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总结时,回忆我的2015。
如果用三个词语来总结过去的这一年,我会选择:忙碌
,迷惘
,以及改变
。我向来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所以在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的时候也会抱着比较悲观的心态。虽然说对于比较遥远的未来,我还算是很有信心的,但是对于短期的“以后”,我确实还是心有所虑,毕竟对于未知的恐惧还是大过对于自我的信心。前两天在微信上看到一个词,叫做冒充者综合征
,我觉得很符合自己目前的心态。不管怎么说,人总是在改变着,以及成长着,虽然有时候回过头去看过去的种种,会有一些碌碌无为的感觉,但是做过了的就是做过了,获得了的就摆在那里,失去了的也本来就不属于你。当2015年的都过去了,对于每个个体来说也就意味着新的一页的开始,不再追求那些不属于你的过去,去吸收那些曾经让你成长的挫折所带来的经验,骄傲于那些你在这一年所获得的成就,并重新开始追求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其实想想,人活着,本来应该很简单,但是就是无法做到你想要的“简单”,那就只能简单地让自己去过这些复杂的生活吧。所有这些不可避免的忙碌,磕磕撞撞的迷惘,以及那些该来的和不该来的改变,组成了我的2015,那个26岁的自己。
首先,依然是用Day One记录的流水账:
2015年,在工作上,我最自豪的成就在于自己的论文在CCS上发表了,这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另外,我在MSRA PhD Forum和NASAC优博论坛上做了两次报告;两个我主要参与的项目(华为的Secage和国家项目auto项目)都顺利结题;三篇论文(一篇一作,两篇二作)被发表,除了CCS那篇,另外两篇是和斌哥合作的,被发表在EuroSys和一个期刊TCC上;同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唐立新奖学金;出国开会一次,国内开会两次。
另外,2015年最让我开心的是,我们家来了一个新成员,一只超级超级可爱的小猫咪,名字叫”刘一刀“,小公主和女汉子的结合体。从此,我变为一个正宗的猫奴:
2015年的最后一天,我也顺利从一名未婚男士变成了已婚男士,正式进入婚姻这个殿(fen)堂(mu):
在这一年,我博客的访问量比过去三年的总和还多一半:
这一年,由于申请了某个奖学金的缘故,加入了一个充斥着交大各专业大神的组织(唐立新奖学金获得者组成的”新尚海“),由于自己平时太忙,加上比较闷骚,在组织中并不活跃,但是并不能阻止我感到荣幸,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和来自不同专业的各位大神交流:
然后是例行的数据统计:
我的2015 - 电影篇
我的2015 - 读书篇:
我的2015 - 运动篇:
最后的最后,我想再写一些感受,不是如开头那种意识流式的瞬间的感受,而是自己这一年来经常会产生的一些想法,一些或许很肤浅但是很真实的想法。
从2012年开始读博士到现在,已经经过了3年零3个月了。时间过得越久,就会看到越多以前的同学慢慢都开始成家立业了,而我每次也都得和家里的亲戚、朋友解释说自己还要两年才能毕业。经常我都会想,如果我当年没有选择读博,现在会怎样呢?当然,很有可能我现在也有房子或者准备开始考虑买房子,甚至都有孩子了,然后呢?每个月能拿更多的工资?或者自己的烦恼会更少?压力会更小?我觉得这些都很有可能,甚至有时候我会在那么瞬间后悔自己之前的决定。然后我就变得很讨厌自己。
我会讨厌自己怎么老是在纠结这种琐事,讨厌自己目光怎么这么短浅,讨厌自己怎么不懂得知足,在这么好的实验室里得到了这么好的资源还不满足…
然后,我就会想,时间,对于我来说,到底是什么?
最近在看经济学的书,知道这就是典型的”机会成本“。相同时间的投入,如果我不选择做这个,我就可以做那个,相比于最高收益的投资,其它投资在机会成本的角度上来说都叫亏损。加上五年的博士,如果从初中开始算起,我的人生一共要花15年的时间在学校这个象牙塔下度过,虽然说读博相当于工作,也有工资(而且我们实验室给博士发的工资在国内的高校来看应该都算排前几了),但是和出去工作(特别是以码农的标准)来看,还是一个表面上的投入大于收益的对于时间的投资。而且就算博士毕业拿到了博士文凭,其实并不一定比本科生或者硕士生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面更窄,反而更不好找工作。或许你的名声更好听(特别是在中国人看来),但是老实说,这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用,至少从我自己从来不觉得博士比其他学历(工作)更高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很多时候在读博的几年里,你很有可能都在寻找一些本来可能并不存在的问题,或者仅仅为了所谓的毕业资格所谓的论文数量,去解决一些其实没有人在意的问题,这个比在很多工作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所获得的成就感可要差远了。
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其它问题,所有的这一切,似乎都不建议一个希望在时间的投资上获得最高收益的人去读博。(当然如果你一心想搞研究那不属于讨论范围之内)
但是,并没有什么但是。
这次我没有任何想要给读博做心灵鸡汤的想法,我就是觉得从对个人的投资来看,读博所获得最大收益的可能性远小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然后,我就觉得自己很残忍。
首先,我获得了很大的收益。我得到了大部分人读博都想得到的东西,好实验室,好导师,好机遇,好论文,好名声,奖学金,等等这些。其次,我相信自己选择读博所产生的收益一定会大于直接选择工作,这是我对自己未来的信心,至少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应该是这样的。
那么,我干嘛还来说以上这些?
同样是首先,我得到的这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运气好。虽然这么说很残忍,但是我真的是这么觉得的。我遇到一个超级好的导师,工作在一个特别赞的实验室,遇到一个特别好的机遇(有一个非常有能力和上进心的小AP指导),我付出的大部分东西都能有回报,没有经历太多的逆境,等等,当然,我的努力和能力都应该有贡献,但是它不代表有努力和能力就能获得这些。我知道好多能力上比我强的人,但是结果并不一定是一个更好的happy ending。
同样是其次,我觉得每个人的选择很重要。如果你有一个从目前来看更好的选择,那么你真的不一定要考虑读博这个从长远来看可能会比这个选择更好的选择。特别是在中国现在这个时期,有太多的机遇比花五年时间待在学校更不会让人后悔。
最后还是讲一个心灵鸡汤,读博对我来说,或者对很多人来说,其实真的不是简单的投资获得收益那么简单。至少对于我来说,这段经历,是我把时间成本投入在其它地方所无法获得的,不要说其它的,至少,在交大认识了那么多好兄弟这一点,就是其它选择可望而不可及的。
我还是吐槽下自己的“讨厌”,都当了这么久的大龄男博士了,还在年终总结的时候来讨论这么一个其实并不重要的问题。
我一直觉得有一个问题很傻X,那就是
“如果时间回到最初,你还会这么选择吗?”
我觉得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如果时间回到最初,回到当时的情景,以每个人当时的心境,你必然还是会选择你走过的路。每个人在每个时间段所作出的每个选择,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说,必定是在那个时间点对于他自己最优的。
但是如果换一个问题,“如果时间回到3年前,当你知道之后三年将会发生什么,你还会作出读博的选择吗?”
我的答案是:“那必须会啊!”
我都知道我之后能这么顺利了,我干嘛还不选啊?
所以得出结论,我是一个很“贱”的人,请不要在意我上面所说的那些话。
2016,对于我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毕竟我要开始找工作啦,成家立业,我已成家,就等着立业了。希望自己在这一年还是能够一如既往的一帆风顺。当然,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至少在现在看来还没有形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