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浅谈创业公司的技术问题

    Stam He发表于 2016-02-15 16:16:01
    love 0

    最近2年多在多备份(www.dbfen.com)创业,跟很多创业公司的同事聊得很多、见得也很多,对很多创业公司遇到的技术问题,写一个归纳总结吧,也算是对自己过往的一个回顾,更希望能够帮到部分新的创业人士更好的了解互联网的技术到底是个什么鬼。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经历,以表示我写这篇文章不是纯粹吹牛,而是真实经历。我个人简历比较的复杂,早年做过VC++(MFC)、写过超级复杂的Shell脚本、用C++写过高性能网络服务(NoSQL数据库)、搞过PHP框架、写过各种Python脚本、也写过Java、也折腾过Android,对各种技术,基本上都有比较长的使用时间(C++ 六年以上,PHP 五年以上,Java 两年以上,Python 六年以上);做过的业务更是五花八门,有传统的PC端桌面软件开发、有传统的系统集成项目、有中国最早的O2O项目、有电商平台、IaaS云平台、SaaS云平台、游戏等等,现在比较常见的业务,基本上都有过工作经历;职位也从普通的工程师做到CTO了,也可以说得上见多识广了吧。

    注:文中可能会说到某些编程语言的问题,事先声明我对编程语言无偏见,只是就事论事,我不喜欢参与“哪个编程语言更好”这样的争论。

    下面从几个方面聊起吧

    1、互联网项目的技术是否能够决定一个产品的成败?
    答案在多数情况下是否定的,很多互联网公司,一开始技术是很烂的,即使发展到一定阶段了,还是非常的烂。举两个例子,不知道大家有印象没,2011年、2012年京东做大促的时候,网站都会打不开,最有名的就是刘强东拿把刀到会议室,说“网站还是打不开,下不了单,就把技术砍了”,但是京东还是做大了,这是一个例子;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曾经呆过的TOP5的游戏平台,内部技术更不要说了,在我看来是不及格的,但是他们现在越做越大。可见技术在多数情况下是不能决定项目成败的,除非你是非常高大上的科技项目,否则一般来说互联网项目的发展还是重在运营和产品本身的竞争力上面。当然,这不是说做一个新项目一开始就可以接受很烂,这个完全看你团队的实力,有实力的,前期还是建议招好一点儿的技术团,做好一点儿,免得后面补交更多的学费。
    建议:多数互联网项目,应该更重视运营、市场、销售,重视盈亏平衡,这个才是根本。

    2、技术的选型重要吗?
    非常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良好的技术选型,可以大大的节省开发人力,推进项目进度,节省公司的运营成本。我见识过非常多的项目因为技术选型导致的项目进度拖延了。举几个例子吧。有两个不同业务的公司,某天因为某个需求,其中的“资深”工程师对领导说golang写基础服务有多牛逼,自己刚好也会写,然后领导一拍板同意,自己的一些服务就用这个做了,后来写这个服务的同事离职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为什么呢?因为公司内部除了离职的这个人外,找不到其他人会golang,而目前社招很难招到写golang的工程师,内部培养?别扯这个淡了,这是第一个。另外一个就是某司,听信某些技术大牛的建议,模仿大公司的架构,在自己业务引入了复杂的分层机制,没错,就是大家最近听得很多的、非常火热的“微服务”,恩,一个小的网站,一天不到10W的PV吧,写了30多个微服务,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问到我怎么解决,我说除了推翻重来或者维持现在的开发继续搞以外,我也找不到解决办法。
    建议:创业团队的技术选型,应该只选对的不选逼格高的,选择的技术方案应该符合满足当前或未来半年的需求,好招人、好培养人、人力成本低、方案具有简单可维护性,把持住这些,再差都有一层的。

    3、做技术的人贵吗?
    一点儿不贵,比较一下生活成本吧,深圳、北京房价最近10年翻了10倍,物价翻了5-10倍,收入有翻10倍吗?大家心里都有数。加上供需失衡、人员培养周期长,做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比其他行业的薪水高就再正常不过了,对比起生活成本,现在这些人的薪水真不贵,税倒是真贵。
    建议:有条件,到成都、长沙、重庆、西安去建研发中心吧。

    4、大公司的技术高管出来带创业团队就靠谱吗?
    不一定,不好意思,我也有很多BAT或者是其他大公司的朋友、同事、同学,我自己也在大公司呆过,这个靠谱不靠谱跟这个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出来的还真没有关系,也没有感觉到大公司出来的多数就是靠谱的这个事实,事实是很多大公司出来的技术高管出来带技术团队反而带不好,我身边还真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都是做到腾讯事业群开发总监出来的,带的技术团队做的东西乱七八糟,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一个造轮子的人是造不出来一辆汽车的。大公司做的技术分工很细,他里面的高管当然也就细了,比如运维总监、工程总监,看起来都是level非常高的人,但是实际上,他们是不适合带业务开发团队的,因为他们根本从来没有做过业务,基本上是不知道怎么选择合适当前业务的技术,还是需要靠学,而且由于技术人员的一种思维局限性或者是思维惯性,导致他们非常难扔掉之前引以为傲的东西,比如他之前是写C++的,那么他在做一个技术选型的时候,不管怎样,都会带上这个东西要用C++写,多数人是不会想这个东西用C++写合适与否这个问题的。
    这是一个大问题,我已经见过好几例踩进这个坑里面的案例了。
    建议:选择带领团队做过从0到1业务的,而不是某一个小块的;选择不是非常技术化或者非常open的人选做你的技术leader吧。

    5、创业公司的技术人员要全面技能还是单一技能?
    答案当然是前者,只要你的项目不是需要非常高深技术的。创业公司要做的事情是比较多的,特别是早期,人少事儿多,一般都是希望有问题就能够顶上,所以需要的是全而不是专。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大公司出来的人在创业早期可能并不适合创业项目,因为太专了,特别是在里面做了好几年的,人贵又不适合,真是悲了个催。这个问题,我跟很多兄弟公司的技术负责人都聊过,多数都是同样的看法。
    建议:选择技术全面的,合适的,主动性强的,有责任心的

    6、人员招募是多招几个差的还是招精干的?
    当然是精干的,差的写的东西问题多,可能是1/4的时间在干活,3/4的时间在解决各种bug,还要忍受客户的骂声,到处都不满意,何必呢?
    建议:早期的话,一定要记住,原则一定是把3个差的工资拿来请2个精干的,能够保质保量,少很多麻烦,又省心,何乐而不为?

    7、技术到底是干嘛的?
    对多数互联网项目来说,技术是来实现产品的,是来服务客户的,是一个支持型的工种。仅此而已。

    你的团队做到这些了吗?遇到哪些问题?欢迎抛出来一起讨论。

    本文作者微信:stamhe
    本文最初发表在 www.stamhe.com 上,转载请注明出处,


    © Stam He for Stam He的博客, 2016. | Permalink | No comment | Add to del.icio.us
    Post tags:

    Feed enhanced by Better Feed from Ozh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