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跟同学们开玩笑,说老师我那,每次问问题,你们这些同学都作出一副抱头苦思,认真想问题的模样,但其实呢,你们当中只有少部分的人是在思考,而多数的同学其实都只是在苦恼。那同学一听,就会觉得不服气呀,会问:老师,那种抱头苦思,一直在想答案的思考,这和苦恼有什么不一样呢。不一哦,差别就在于,抱着脑袋的时候,你的心里在问自己的问题是什么。好比,我考一个小学生一个数学问题:7*3+5-17是多少,小朋友一听,就说:这,这,这......一时不知道呀,有点难呀。那你们想一想,这个时候,咱们的小朋友里边就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同学他在听完题目之后,虽然一时不知道答案,但在心里他会把问题分解成一段一段的叙述给自己听,7*3是21,加5是26,再减17是9,哎呀,我知道答案啦,答案是9。你看,这种过程就叫做思考。 但还有一种同学,他在听完题目之后,却是不断在心里问自己,嗯...嗯...这个...答案是多少呢,答案是多少呢,7*3+5-17答案是多少呢 我靠,像这种呢,就叫做苦恼。因为你想那,如果你在心里一直问自己原来那个问题,而且始终问的是答案是多少呢,答案是多少呢,难不成你期待这个时候有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说:“答案是9...”,我靠,这见鬼了把。对不对,所以思考和苦恼的差别就是当你遇到苦难的时候,前者知道要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步骤去描述问题,让自己的思绪跟着自己的表达有系统的往前进;而后者呢,只会不断的反复问自己:答案是多少呢,答案是多少呢。 |
“撒谎对自己有利的时候,为什么要说实话?” 这是维特根斯坦思考的第一个哲学问题。那时他只有八九岁,他向自己问了这个问题,并苦苦思索,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个问题的两难性折磨着他,逼迫着他去解开谜团。据《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的传记作者蒙克所说,正是「那种问题激起的强制倾向把他拽进了哲学」。 即便无意成为维特根斯坦这样的哲学家,仅仅作为一个学习者,问题也可以成为我们最好的老师。就我自己来说,我的阅读和思考,都是在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牵引之下、在因问题无法完美解答所形成的焦虑和不安的鞭策之下进行的。对问题的好奇,对答案的渴望,是我在知识的海洋中求索的最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