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科幻电影《攻壳机动队》已于2017年4月7日在内地上映。这部影片不仅仅让原著迷们趋之若鹜,也让第一次接触这部经典作品的普通观影大众,享受了一场关于未来世界的华丽视觉盛宴。
说起《攻壳机动队》,在很多动漫迷眼中,这可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科幻电影的经典之作《黑客帝国》,当年如日中天,说它是许多观众对“科幻电影”的启蒙作品也不为过。其实《黑客帝国》几乎是完全脱胎于《攻壳机动队》,其中对人物设定、脑联网以及对虚拟与现实的探讨,都与后者如出一辙。之后的科幻电影多多少少都从《黑客帝国》的设定中有所借鉴,由此看出《攻壳机动队》对“科幻”这一概念的贡献与地位。
那么,未来世界,是否真的会成为片中设定的样子呢?这样的未来又有多远?
其实,《攻壳机动队》所展现的未来世界已经悄然来到我们身边,物联网时代的来临让这一切都不是梦。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定义,物联网主要解决物品与物品(Thing to Thing,T2T),人与物品 (Human to Thing,H2T),人与人(Human to Human,H2H)之间的互连。小编也知道这样的解释不好理解。
其实,换成大白话来说,科幻世界的一切都是物联网。
不少观众和小编一样,是斯嘉丽女神的忠实粉丝。提前放出的预告片中,完美还原了原著中女主角素子作为打击犯罪秘密小组中的一员,在危机关头裸身跳下高楼,“隐形”解救人质的一幕。
原来,素子是除大脑外全身义体的机械人,她的皮肤搭载了当时最尖端科技的“热光学迷彩”战衣。裸身的素子可以与环境完美融合,达到“隐形人”的效果。
那么,这种“热光学迷彩”是否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呢?
答案是可以的。
这种技术其实并非将人真正做到“隐形”,它与变色龙的伪装机制相同,对周围环境进行智能识别、智能显示,从视觉上进行伪装,从而让人难以辨认。而这项“虚体隐身”技术早在2004年就出现过。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曾推出过一款宽大外衣,人们只需穿上这件外衣,就可以让人“难以辨认”。当时的科技放到今天略显粗糙,具体原理是在衣服涂上一层回射性物质,使用装配的摄影机,将使用者周围的场景拍摄下来,随后将图像转换到衣服前面的放映机上,再投射到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衣料上。
从今天的物联网角度,如何实现“光学迷彩战衣”?
首先战衣需要可以“看”到周边环境,;其次,战衣需要“思考”,即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完美模拟周围环境,以达到“隐身”的效果。
这个过程绕过了人类对战衣的操作,即战衣具备了“智能”。
再来看近年来不断更新换代的智能穿戴设备,虽然功能各不相同,但是都具备上述三个条件:自动感知佩戴者的周边环境、身体情况,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最后输出我们需要的内容。
因此,随着科技发展,素子的“光学迷彩战衣”完美实现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影片除了演员对人物精彩的刻画,对未来城市的塑造也十分令人惊艳。片中不少场景都在展现充满“异托邦”风情的“新港市”,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莫过于穿梭于楼宇之间的巨型三维全息投影广告。
影片中,除了楼宇间固定位置的巨型投影广告,还有一个让小编十分喜欢的三维全息投影鲤鱼。
除了充满东方神秘的禅意色彩以外,巨型鱼群遨游天空的浪漫也在近些年被各种作品不断描绘。与其他固定位置的巨型投影广告不同的是,片中的鲤鱼群投影展示的区域局限性较小,可以相对“自由”地在空中游动,灵活地避开建筑物与人群。
从物联网的角度讲,虽说都是三维全息投影,但相较之下“鲤鱼群”更为智能。
要想实现类似的功能,除了三维全息投影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以外,投放区域更需架设感应设备,以感应随时变化的路面情况,令“鲤鱼群”灵活地避让涌动的人群与交通工具;还需搭载卫星定位系统,提前上载的地图可以有效避让建筑物;当然必不可少的还有大量且快速的计算能力。同样的,物联网技术减少了人类操作的必要,令物与物之间有效联网,自动并高效地实现功能。
其实这种挤占视觉空间的广告投放方式,在我们生活的今天已经初见端倪。各个国家的超级大都市,都有无数的大屏幕在街边进行广告投放,而人类天生会对闪动的画面进行捕捉。因此,当三维全息投影技术完全成熟之后,影片中展现的犹如“哥斯拉”一般的巨型广告说不定也会出现在我们身边。
片中巴特出场时,双眼还是人类的普通眼球。随着剧情的推进,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惨遭埋伏,素子飞身保护了巴特,但巴特还是失去了双眼,取而代之的是一双超级机械义眼。
在许多科幻电影中,机器人或者机械盔甲都有类似于这双机械眼的功能:不仅看得更清晰,还具有热传感器、X光透视、目标锁定等功能,还可以快速将辅助战斗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视野中)。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钢铁侠的超级盔甲,托尼·史塔克凭借自己研制的盔甲成为了超级英雄,片中经常会有他穿着战衣的面部与辅助屏幕同时出现的画面。
钢铁侠的“马克”系列机械盔甲,也属于物联网的一部分。除了托尼对盔甲的直接指令之外,盔甲们还由托尼的人工智能管家“贾维斯”进行操纵与管理。贾维斯即马克系列盔甲的“大脑”,可直接实现无人驾驶的飞行与战斗。这其中包含了外部传感器对实时环境数据的收集、远程数据的传输、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最基本的要素,再统一由超级人工智能贾维斯进行数据处理与反馈,最终实现了托尼对盔甲的灵动操纵。
但巴特这双眼睛与钢铁侠不同的是,他进入了物联网的更高一个级别——脑联网。这双眼睛替代了他已经被炸毁的双眼,直接与大脑相连。如果要求巴特的大脑单独承载机械眼的计算量,很可能这双眼睛只能作为普通眼睛来使用。
因此,从物联网角度来实现这样一双机械眼的话,与大脑相连的部分,仅需接受指令即可;其余计算量完全可以通过“云计算”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再对大脑进行反馈。巴特靠想一想就能做出的指令,与钢铁侠需要语音才能下达,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攻壳机动队》作为一部科幻电影来讲,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未来世界蓝图,同时从视觉效果来看也十分惊艳。无论普通观众还是原著粉,这部影片都值得一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世界触手可及。也许过不了多久,片中许许多多看似遥远的科技,将会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