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理解 C# 泛型接口中的协变与逆变(抗变)

    新しい世界发表于 2016-09-26 00:08:44
    love 0

    C# 中的协变与逆变(抗变)

    最近在看《C#高级编程(第九版)》这本书,看到了泛型接口这章。其中关于协变和逆变没太理解,讲得有点坑爹,网上查了许多资料,总算(感觉)弄清楚了,来这里记录一下。

    一、协变和逆变是什么?

    先从字面上理解 协变(Covariance)、逆变(Contravariance)。

    co- 是英文中表示“协同”、“合作”的前缀。协变 的字面意思就是 “与变化的方向相同”。
    contra- 是英文中表示“相反”的前缀,逆变 的字面意思就是是 “与变化方向相反”。

    那么问题来了,挖掘机技术哪家强?这里的 变化方向 指的是什么?

    C# 中对于对象(即对象引用),仅存在一种隐式类型转换,即 子类型的对象引用到父类型的对象引用的转换。这里的变化指的就是这种 子->父 的类型转换。

    object o = "hello";
    //string (子类)类型的引用转换为 object (父类)类型的引用

    协变与逆变虽然从名字上看是两个完全相反的转换,但其实只是“子类型引用到父类型引用”这一过程在函数中使用的 两个不同阶段 而已,接下来将详细说明这点。

    二、使用函数的不同阶段发生的类型转换

    假设有一函数,接收 object 类型的参数,输出 string 类型的返回值:

    string Method(object o)
    {
        return "abc";
    }

    那么在Main函数中我们可以这样调用它:

    string s = "abc";
    object o = Method(s);

    注意,这里发生了两次隐式类型转换:

    1. 在向函数输入时,参数 s 由 string 类型转换为 object 类型

    2. 在函数输出(返回)时,返回值 由 string 类型转换为 object 类型

    我们这里可以看作是函数签名可发生变换(不论函数的内容,不影响结果):

    1. string Method(object o) 可变换为 string Method(string o)

    2. string Method(string o) 可变换为 object Method(string o)

    也就是说,在函数输入时,函数的输入类型可由 object 变换为 string,父->子
    在函数输出时,函数的输入类型可由string变换为object,子->父

    三、理解泛型接口中的 in、out参数

    没有指定in、out的情况

    假设有一泛型接口,并且有一个类实现了此接口:

    interface IDemo<T>
    {
        T Method(T value);
    }
    public class Demo : IDemo<string>
    {
        //实现接口 IDemo<string>
    
        public string Method(string value)
        {
            return value;
        }
    }

    在Main函数中这样写:

    IDemo<string> demoStr = new Demo();
    IDemo<object> demoObj =demoStr;

    上面的这段代码中的第二行包含了一个假设:

    IDemo<string> 类型能够隐式转换为 IDemo<object> 类型

    这乍看上去就像“子类型引用转换为父类型引用” 一样,然而很遗憾,他们并不相同。假如可以进行隐式类型转换,那就意味着:

    string Method(string value) 能转换为 object Method(object value)

    从上一节中我们知道,在函数这输入和输出阶段,其类型可变化方向是不同的。
    所以在C#中,要想应用泛型接口类型的隐式转换,需要讨论“输入”和“输出”两种情况。

    接口仅用于输出的情况,协变

    interface IDemo<out T>
    {
        //仅将类型 T 用于输出
        T Method(object value);
    }
    
    public class Demo : IDemo<string>
    {
        //实现接口
        public string Method (object value)
        {
            return value
        }
    }    

    在Main函数中这样写:

    IDemo<string> demoStr = new Demo();
    IDemo<object> demoObj = demoStr;

    可将 string Method (object value) 转换为 object Method (object value)
    即可将 IDemo<string> 类型转换为 IDemo<object> 类型。
    仅从泛型的类型上看,这是 “子->父” 的转换,与第一节中提到的转换方向相同,称之为“协变”。

    接口仅用于输入的情况,逆变

    同理我们可以给 T 加上 in 参数:

    interface IDemo<in T>
    {
        //仅将类型 T 用于输入
        string Method(T value);
    }
    
    public class Demo : IDemo<object>
    {
        //实现接口
        public string Method (object value)
        {
            return value;
        }
    }    

    在Main函数中这样写:

    IDemo<object> demoObj = new Demo();
    IDemo<string> demoStr = demoObj;

    这里可将 string Method (object value) 转换为 string Method (string value)
    即可将 IDemo<object> 类型转换为 IDemo<string> 类型。
    仅从泛型的类型上看,这是 “父->子” 的转换,与第一节中提到的转换方向相反,称之为“逆变”,有时也译作“抗变”或“反变”。

    四、总结

    以上只讨论了协变与逆变在方法中的情况,其实在属性中情况也相类似,不再说明。

    可能大家也发现了,所谓“协”与“逆”都是只是一种表象,其内在本质为同一过程。

    “协变”与“逆变”中的“协”与“逆”表示泛型接口在将类型参数仅用于输入或输出的情况下,其类型参数的隐式转换所遵循的规律。

    协变

    当泛型接口类型仅用于输出(使用关键词 out),其类型参数隐式转换所遵循的规律与对象引用的类型转换规律相同,称之为“协变”

    逆变

    当泛型接口类型仅用于输入(使用关键词 in),其类型参数隐式转换所遵循的规律与对象引用的类型转换规律相反,称之为“逆变”、“抗变”或“反变”。


    =。= 感觉强类型语言有点坑爹啊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