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2016 年了,从 GitHub 的黑名单谈「网络审查」

    I\'m TualatriX发表于 2016-06-23 20:15:24
    love 0

    更新:写这篇文章时没注意到 Gov-Takedowns 这个项目,所以下面所述的「协议」是公开的。文章有待扩展…

    今天知道了一件事情,让我觉得现在的网络环境是越来越复杂了。这件事情就是 GitHub 维护了一个「Chinese Internet Blacklist」,如图:

    Github 2016 Censorship

    简单地说,GitHub 维护了一个和 Repostiory 有关的黑名单,如果是中国地区的 IP 访问这些 Repository,就会收到这样的消息,而如果是国外 IP 则无任何访问问题。显然,GitHub 与审查方达成了一些协议,以此保证了在绝大多内容访问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杜绝了「不和谐」内容的传播。

    这件事情既不新鲜又新鲜,说不新鲜是因为这样的审查有点类似于 Google.cn 时期的内容审查,说新鲜是因为 Github 并不在中国有服务器,却也配合了这边的审查。不知道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总之是十分微妙的。

    现在可以确定的事情是:

    • GitHub 不会被墙:毕竟有 Blacklist 在,只要不出差错,双方应该都能相安无事;
    • 自我审查者可以停止动作了:积极主动的自我审查者们不必再费心费力担心或以其他各种形式表达对 GitHub 上的不和谐内容的不满了,毕竟 GitHub 自己做了这件事情。

    这时,我想到 2012 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2012年,我们的网络环境,变得如何了?》,那会引用的数据还是来自 Google 的…想到今天 Google 已经不能访问了,并且,我能明显感受到多了非常多前面提到过的「自我审查者」,可以说这四年来,无论是网络环境还是人心,都趋于更加封闭了。

    我不敢说我不是一个「自我审查者」,在墙内经常发表文字或感想的,特别是在微信公众号写过东西并被删除过的人们,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即:我们都是一个隐性的自我审查者,我们经常会斟酌能不能或者要不要写这段文字。这真是一件悲哀的事实。

    无论怎样,我想,我应该在自己的领地里,多多记录一些我观察到的现象了。再过四年,我应该还会写一篇 2020 年的网络环境之类的。那时会怎么样呢?

    欢迎大家留言,四年后再回来看看。


    本站架设于 Linode 东京机房,同时使用 云梯 进行科学上网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