中管理工具不能够灵活对单个模块进行配置,比如在仅需更改网络配置的情况下,集中管理工具需要更改整个集群。有可能造成系统服务中断 |
通过以上比较,融合式架构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用户环境。我的建议是来分几步来评估。
三 评估是否采用融合式架构
明确用户的商业动机
虚拟化项目可能带来很多好处,究竟用户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项目可能产生的最大商业价值是什么?比如用户很关心项目实施的周期,迫切需要在较短时间内部署整个系统。或者对高可用性,易维护有较高要求。那么融合式架构值得考虑。
评估各个融合式架构
供应商:
供应商的可靠性、商业和技术底蕴如何?该架构是否有开放的标准,硬件及软件更新周期如何?License如何管理等等
应用为本:
充分了解客户在虚拟化系统上运行的应用。可能某种融合式架构有针对该应用的特定解决方案,比如桌面虚拟化,SAP等。
管理工具:
往往融合式架构会有专有的管理工具可选。本意是实现端到端的分配硬件资源和简化日常管理。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某些方面会提高效率,也要注意是否灵活性会有影响。
制定蓝图,步步为营
向融合式架构的转型是需要和数据中心的大战略一致的,转型非一朝一夕之力可成。最好有一个蓝图,步步为营,,把愿景分成几步走。
小结
可能没有一种方案或者一种架构能满足所有的需求,绝大多数大型企业还是需要传统和融合相结合的战略。而且融合式架构本身也是在快速发展演进的,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上乘之作。
诸位看官,我码字不容易,您不妨谈谈自己对融合架构的经验心得,我们一起分享。看帖不回,可不厚道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