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书的名字,叫《30岁后,为梦想寻找现实的出口》,英文名我实在不知道怎么翻译,就那么着先吧。囧…书的作者是,李梓新,值得关注的一个人。
书摘
下面每个一个小标题,都是某个有趣人的生活片断。
我的奢侈生活
- 一是他是最早一批下海的人,不想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一直有创业精神,都想去试,哪怕要付出代价;
- 二是他是一个求知欲非常强的人,老了也想继续学东西;
- 三是他是一个希望了解真相的人,他会“翻墙”。
- 一个程序员要发展,要做出更好的东西来,必须也要懂设计、懂产品。好的产品经理要了解设计,了解技术,不一定要自己做,但需要了解整个生产链。你如果只活在自己的角色里,很难最有效率地合作,做出成功的产品来。
- 我们的婚姻只是我们两个人的结合,不是两个家庭的联姻。
- 我们无论在哪里,只要有网络、有电,就可以一样地工作生活,我们的社交生活也大部分在网上,这些朋友即使很长时间不见也不会觉得生疏。我们都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奢侈。
- 这种奢侈不在于物质,而是我们非常自由,自由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奢侈的东西。
去往“墙”外
- 如果能“翻墙”的话,我建议大家去这个网站上看看,这是《纽约时报》开放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发者可以调用到几百万份经过结构化处理的数据,包括1981年至今的新闻报道、国会投票、畅销书列表、影评,甚至还有纽约市的房地产开盘和销售信息等。
一场全程直播的间隔年旅行
- 可是我们真的希望他(她)能够了解汉字之美,懂得批判地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 人生在世,就如一本打开的书,我们更希望这本书的主题始终如一,不希望它在中途改变题目——到外文化中生活,人生的主题就会改变。
- 西方学者用20多年时间跟踪研究几十个国家政治观念的变化,发现了“经济发展——观念变化——制度变化”这个规律
- 他们不太在意旁人的眼光,非常忠于自己的内心,很多时候根本不理会“什么年纪就做什么年纪该做的事”那一套,认为只要有愿望有诚意,任何时候做任何改变都不算晚。
- 他们的身上有种“孤勇”,敢于放弃自己已经积累的一切奔向未知。所以,三十好几重读学位改换职业的,抛弃高薪去不发达国家做义工的,辞职去旅行的,比比皆是。
旅行不是生活目的,而是人生礼物
- 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很多可能性,最重要的是踏实地做好目前手头上的事情,享受过程,拥抱各种机遇,做短期的规划,然后让一切一步一步自然地发生。
- 但是总体上来说,因为没有上一辈人那种物资匮乏和阶级斗争的成长经历,“三明治”普遍比较善良、温和,尊重秩序,没有那么多的恶意揣测和被迫害心态,也没有那么强的攻击性,对新事物好奇而敏感。总的来说,我对他们让这个国家和社会变得更好还是有信心的,毕竟信息时代打开了人们的眼界,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会使年轻人越来越自由和宽容。
体制内的理想主义
- 这只是我生命中的一个篇章。人,永远不要说形势所迫这样的话,路永远都是你自己选的。人生只有一次,做自己想做的、感兴趣的事情,先修得自己的开心,再让别人幸福,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
- 有个现在在上海做投行的大学辩论队队友,毕业多年后见到我,聊完天说,你还是和大学时代一样。我想,大概是航天集团的孤独造就了我,因为荒凉和孤独,让我有空间面对自己的内心,倾听心灵的声音。
- 再有就是大起大落的职场选择,让我总是保留一点饥饿、一点不满足,要奋斗、要进取,太舒服的生活是会让人的感官退化的。
- 我很庆幸,我在离开父母之后不断发现自我,在二十八九岁的时候拥有了相对独立的人格,并不断修正和坚持着自我。
- 发现自我是人生必经的,这样才能有尊严,不迷失,不烦恼
- 世人都叫我刹那,其实我就是永恒。
一个人的“舌尖上的中国”
- 他们吃饭的状态真的是休息,很慢很慢地在那里吃,吃完之后聊聊天喝喝茶,该干啥干啥,这种生活其实挺好的。本来我们的生活就应该是这样,只不过我们现在什么都求快,能够静下来生活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10万微信粉丝经济
- 第一本就是刚才提到的与胡润合作的《胡润百富榜》,讲怎么创造财富,讲述很多企业家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一个富豪,以及他们企业的经营管理等。
- 我一直觉得硬要用“新”和“旧”来区分事物非常不妥当,最可怕的其实是思维的陈旧与僵化。
摇滚青年的互联网人类学
- 那个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福柯,他提倡“Life as Art”,人应该把生活和自我当成一个艺术品来创造,是有意的、自愿的和反思的行动。福柯对我来说,有点像我读的异化理论的升级版。
- 价值观上,我们主张要有爱、梦想和真知。这些东西才是驱动团队自我革新,获取更多能力的根本。
喧嚣的CEO与孤独的电影导演
- 而我们不是,我进入这个体系之后,24岁就是导演了,而且被要求按规定动作去做。宝贵的积累时间没能熬过去,现在生活压力顶上来了,又有点坐不住,是这个问题。
一个女生的西部环游
- My only boss was clock on the wall……
告别GE再创业的淘宝妈妈
- 在大环境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或者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我只能安慰我的团队说,他们抄我们的说明我们店铺的文案设计是最好的,他们可以抄我们的文案,但是抄不了我们的服务。
10年没上一天班
- 对于前景,Summer很淡定,她估计就像当年预判的一样,代理权截止时间到后,就会面临许多其他公司的竞争,包括很多拿着大笔资金炒概念的有风投入股的公司的强烈竞争。但她不会以不能承受的高价续约,还是会按照自己舒服的节奏来,有的做就做,不合适就另找别的项目,可进可退,不能辛苦干活还赔钱是她的底线。按Summer的说法,在中国,小企业发展10年后的存活率只有5%,就算没能成为那发展壮大的5%也没什么可伤心气馁的,生活中遍地都是机会,只差发现机会的那双眼睛。
空箱子出还是空箱子回?
- 中国人真的都那么有钱了吗?我知道大学毕业生现在起薪还是只有两三千块。而1999年我毕业时拿到的薪资就已高于这个价。一面是物价、房价几倍、几十倍地上涨,一面是普通工薪阶层停滞不前的工资水平,贫富差距拉大是显而易见的。
给女儿的一封信
- 你现在也许还看不到爸爸妈妈身后的世界,但终有一天你的视野将不再局限于眼前这块小天地,也许现在用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作为结尾最合适不过了,他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关爱生命的最后时刻
- 商业公司是市场化、精细化运作,有明确的产品产出,供需双方很清晰。员工和公司之间有契约关系,部门之间职责到位。以前在做广告时,特性是短、平、快,单子最长不会超过半年,我每次到项目签约的时候就很开心,因为签完约就该轮到另一个部门忙活起来了。
- 作为一个公益圈旁观者,公益有时因为它特有的受益方和付费方的分离、大环境下核心数据的缺乏、相关多元参与方等问题,未能清晰描述立志解决问题,服务人群的定位、可持续的自我造血能力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探索。
- 做公益面临的挑战远大于商业机构,公益并非社会收容所,并非找不到工作无奈才做公益。同时公益也需要专业化和职业化,而非一直靠没有契约精神的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或者有人认为的靠捐钱就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