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2015年,对于OpenStack和整个开源云市场来说,都是丰富而精彩的一个年份。过去的十二个月间,OpenStack+到底见证了什么呢?
明星企业Nebula的陨落;
颠覆传统同行者Docker的强势崛起;
老对手CloudStack的黯然淡出;
公有云市场的凄风冷雨;
与谷歌、AWS等巨头结盟的欣喜;
▼
▼
2010年6月,当时任Rackspace的副总裁Jim Curry给时任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CIO Chris Kemp写下上面这封邮件时,没有人会想象到OpenStack会在之后的五年半时间内演变成今天的这般模样。就在最近,一种新的言论是OpenStack替代亚马逊AWS的梦想宣告破碎,开始退守私有云市场,成为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引擎。
的确,OpenStack今天在企业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技术定位,已经与诞生之初大相径庭。你也许可以把这理解成彻头彻尾的失败,如果你是一位悲观主义者的话。而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OpenStack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寻找自己生存的土壤,并且为了这个目标而不断的修正甚至蜕变。无论是在企业级市场,还是电信运营商市场,OpenStack都在努力生长,并且积极寻找与容器、NFV等创新力量相互融合的方法,谋求颠覆传统市场的合力。
在这个全力奔跑中难得喘息的宝贵时间节点,OpenStack+与您一起回顾几个OpenStack在传统IT向云这场战略大迁徙进程中的几个瞬间。它们很有可能成为这段历史中的重要标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并不会褪去。无论OpenStack项目最终走向何方,这些瞬间都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OpenStack这个开源云项目的阶段性胜利。
2015年伊始,OpenStack成为了Docker、乃至容器技术颠覆宣言的重要背景。这让OpenStack在开源云领域苦心经营多年才建立的市场格局重新面临着新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在2015年的前6个月,容器世界一直在试图营造与OpenStack世界的对立的情绪。这与2011年OpenStack与亚马逊AWS的对标如出一辙。但对于尚显青涩的OpenStack来说,容器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一方面是OpenStack的企业落地进程只是刚刚起步,而Docker瞄准的是相同的用户基础;另一方面是,Docker在容器市场爆发之前已经确立了相对垄断的地位,这一天然优势是OpenStack在萌发之初所无法比拟的。
OpenStack与容器的对峙局面从2015年5月OpenStack温哥华峰会上开始松动。在这届峰会上,专门进行了一场“容器是否正在威胁OpenStack?”的大讨论。期间,来自不同领域的技术对于容器和OpenStack分别能够做的事进行了梳理。容器的极简、灵活、跨平台的特性在企业应用环节存在哪些弊端?OpenStack看上去略显笨重的架构具备哪些优势?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开放性的,OpenStack社区借此对外释放的明确信号是:“无论是OpenStack还是容器,实践都是最最重要的。OpenStack并未把Docker视作仇敌,而是希望通过Magnum等项目去兼容和拥抱容器技术,而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实践!实践!实践!”
OpenStack与Docker的交锋在谷歌加入OpenStack基金会,并且随即成立原生云计算基金会(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后基本上宣告结束。容器技术原本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因为巨头的介入开始裂变,谷歌的Kubernetes、出身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Mesos、希望另起炉灶的CoreOS,都在寻求在企业数据中心的控制权。而OpenStack凭借其在这一核心领域的先发优势,以及“对下负责”(对企业基础设施层)的唯一性,加上在国际化开发社区形成的服务多样性,在变幻莫测的市场格局中营造出一种新的确定性。在这场与Docker的斗法中,OpenStack社区运筹帷幄,用开放的胸怀和协作的智慧证明自己,赢得了精彩一役。
2015年的上半年,除了Docker发起的频频攻势外,OpenStack世界自身也突然进入了市场的快速整合期。4月1日,曾经风光无限OpenStack创业明星企业Nebula宣布倒闭了。OpenStack项目之父Chris Kemp壮志未酬。而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Metacloud、CloudScaling、eNovance等创业公司已经连续被思科、EMC和红帽等大型厂商收购。2015年6月3日,Blux Box和Piston Cloud在同一天分别宣布被IBM和思科收购。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留给创新企业的空间瞬间被缩小了。
而在OpenStack上投下重注的IT巨头们似乎日子也不好过,惠普关闭了基于OpenStack公有云业务,标志性人物Monty Taylor随即出走IBM;Rackspace收缩了其公有云服务的规模,并且在下半年连续与微软和亚马逊AWS达成合作协议,为用户交付行业场景的混合云服务;IBM在云策略仍然摇摆不定,而现在显然又决心从云计算公司转型为认知计算公司了。在一座金矿疯狂打洞却没有挖到金子之后,还有什么比雄心勃勃奔赴下一座想象中的金矿更能谋求自我安慰的呢?
创业企业被并购、大型企业收缩战线,不仅让人产生疑问:“OpenStack到底是不是快死了?”而寻找这个问题答案的过程,也是打磨并明确OpenStack定位和价值的过程。从OpenStack诞生之日起,“生存危机”就如影随形,质疑、嘲笑也从未远离。OpenStack正是在质疑的眼光中成长的,为了生存它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蜕变:为了进入实际生产环境改变了存在的形态,为了满足企业级需求几近“野蛮”地扩张自己,为了谋求前进道路上更多的肯定空前地开放胸怀去包容和融合。
这些每一次都以“重生”为目标的蜕变,帮助OpenStack在2015年赢得了成长与发展的更多确定因素。2015年7月16日,谷歌宣布加入OpenStack基金会、并且捐献容器工程资源的举措,是对OpenStack一路走来努力的重要肯定。除了顶级互联网公司成为生态圈成员带来的人心振奋,还在OpenStack与Docker的对峙中引入了新的制衡因素。而随着谷歌发起成立原生云计算基金会,开源云领域的势力更具多元化,OpenStack主打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整合引擎的技术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确认。
读到这里肯定有人会感慨:“OpenStack+,忍到现在才开始吹这段真不容易呀,落井下石的感觉真不错吧!”不管你认为这是虚情假意,或是真情流露,OpenStack+作为CloudStack由胜至衰的一个小小的见证者,都想跟您好好聊聊。
CloudStack是一个被注入了深厚工程师情怀和底蕴的开源云架构。CloudStack的创始人梁胜两次将创业项目卖给思杰(Citrix)公司,如今又踏上了容器创业的新征程。在2012年,思杰宣布将CloudStack捐献给Apache基金会之后,开源、乃至企业级计算世界就掀起了四大开源云架构(OpenStack、CloudStack、OpenNebula、Eucalyptus)孰优孰劣的大讨论,随后这样的讨论又简化为OpenStack和CloudStack之间的角力。
这样的讨论持续了两年的时间,直到Docker的横空出世才趋缓。而在2015年4月,思杰重返OpenStack基金会的举动终结了这场持续了一些时日的开源架构比拼。而2016年1月思杰将包括CloudStack在内的云平台业务卖给云基础设施软件供应商Accelerite,最终把CloudStack请下了竞争的舞台。
提起CloudStack的优势,很多云计算的早期实践者现在依然是谙熟于心:起步早于OpenStack,架构更加成熟,简单易用、安全而稳定、在电信运营商市场拥有很好的客户基础……这样优秀的开源云架构居然败给了OpenStack这个野蛮人?!云计算专家、云计算市场的长期观察者蒋清野曾表示,CloudStack捐献给Apache基金会就是一场噩梦,因为虽然代码的数量看起来是增多了,但是整个项目的生产力却严重下降。
代码生产力噩梦的背后有资本的贪婪,也有运营机制的缺失,它们让CloudStack的雄心一点点地被瓦解了。从2012年到2015年,并不是说OpenStack运作的有多么出色,但CloudStack总是无法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具有历史感的决策。
CloudStack创始团队的出走带走了这个项目的灵魂,或许从商业的角度,CloudStack成功兑现了自己的价值,但是从技术制衡、产品多元化的角度呢?刚刚萌发的开源云市场是能够容下双雄并起的市场格局的。时至今日,OpenStack+依然认为CloudStack残存着再次走向复兴的一线可能,因为传统IT到云的迁徙实在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企业用户需要借助不同的工具、产品和解决方案,而工具、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多样性可以是跨开源架构的。对于有执念的技术人来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你鼓起在废墟中站起的勇气。
从CloudStack的身上OpenStack能够学习到什么呢?
1. 对项目生产力的精准、持续把控,对代码的变态级控制,是开源项目成功的基石。在项目的高速膨胀期,OpenStack正面临着代码指数级扩张、社区鱼龙混杂、核心能力取舍等严峻的挑战。在垂直垄断格局基本形成的情况之下,OpenStack社区需要凝聚新的动力,建立更加合理的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项目扩张的有序和高效。
2. 追求商业价值,又努力不被资本所裹挟,这是课题,更是难题。为了在更多的企业实际环境中落地,技术的形态可以改变,但技术的初心不能轻易放弃。这将考验每一个All-in OpenStack世界成员的生存智慧。
没有看错,OpenStack+就是想和您说说OpenStack市场声量突降这件事。大概从2015年10月中旬开始,整个IT世界对于OpenStack的讨论突然趋缓,即便是10月底召开了东京OpenStack Summit也没有带来很大改观。这到底是意味着什么呢?是由升盛及衰的默默转折?还是黎明破晓前的静谧?过去的三年时间,OpenStack已经习惯了论战的喧嚣,突然的缄默的确让人心生困惑。
对于这个问题,OpenStack+是这么认为的:一方面是PK的主要对象没有了,或者说是新的PK对象还没有出现。之前与CloudStack、Docker之间的论战已经进行得相当充分了,用户的疑问已经被市场和客户实践所解答;另一方面是OpenStack终于艰难实现了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中从泡沫幻灭期到稳步发展期的转换。中国OpenStack创业企业的资本运作状况,已经可以作为目前产业发展状况的印证。2015年,英特尔的投资部门向8家中国企业注资6700万美元,其中包含两家OpenStack创业公司。在2015年12月,中国更是培育出了第一家完成C轮融资的OpenStack云服务商UnitedStack有云。
在产业方向确认之后,无论是OpenStack社区,还是OpenStack生态圈的厂商,都开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产品体系改进、客户实践层面,而OpenStack技术的普及期已经宣告结束。虽然企业实践仍然整体处在早期阶段,但在市场上制造声音宣讲OpenStack技术本身的阶段已经过去了。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不对呀。最近很多抨击OpenStack的消息呀!”
来来来,我们来总结一下:
1. 英国电信客户嫌弃并弃用OpenStack;
2. 有人指责OpenStack社区民主有余而独断不足,好比一个厨房里有太多的厨师。
如有还有其他的,您可以在评论中补充。而OpenStack+想要回应的是:
1. OpenStack的复杂性问题的确没有最终解决,但是从单个用户样本的抱怨和抛弃中判断OpenStack无法有效发挥其商业价值是十分愚蠢的。虽然目前深度应用OpenStack的仍然以一些所谓“巨兽型”客户为主,但整体市场接受度和部署率的爆发式增长已是大势所趋。根据2015年10月OpenStack基金会公布的用户调查显示,OpenStack的生产级部署已经达到了60%,与两年前调查报告中的32%形成了鲜明对比。
2. 厨师多意味着炒菜快,并且品种丰富。OpenStack诞生后,一直有人将它与Linux相比。认为如果OpenStack拥有Linus Torvalds这样的“独裁”技术领袖会更加成功。而目前OpenStack社区中鱼目混珠、泥沙俱下的状况似乎也在印证这一观点。但是技术的潮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操作系统开源项目的成功无法复制,在分布式计算的时代,数据中心云软件需要走出新的成功路径。OpenStack因NASA和Rackspace的协作而生,它也会用协作的方式解决发展道路中遇到的新问题。
总之,排除这些标题党似的杂音,OpenStack+认为这段市场的缄默期颇具深意。虽然企业落地步履维艰,但是离刺破窗户纸的日子不远了,一股力量正在积蓄。在技术框架基本完善、生态圈日趋繁荣、竞争对手势力渐微的局面之下,见真章的时候终于来了。成败或就在此一举,未来的12~18个月,各位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