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5 日 - 10 日,我参加了 Boolan 组织的硅谷旅行团,然后在硅谷渡过了难忘的 5 天时间。
接上一篇,接着介绍一下这次旅行参观到的科技公司和景点。
作为一个 iOS 程序员,不能不去参观苹果相关的内容。这次我首先远远参观了在建的苹果飞盘大楼。苹果的安保很严格,不让靠近拍照,所以只有一个很远的外景。图片不算清晰,还是放出来给大家看一眼吧:
苹果的办公区域是由多个独立建筑构成的,每个建筑前的路牌都有着不同的颜色。
苹果最好吃的食堂是 Cafe Mac,我找我在苹果的同事带我进去尝了一下。吃的是下面这个菜,是一条煎的鱼,下面有一些蔬菜,然后配土豆泥和面包吃,算是我这次在硅谷食堂吃得最好的一次了吧。至少肉的口味相当好。不过,苹果的食堂中午是收费的,晚上免费。这道菜的价格是 9 美元,其实挺便宜的,麦当劳买个早餐都得 10 美元。
苹果的总部旁边有官方的体验店,我在里面买了一些纪念品,后来听朋友说,每到 WWDC 期间,这里面的各种纪念品都会卖断货,特别是带有 “The crazy one” 字样的 T-Shirt。
Facebook 的办公区比较严,基本上没有员工带的话,是没法进入到里面参观的,但是进入 Facebook 园区后,里面的建筑也都非常有意思。
走在 Facebook 的园区里,每个建筑都有着强烈的 Hack 风格。也常常看到「Hack」,「Move Fast」这样的口号。下面这个建筑,整个墙面模拟成老式的电子游戏机的游戏界面。
最有意思的可能就是 Facebook 园区外著名的点赞标志(Thumbs Up Sign)了,由于在园区外,所以很多人过来留影。但是如果你留意这面墙的背面,你就会发现背面居然是 Sun 公司的标志。
Thumbs Up Sign 正面:
Thumbs Up Sign 背面:
tinyfool 给我说,Facebook 的办公地原来是 Sun 的,后来 Sun 衰落了,Facebook 搬了过来,然后直接把 Sun 的标志翻个面,做成了自己的标志性地标。这在中国,可能会认为太马虎,不正经,但是我认为 Facebook 是鼓励这么做的,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传达一种解决问题导向的做事态度。
嗯,这次也有幸见到了 Facebook 的涂鸦墙,上去为猿辅导留了一个名字,哈哈。
在 Facebook 里面参观的同时,我也有机会和两位在 Facebook 工作的 iOS 开发者聊天。Facebook 早年有大量 Web 端的工程师,后来经历移动互联网兴起,很多很牛逼的 Web 开发者需要做移动端的工作。所以,为什么早年 Facebook 希望用 Web 的方式实现移动端的体验,为什么 Zuckerberg 会说这是他犯的最大的错误,又为什么 Facebook 会发明 React Native 这样的技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Facebook 有着大量优秀的 Web 端的开发者导致的。知道了这段历史,就能理解这个发展过程是必然的了。
相对于 Facebook 比较严格的安保,Google 的园区相对开放,而且 Google 还有专门的游客参观室。其参观室的名字也相当 Geek,叫做「Google Visitor Center Beta」,满满的工程师风格(下图):
找陈硕师兄带进了 Google 的食堂,没有感受到传说中的那么好吃,不过种类挺多的。很多硅谷公司允许员工带狗上班,在 Google 园区拍到一条大黄,马上想起了 sunnyxx 的头像😝。
不知道是不是我运气好,在 Google 的食堂和办公室,都听到华人在用中文交流,有一种没有出国的错觉。另外包括 Google 在内的几乎这次参观的所有科技公司,都会给员工配可以升降的办公椅。
Airbnb 的办公室在旧金山市区,听 Angela 说有一半是华人工程师,惊叹这到底是中国公司还是美国公司。Airbnb 的会议室非常有意思,每个会议室都是模仿线上一个真实的 Airbnb 房东的家来装修的。比如下图就是模仿一个上海 Airbnb 房东的家的会议室。
和 Airbnb 的李勇聊天,我也能感受到公司在硅谷的便利,他们在使用 Swift 开发 iOS 版 Airbnb 的时候,有问题可以直接找苹果的工程师对接,实际上他们也遇到了不少 Swift 的问题😅。而中国的公司在遇到 Swift 的问题时,基本上找不到可以向官方快速求助的渠道。
Udemy 是一家在线教育公司,Boolan 组织了一场和他们的市场部 VP: Richard Qiu 的交流会,很高兴这次能够听到硅谷公司对在线教育的一些观点。
Richard 是一个华人,在美国生活了 30 年,他给我们分享了挺多不一样的观点,比如他认为教育的「平台模式」可以弱化对于内容生产的出成本和风险。所以他们每月 2000 门新课。iOS 新技术出来后,很快就有课程。这样的好处就是很容易 scale,但是坏处其实也比较明显,就是质量不太好把控。
平台模式和自营模式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仔细考虑,比如我们的在线辅导产品猿辅导之前更像是平台模式,而现在更接近自营模式。京东最开始明显是自营模式,但是它也有入驻的各种第三方卖家,融合了一些平台模式的特点。平台和自营的选择,更多时候是在质量控制、规模化成本、内容成本之间的 trade off。
对于在线内容的付费,Udemy 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Udemy 发现:推免费的课程意义不大。免费的学生很难变成收费的学生。但是收费学生买了一门课之后,之后付费的门槛就小得多。而且他们发现,第一门课付钱多少,对于之后付费多少没有那么差别。所以他们的目标变成了尽量让用户尝试第一次付费。
在聊全球化的时候,Richard 提到没有国际公司在中国成功过,Uber 差点成功。我想这样的原因很可能是:
当然,中国的公司要做海外市场,同样很难。
Uber 真的是为硅谷而设计的产品形态,在硅谷要打出租车太难太难了,因为硅谷其实地广人稀,出租车没法很容易叫到。而且出租车很贵,我试着在旧金山市场打了一次出租车,才短短 3 公里左右,就花了 12 刀。而如果用 Uber 的话,价格大概只有 6 刀。
所以 Uber 在硅谷创立时,真的是切了两个很强的用户痛点:1、打车难。2、打车贵。
看看中国的滴滴抄过来变成什么样了吧,打车难这个问题在一线城市也有,但是其实并不严重,主要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滴滴通过增加车的供应,应该说使得问题有所缓解,但远远说不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打车贵这一点,滴滴是基本上没有颠覆的,现在叫滴滴的快车还要比出租车贵一些。
另外,旧金山市区的交通状态并不好,但是能够看到 Uber 的自动驾驶汽车,让我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有了更强的信心。或许再过两年,自动驾驶已经在硅谷到处跑了。
硅谷的公司都有食堂,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外面没有吃的。像 Google 和 Facebook 这样的公司,选址都是在远离 downtown 的「大农村」,如果公司不提供食堂,真的就没有什么可以吃饭的地方了,不能为了吃个饭,开车到 downtown 吧?而且美国人力贵,地广人稀,所以像国内美团外卖,饿了么这类的服务,在硅谷肯定是不可能出现的。
所以说,虽然硅谷的科技公司食堂多么多么好,其实别说吃一年了,吃三个月估计你就很腻了。所以说,如果从吃饭的选择多样性来说,还是国内的环境好。
另外说到快递服务,这次帮老婆带了一些东西回来,但是美国亚马逊的标准送货时间都是长达一周,对比国内的京东,上午下单下午就送到的服务,中国人密集居住的特点还是让这些服务在国外完全不能比较了。
如果你向往硅谷的工作,就我所知,有以下这些方式可以考虑:
最后不得不说计算机博物馆,每一个程序员都应该来这里看看,这里能够看到历代的计算机发展历程,包括最早的 ENIAC,著名的 Xerox 的图形操作界面,还包括最初的第一代苹果电脑。可以说,这里展出了整个计算机行业短短几十年的历史。当那些传奇故事中的物品,真实展现在你眼前的时候,还是让人心里一阵,感慨万千。
第一代苹果电脑(下图),乔布斯靠这个挣到了第一桶金。
总体来说,硅谷的科技公司给我的感觉都是很开放,很鼓励创新,至少在各种细节上看是这么感受到的,另外华人工程师真的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