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06年底看到的最棒的一部恐怖片,论氛围营造和悬念设置,完全不输《招魂2》。可能看题目以为是《太平间闹鬼事件(The Haunting in Connecticut)》(就是那个让孩子嘴里吐出一团屎一样飘在空中的电影)的翻版,或者像《法医晴明(?)》一样的刑侦电影,但是完全不是那样。这部电影IMDb评分达到6.9,对于一部恐怖片来说,分数不低,值得一看。
导演: 安德烈·艾弗道夫
编剧: 伊恩·B·戈德堡 / 理查德·纳英
主演: 埃米尔·赫施 / 布莱恩·考克斯 / 奥菲利亚·拉维邦德 / 迈克尔·麦克埃尔哈顿 / 奥尔雯·凯瑟琳·凯莉
类型: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6-09-09(多伦多电影节) / 2016-10-13(伦敦电影节)
片长: 86分钟(网络版) / 99分钟(公映版)
又名: 验尸官(台) / 尸检无名女尸
IMDb: 6.9
并没有其他咋咋呼呼的恐怖片套路,本片从头到尾的跳出总共就3、4次,现在能记得的只有被斧头劈开的缝隙里看到的脸。但是氛围设置的很棒,标准的密室闹鬼:父子二人,在密闭的尸检房里,外面暴雨封路基本断绝了联系(虽然是幻觉),奇怪的尸体。
其实刚开始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部刑侦片,因为开头煞有介事的解剖严重烧坏的尸体,父亲的经验之谈,还有警官推过来女尸时的背景交代,都严丝合缝,没有什么大的纰漏。如果接下来发展成从尸体中取到奇怪的东西,一步一步接近案件真相,并在父子俩的无间合作中,替女子伸冤从而牵扯出一桩连环大案我也丝毫不感到违和。
Jane Doe是在美国和加拿大代指“无名氏”,”John Doe”或者”John Roe”代表男的, “Jane Doe”或者”Jane Roe”代指女的, “Johnny Doe”或”Janie Doe”指儿童,或者干脆用”Doe”代指无性别指派的。通常用在身份确实未知或者需要被保护的情况下。在医院里也特指无名尸体或者病人。
–维基百科
尸体
这确实是一部恐怖片,真的在闹鬼。闹鬼的事情从儿子偶然发现广角镜里的女子身形开始。也就是从这里,影片开始全面展开。
尸体从头到尾,除了最后一刻脚趾头动了一下,都是静静的躺在那里,无数次镜头转到尸体上,我都害怕(或者期待着)尸体忽然睁开眼,或者突然抓住某人的手,又或者站(坐)在尸检床上。然而一切都没有发生,她就那么躺着,不管是搬、卡、塞、切,都一动不动。虽然中间幻觉出现很多比如毁容尸脸上的布、铃铛声(旧习惯,以防止是昏迷而非死亡,人为绑在脚上的)、还有缝上的脸,但是主角始终没动。父子俩所有的认知,都来源于尸检过程中所得证据的推断,包括最后主动献祭,都是推断,这对于做了一辈子尸检工作的爹来说,多么痛的领悟。
幻觉
虽然“幻觉”这个套路在恐怖片中是惯用伎俩,但是一般到最后都会有明眼人或者第三方柯南给破案,但是这位女尸心思之缜密,直接把父子俩玩到死不瞑目。
首先,环境营造,收音机里“接下来几天会是晴天”,到尸检的时候突然来大暴雨,电闪雷鸣,收音机“希望大家待在家里不要外出”,知道最后次日收音机“这已经是连续第4个大晴天了”。说明根本没什么大暴雨,树倒压到出口也是幻觉。其次,中间骇人的停尸格的尸体全部消失,奇怪的“铃铛”声,到最后也被证明是幻觉。最后,连父亲因为“献祭”受的伤也是幻觉,但是儿子的一刀确实是下去了(唯一致命伤),儿子坠楼死亡是也却有其事。女尸成功了,double kill父子二人。
其次,细节。恐怖片最难把握的就是细节,有时候过多的细节铺垫和描写会让观众很烦,比如大部分国产片;而过少的细节描写又会让人云里雾里,比如一些普遍看不懂的“神片”。如果恰到好处又有不动声色的细节插入,会让观众观影完毕回味的时候惊呼“哦,原来那个设定是这个意思”。就像复仇者联盟中一闪而过的logo一样,让观众醉心于导演的谨慎态度中,也在侧面提升了电影本身的精致程度。本片的细节很多,比如一直在萦绕耳边的收音机声,黑板和照片墙,还有女尸身上的疑团:肚子里的花、破布、皮肤里侧的图案等等,给环境添色的同时,也让人不寒而栗。甚至在二刷的时候,会看到更多的细节,这也是电影趣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