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计票已经结束。中左翼的马克隆获得66%的选票,极右翼的勒庞获得34%的选票。马克隆成为新的法国总统。
上图是马克隆(蓝)与勒庞(黄)在法国各地区的得票率分布。目前看来两人的得票率和地区失业率高度相关,特别是在失业率最高的老工业区,勒庞反欧盟、反移民、反全球化的口号最得人心。这与美国总统大选中,中北部锈带区人们的选择高度相似。
尽管在事前民调中,马克隆遥遥领先勒庞24%,获胜几乎毫无悬念。但由于有英国脱欧(民调留欧阵营2%领先)和美国特朗普胜选(民调希拉里3%领先)的前车之鉴,所以大家都在等选前会不会有试图改变局面的“意外事件”发生。
意外果然如期而至。
一、似曾相识的黑客
大选前36小时,网上突然出现了多达9GB的马克龙竞选团队的内部电邮和文档。
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文件真实性多高。不过,马克龙竞选团队很快就承认内部服务器遭到大规模、有协调行动的黑客攻击,大量邮件被盗取。
关注美国大选的朋友,一定会对这种手段感到似曾相识。维基解密曾经披露了美国民主党总部邮件,揭露民主党高层偏袒希拉里、打击桑德斯,挑动了民主党内部矛盾。在川普“抓逼录音门”出来后,维基解密又立刻放出了希拉里竞选委员会主席波德斯塔的大量私人邮件,虽然没有任何实质问题,但各类极右翼网站以及4chan等匿名站点却依照这些内容为蓝本,编造了大量的谣言和阴谋论。包括性奴、虐童、邪教仪式、披萨门等等。铺天盖地的谣言成功地转移了话题和注意力。
这次故技重施,具体情况如何?
传播这些信息的媒介,与支持川普的高度重合,分析材料并编造谣言的主要据点依然是4chan。连对马克隆的指控都高度相似,包括:
– 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政治密室。(对希拉里则指称索罗斯)[1]
– 在开曼群岛开设离岸公司逃税数百万欧元。(对希拉里则指称克林顿基金会敛财逃税)
– 向中东出售武器与毒品。(对希拉里则指称她出售400亿美元武器给ISIS及沙特)
– 前进党自称是“独立党派”,实际上一早就受前总统奥朗德在内的政治精英支持。(给希拉里贴的标签是华尔街大佬与华盛顿精英支持)
– 拨出40万欧元造假民调。(在美国大选时声称主流媒体搞假民调)
– 全国主流媒体都想捂马克隆丑闻,想报道的记者受到威胁。政府在删除各种爆料网页。(在美国大选时声称希拉里杀掉了几十个爆料者)
– 根据爆出的账单、文件等,马克隆应该立刻被投入监狱。(美国大选时的口号是“lock her up”,即“把她关起来”。)
– 马克隆的妻子是法国巨型国企macron点心家族企业的老板,岳父语重心长地考察数年后让马克隆接班……不好意思这是中国产、微信传的土味谣言,写串了。
……
这些指控非常地眼熟。它们宣传的主战场也依然在推特,大量帐号开始同时刷“马克隆门”(#Macrongate)等反对马克隆、支持勒庞的信息与标签。这些帐号的活跃程度极高,其中5%异常活跃的帐号,贡献了40%的内容。最活跃的一个号一天发了1668条推。可以肯定很多号是发推机器人。
然而,最终的大选结果是,马克隆以超过民调7%的得票比率获胜。可以据此大致判断,这招失效了。
几个表面原因:
1.语言鸿沟
目前极右翼社群与阴谋论自媒体,交流和传播时以英文为主。这个群体对法文不熟悉,经常闹出笑话,法国人与之有疏离感。
尽管推特上的活跃帐号和机器人在传播马克隆门时,大多写法文,但它们通常是跟随性质,其话题由英文帐号所引领。
2.材料处理得不干净
维基解密披露的文件没有完全处理干净,在文件的隐藏信息里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比如:
– 部分泄漏文档的元数据显示文件最后的编辑者是俄罗斯政府安全承包商 Evrika 雇员 Roshka Georgiy Petrovich。
– 部分泄漏文档使用过俄语版本的Excel进行编辑。
- 马克隆泄密文档上传者使用的电子邮件地址是 frankmacher1@gmx.de,曾被俄罗斯黑客组织 Pawn Storm / APT28 用于钓鱼攻击。
考虑到勒庞不加掩饰的亲俄倾向,这些被披露文件中的问题很容易被人看成是一场不同政治立场的互相攻讦,议题很容易迁移到俄罗斯操控大选上,此时不但失去了力量,还有反效果。
这些信息甚至还严重影响了美国川普通俄门的调查与维基解密数据库的信誉。
3.静默期
法国法律规定,大选开始前,有24小时静默期。所有竞选团队和媒体都不允许发与助选相关的消息。导致“马克隆门”的相关信息只能在推特与脸书上传递。
尽管由于法律限制,马克隆的竞选团队也不能进行辟谣或反击。但双方均沉默对马克隆是有利的。
二、调动情绪影响大选
大选前夕是非常敏感的时期,此刻但凡有突发事件,所召唤的公众情绪即便在大选时也不会消退。人们会因一时情绪投票,待大选结束,结果无法更改,后悔也来不及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3月11日,基地组织在西班牙制造了马德里列车爆炸案,近200人丧生。导致原本民调领先对手六个点,支持出兵伊拉克的执政党人民党,被其对手社会党击败。后者上台不久后即宣布从伊拉克撤军。即便对手很明显是冲着大选而来,政府却找不到多少办法来抚平公众的汹涌的恐惧情绪。
法国大选第一轮之前,ISIS也发动了一次恐怖袭击,试图影响选举结果,推勒庞上位。
不仅大选,在商战中,让群众沉溺情绪时,做出不可逆的决策,在当代舆论中也并不罕见。
比如Uber曾在公众与出租车司机罢工反对禁穆令时,鼓励司机到纽约机场接客,竞争对手趁势掀起反Uber运动,大量网民奔走相告,Uber应用被20万人卸载,随后被迫道歉。美联航暴力将旅客拖出飞机,在负面舆论风潮中,同样也有无数人卸载美联航的App。这种决策都是不可逆的。之后,即便事态高峰已过,理性回归,这些公司试图通过给予优惠等措施迎回客户。然而由于客户们已经卸载App,优惠信息已经失去了方便的推送渠道,无法到达用户眼中了。
在美国大选前的关键时期,FBI局长康米突然宣布有了新证据,要重新调查邮件门,尽管此事在大选前结案,并未查出新问题。但对希拉里的选情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邮件门早已被炒作一年之久,它的确是个负面新闻,但人们早已有了自己的论断,并站好了队,议题本身“菁华已尽”,按理即便再行炒作,也不该产生太多影响。
不少竞选专家都持这种看法,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真正对选情产生影响的不是邮件门本身,邮件门的突发新闻只是给受众提供了足够的负面情绪。而那些谣言,会搭载着负面情绪的便车,疯狂地传播一轮:希拉里勾结ISIS,养性奴,在披萨店绑架和虐童,杀死了几十个爆料者……在舆论风向有利时,这些谣言会因为荒谬绝伦而毫无效果,但一旦舆论风向不利,媒体们集中报道一件真实的小丑闻时,它们就会在人们感情脆弱时趁虚而入。原本支持希拉里的投票者,会因为怀疑、恐惧和厌倦而不去投票。
宣扬这些谣言的人,并不真的相信。因为大选一结束,这些足够让希拉里判上一万年的事情,就没有什么人提了。只有一个愣头青,真的拿了把枪去披萨店“解救儿童”,成为全国的笑柄。炒作这些谣言的目的,不是真的想找证据证明什么,而是把控议题。
任何负面议题,成为舆论讨论的热点和中心,无论有无证据,对当事人永远都是不利的。当大家在饭桌上都讨论你有没有杀人的时候,有5%的人信,还是10%、15%,又有多大区别呢?谁还会关心你的政治主张?谁还会关心你的对手?有意义的正常话题,在这种舆论氛围下,就会被急速边缘化。所以,舆论战的核心,就是怎样将涉及对方的负面议题变为公众热议的焦点。至于这个负面议题的结论如何,有无证据,并不重要。
三、污染敌对信息源
近几年,维基解密成为非常重要的舆论政治力量,它通过爆料机密或隐私文件,吸引主流媒体报道,并在网络上病毒式传播,掌控舆论焦点议题,其力量足以撬动大国选举。
与美国民主党对FBI长达数月的服务器入侵警告置若罔闻不同,马克隆团队很早就开始应对黑客。他们在内部邮件系统里植入了大量假文件。这些文件有部分是伪造的,有部分是毫无意义的鸡毛蒜皮,还有部分看起来像是涉及腐败的爆料,但实际上是陷阱。目前尚不知道维基解密上那些有着俄文编辑痕迹的邮件是否为马克隆竞选团队的手笔。
即便今日社交网络如此发达,单纯的阴谋论或者谣言,也依然只能影响轻信者。特别是当大家都熟悉这种氛围之后,想要撼动广大的中间派,就必须依赖主流媒体传播一些真实可靠的负面新闻,然后谣言发布者和机器人才能在这类新闻热传的过程中,大量夹塞谣言,这样做才是有效的。
维基解密的运营端,包括其推特等,几乎遍布谣言和阴谋论,信誉急剧下降。但它依然有自己的根基,就是泄密文件数据库,数据库的准确性是它的生存之本。维基解密塑造的是这样一种新形象,尽管不排除因为自己的利益,隐瞒一些文件,或者传播一些谣言阴谋论。但是它放出的原始文件都是真实的。
如果维基解密的数据库被大量假文件污染,那么它披露的文件将不见得可靠,政治集团会将精心制作的钓鱼、谎言、攻击政治对手的假文件大量混入其中。此时它仅有的信誉将被动摇甚至摧毁。主流媒体考虑到自身信誉,不可能再放心地报道它所泄漏的文件细节。它需要增加一个甄选文件的过程,但以维基解密目前的人力资源,基本上不可能完成这一点。
失去了主流媒体,不是还有网络媒体吗?然而,如果维基解密最后的堡垒被污染,它在网络信息链中的地位也会下降。其粉丝和传播者将处于网民信息鄙视链的下游。
小贴士:
◇ 大规模投放谣言,不是为了让大家真的信,而在于它能挑动情绪和设置议程。
◇ 谣言并非孤立地传播生效,而是瞄准真实负面新闻热传的间隙,借助公众的情绪脆弱期,疯狂地传播一轮,此时效果最佳。
◇ 任何想要进入主流的信息源,都必须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维基解密的信誉基础,是它泄密文件数据库的准确性。如果连数据库都被污染,那么它的粉丝和传播者,在网络信息链中将处于受人鄙视的地位。
◇ 关注公众号“反海外谣言中心”(anti_rumor)了解最新的海外辟谣信息与理论研究进展。
[1].这个传言此前被勒庞用过:http://www.telegraph.co.uk/news/2017/05/04/emmanuel-macron-files-defamation-complaint-marine-le-pen-offshore/
[2].本文参考了:https://medium.com/data-for-democracy/democracy-hacked-a46c04d9e6d1
【v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