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几次面试中,孙亮喜欢问应聘者一个问题:假设你有非常多,接近无限的钱可供使用(例如一百亿美元或者更多),这意味着你可以用这笔钱去影响世界、改造世界,那么你最希望用这笔钱干些什么?
但实际上我们在面试中并没有收到非常有趣的答案,大概是因为很少有人曾严肃地想过这个问题吧。孙亮也问过我这个问题不止一次,前几次我也没想出太有趣的答案,毕竟突然给我一笔钱,还是有点迷茫的(即使是假设),直到最近一次面试后,我才想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答案。
如果我有一百亿美元的话,我要在我生活可及的地方,创建一个由标准化商品构成的世界,并尽可能地向其他人推销我的观念。
比如我把玻璃杯不小心打碎了,我可以直接买到一个新的「蓝色圆形矮玻璃杯」,而不必挑来挑去找到和原来一样的杯子,再也不用担心打碎或丢失东西后就买不到一样的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玻璃杯只能有一种,不同的人可能喜欢不同的杯子,但我们可以通过细致的设计和调查,设计出几十款杯子,每一款杯子有不同的定位,加在一起尽可能地覆盖到所有人的需求,而款式的数量则尽可能地少。每一款杯子都应当经过精心的设计、大量的实验确保它符合定位且足够好用,如果日后发现了设计上的缺陷,当然也要进行更新,但这种更新应该是慎重的。
有些商品选择很少,比如药品、电池,只要足够好用,没有人在乎它们长什么样。还有些商品则选择很多,比如食品、玩具、衣服,但市面上的这些商品终归有非常大的一部分是劣质的或重复的,也可以对它们进行适当的标准化,可以根据价格划分几个档次,在每个档次内的商品拥有着大致接近的质量和性价比。
我也看到一些公司在特定的领域以这种方式来销售商品。比如说苹果,同期只有两款手机,分别覆盖轻量级用户和重度用户。大概在这之前,大家都觉得手机是一个比较个人化的商品,但是苹果就实现了单款手机 10% 的市场份额。而且也表现出了标准化的优势:更好的软件兼容性、更多的预算来进行精心的设计、大量的第三方配件等等。
再比如说肯德基和麦当劳,在国内所有的城市都保持相同的菜单、相同的口味和大致相同的价格,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讲肯德基和麦当劳是为数不多在陌生地方可以直接进去吃饭的店了。
再进一步,我希望能够有标准化的房子和家具(宜家的家具就比较标准化了),样搬家或旅行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住得不习惯了 —— 到时候可能会有标准化的旅店,实现将房间和家具清单发过去,就能够按照标准布置得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