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Oracle 12C 特性:IN-Memory Option – 缓存与参数

    朝阳发表于 2016-07-20 09:44:37
    love 0

    在Oracle 12c的12.1.0.2版本中,Oracle正式发布和引入了基于内存和列式计算的In-Memory Option (以下简称IMO),这距离Larry在2013年OOW上发布这一特性已经过去了近10个月。

    以下是IMO特性的原理图,通过在内存中开辟一块独立的区域,Oracle将指定的表或者分区以列式内存存储,但是在存储上,仍然以一份行式存储,这就需要额外的内存空间。

    inmemorycolumn.png

    当然,内存对于Oracle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为了配合IMO特性,Oracle此前已经推出了SuperCluster M6-32一体机,该服务器满配可以配置32 TB内存,这是一个内存快速扩展的时代:

    supercluster632.png

    我们来看一下Oracle广为关注的这一新特性的表现。

    IMO的缺省的参数有:

    SQL> select name from v$parameter where name like ‘%inmemory%’;

    NAME

    ——————————

    inmemory_size

    inmemory_clause_default

    inmemory_force

    inmemory_query

    inmemory_max_populate_servers

    在数据库启动时,可以看到SGA中分配的Inmemory Area区域:

    SQL> show sga

    Total System Global Area 2147483648 bytes

    Fixed Size     2917936 bytes

    Variable Size   402655696 bytes

    Database Buffers 1191182336 bytes

    Redo Buffers   13856768 bytes

    In-Memory Area   536870912 bytes

    启用IMO特性,需要设置inmemory_size参数,指定可以作为内存列存的内存区域,该参数为静态参数,以下语句将该内存指定为800M,重启数据库使得该参数失效:

    SQL> alter system set inmemory_size=800M scope=spfile;

    System altered.

    除此之外,另外一个关键参数是:inmemory_max_populate_servers 。该参数设置用于将数据加载到内存的后台进程数量。以下将该参数设置为2 :

    SQL> alter system set inmemory_max_populate_servers=2;

    System altered.

    此后可以通过在表或者分区级别设置INMEMORY选项,将该表数据设置存储在内存中:

    SQL> alter table accbill inmemory;

    Table altered.

    以下通过测试来演示一下IN-Memory表的查询性能,以下执行计划中的INMEMORY意味着这是一个IMO查询,逻辑读仅为7,较常规表大大缩减:

    inmemory.png

    如果我们将该表移出IMO内存,可以看到其逻辑读变成了4076,执行效率也肯定大大下降:

    noinmemory.png

    通过视图V$INMEMORY_AREA可以查询内存区域的使用情况,其中USED_BYTES表明当前已经使用的内存:

    inmemoryarea.png

    注意,V$INMEMORY_AREA中的POPULATE_STATUS代表了当前数据向内存中加载的进度,在Done之前的查询不能充分使用内存列式运算。

    populating.jpg

    如果内存设置不足以容纳指定的数据表,则状态会显示为”OUT OF MEMORY”,这就需要去增加内存设置,或者减少Cache的对象数量。

    感谢老盖总的资料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