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
指通过对客观事物建立一种抽象的方法用以表征事物并获得对事物本身的理解,同时把这种理解概念化,将这些逻辑概念组织起来,构成一种对所观察的对象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便于理解的表达。
建模公式:
1. 问题领域 = 抽象角度1 + 抽象角度2 + 抽象角度3 + ··· + 抽象角度n
抽象角度的不同决定建模的方向不同,当试图为现实世界建模的时候,首先要决定的事是抽象角度,即建立这个模型的目的是什么。
2. 抽象角度 = 问题领域边界之外的参与者的业务目标 = 业务用例
3. 业务用例 = 特定场景1 + 特定场景2 + 特定场景3 + ··· + 特定场景n
4. 特定场景 = 静态的事物 + 特定的条件 + 特定的动作 或者
特定的事 = 特定的事物 + 特定的规则 + 特定的人的行为
一个由抽象角度确定了的目标,需要由静态的事物加上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特定的场景来完成。
理解:
a. 做需求的时候,首要目标不是要弄清楚业务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而是要弄清楚有多少业务的参与者?每个参与者的目标是什么?参与者的目标就是你的抽象角度。参与者的目标就是用例。
b. 要解决问题领域,就要归纳出所有必要的抽象角度(用例),为这些用例描述出可能的特定场景,并找到实现这些场景的事物、规则和行为。换个说法,如果我们找到的那些事物、规则和行为实现了所有必要的用例,那么问题领域就被解决了。这就是用例驱动方法的原理。
抽象层次
抽象层次越高,具体信息越少,但是概括能力越强;反之,具体信息越丰富,结果越确定,但响应的概括能力越弱。从信息的表达能力上说,抽象层次越高表达能力越丰富,越容易理解。
抽象层次的两种方法:
自顶向下:适用于让人们从头开始认识一个事物;
自底向上:适用于在实践中改进和提高认识。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主体上应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用少量的概念覆盖系统需求,再逐步降低抽象层次,直到代码编写。同时应当辅以自底向上的方法,通过总结在较低抽象层次的实践经验来改进较高层次的概念以提升软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