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在做硕士毕业设计的时候第一次使用Evernote(印象笔记)收集资料,之后就一直使用Evernote记录一些备忘和生活琐事,但也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系统。开始读博士之后,我习惯随手在论文上记批注和笔记,觉得这样个人观点和原文的耦合度会比较高。但是等到要检索和引用资料时,脑中对这些知识点有些印象,可很多资料就是找不到出处,这时又要重新谷歌或者去翻文件夹。这让我思考是否需要将笔记做成电子形式,这样检索和使用的时候会比较方便,知识也能线性积累。去纸化的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因为我们从小到大习惯了纸质笔记这种记录方式。我们的工具十分简单(纸和笔),却可以记录各种类别的信息(文字、结构图、流程图、批注)。然而到了电子时代,我们可用的工具很多,但却很难形成和纸质笔记相比的“灵活性”。当然,相比传统的笔记方式,电子笔记可以多次修改、任意排序和整理、发布和分享、互相引用与检索,但有的时候却不如传统笔记那么“直观”和“简单”(想想用pdf做标注 v.s. 在书上直接做批注 或是 用画图软件画一个流程图 v.s. 在纸上随手画一个流程图)。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我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电子化笔记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凸显和最大程度发挥电子笔记的优势。而我发现,电子笔记不仅有上述提到的几个优势,还可以成为知识系统构建的有力工具。
这里,我将一切广义上可以提高人对某一事物或领域的认知或记忆的信息(以文字为主)称为知识,而将通过计算机、平板、手机等手段记录个性化知识的方式称为电子笔记。此文分享了我对于知识和记笔记的理解,以及通过电子化工具构建知识系统的思考和经验。
上一节聊了我为什么需要将笔记电子化的动机,现在简单说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记笔记。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和别人聊天时,总是有一些感觉在嘴边的东西,大脑却无法回忆起来;或者某天去超市购物时,明明觉得需要买什么,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不管我们认不认同,人脑的潜力不是无限的。理解我们自身局限性的其中之一,就是认识到人脑是有局限性的,并且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构建一个笔记/知识信息系统,就是要补偿人脑的这种局限性,将笔记系统作为我们的第二大脑。这个观点已经得到了主流大众的认可。我们知道记笔记需要花费时间,这种时间实际上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我们一般记录事情的动机有两个:一是为了增强对摄取信息的认知;二是为了日后需要的时候可以回想起来。记笔记的核心价值是“使用”。也就是说,一个好的笔记应该是有使用价值的。一个shopping list可以让你在逛超市的时候买齐所有的东西;一篇日记让你可以回忆过去自己经历的事情;一篇论文笔记让人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快速回忆起论文的核心观点;一个programming reference可以让你在编程的时候快速想起API的用法,而不用每次都去Google. 这些都是使用价值,是你记录时投资时间换来的回报。记录信息的本质是提供使用价值,所以评价一个笔记系统也应该用”可使用性”为评价方式。有一种观点是:现在(几乎)所有的信息都能在因特网上搜索到,所以需要信息的时候都可以即刻去搜索。这种观点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以目前的搜索技术和因特网的归档程度而言,这种方式的时间开销更高:因为你要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判断、提炼出你想要的那一部分信息。而笔记则是“一次记录,多次使用”,一劳永逸。并且有新的知识点时,可以修改、完善之前的知识(另一点电子笔记的优势就是修改起来十分简单)。
理解如何记录信息的第一步,是意识到信息与信息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一篇娱乐新闻的读后感和一篇期刊文章的评论,其承载的信息和用途是不同的。根据信息种类和严肃程度的不同,我将这些信息进行以下分类:
Category 1. 生活类:备忘录、日记、随想等
Category 2. 严肃类:工作日志、读书笔记、文献记录等
Category 3. 专业类:博文、论文、出版物、专栏等
第一类我称之为生活类,这一类包括基本常识,以及个人主观的、随意的记录。比如我自己喜欢将每天代办的事情记录下来,或是写生活日记等。这一类信息的特点是: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太大的加工,并且一般来说都是相对隐私的,不会公开给别人。所以在记录和措辞方式上也会比较随意,只要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可以。这里我推荐使用的软件是手机自带的备忘录,Evernote,和素签(iOS日记应用)。
第二类就相对严肃一点了,这一类承载的知识和信息相对专业,并且需要投入很多脑力活动。要求我们对原始信息进行抽取、提炼、总结等工作。如听了一场seminar报告,对作者的观点有疑虑或是认同,就写了一篇感想。这类信息的特点是,信息的专业度高,并且不同的人对于严肃的定义也不同(如物理专业的人会把物理分为第二类,却会把生物分类为第一类,因为生物方面的知识对其来说不属于专业知识)。此类信息需要日后自己或他人阅读,所以在结构和语言上更加严谨。对于这一类的文字,我使用一款名为Leanote的软件进行记录和管理 [1]。其实我一开始使用的是Evernote,后来因为Evernote没有Markdown、Code Highlight以及MathJax的功能,用来记录科研和
第三类则是严谨程度要求最高,并且知识的系统化程度最高的。这类信息需要大量的时间收集、整理。因为知识的体系化程度高,一般需要有内在的层次和结构关系。Cat 3的知识有时会依赖Cat 2,或者说Cat 3是Cat 2的总结和升华。不同于一类和二类信息以自己使用为中心,三类信息的读者可以是除你之外的人,这就要求知识具有可传播性。也就是说除了你自己可以理解,别人也要能透过你的文字和其他信息来理解你所要表达的知识。这就要求你在表述“意思”之外,还要有好的文笔。
除了上述根据严肃程度的分类外,我还总结了另外一种分类方式,就是按照文字承载的功能划分信息:
A. 记录:没有知识加工的过程,作为辅助记忆的手段。
B. 整理:对原输入数据进行一次滤波,小幅度修改原文的内容和结构,删去不需要的信息等。
C. 归纳:通过脑力活动,对数据进行结构化的整理。
D. 发布:对归纳后的信息进行文学化、排版、公开/或非公开的发布过程。
E. 记忆、索引、查阅:对A、B、C、D过程中产出的文字进行使用。
其中A -> B -> C -> D是递进、逐层依赖关系,而D和E是最终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知识最终都是期望被以后查阅、引用或者公之于众的。
在理解了以上的概念后,我们来看一下一个文字是如何从无到有的:
简单说来,一个文字经历了资料采集、生产、输出的过程。采集的过程为之后的文字提供了引用依据、素材(包括图片素材,公式等)、话题(论吴恩达对于机器学习与电力的比较)或者原始资料本身提供了文字的主体(比如一般对于专业书籍的笔记,其内容来自于对原文的转义和理解)。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整理,这里大部分人推荐的软件是Evernote [2]。万维钢在他的书中提到他自己用的知识整理系统是TiddlyWiki [3]
知乎 – 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3427617
万维钢 – 《万万没想到》,Part Two – 笔记本就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