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知行合一,必谈蔡元培,但是于现代人如我,只有寥寥几个字:北大校长,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具体什么意思?我想我能说的,大概只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文如其人”这三个无关痛痒,甚至不能联系到任何具体事务的空话。今天读了这一章,终于有了一些清晰的轮廓,以及这类道理,应该从哪方面思考的启发。
知 和 行 本来是两个字,这差不多已经表明知行是两回事。而且只有它们不是一回事的时候,知而不行 或 行而不知 这些话才是可解的,而“知行合一”初听起来则似乎“与常识相触”。从“合一”的引申意义来说,也容易联想到“天人合一”或者“人车合一”之类的玄学用词,距离本体上可论证性,更远了。
何为知何为行,自不言说,知识与实践、明理与行动,了解与执行,都可理解为知和行。
中国传统思想,尤其儒家传统,特别重知行关系的讨论,而在知行之中,一向更注重行。宋明儒家大多主张“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重行在道理上跟“知之匪艰行之维艰”的古训相连——既然行比知艰难,当然要把重点放在行上。
这也符合我们的看法,或者说,我们的看法继承自儒家思想。我们通常的看法是:先知道一个道理,然后努力实行它。朱熹强调“万事皆在穷理后,经不正,理不明,看它如何屡践?也只是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我们经常知道什么是善,却不能行:我明知应当去施行某种正义的行为,但由于惧怕危险而畏葸不前;我们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屡戒烟屡失败。
另外从本体上论证知行合一,肯定会比作为道德要求来空喊,要来得切实,也面临更多困难,例如有很多知识,谈不上去实践或者实施:现阶段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只可能有理论和理论的证明,而谈不上实践,因为人类还不具有利用物理方法,改变天体运行的能力。
于理论和道德层面,如何要求都觉得空泛,不切实。
为便于理解,我们首先应大致区分理论之知与实践之知。
理论之知以明述的、公共的知识系统为归宿,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道理通过互相可推导的关系组织起来。我们可以说理论之知的有与没有,对与错,我所知道的正确或者不正确。
而实践之知的归宿,不在于一个知识系统,而在每个行动者。实践之知是通过行动者组织起来的,一个一个行动者,就是实践之知的“系统”。而刻画实践之知时,关键唯独是深浅厚薄,“知的切与不切”。所谓深知浅知,在于一样知识是否嵌入和特定行动者之中。
我初识一个道理,但是它并未嵌入我的感觉深处,只是作为一个理论之知存在。它只是公共知识系统中的一个道理,我也只把它当作一种知识了解。知道,但是知的不切。唯有当先前的理论之知,叠加于后来的实践之知,理解才会变的深,知的切。
但说到伦理规范,说到人生理想,似乎要先知道道理,然后才能施行之,朱熹所谓“义理不明,如何履践?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
人生的道理,我们听说了,生离死别,小学生会当作成语学习,朗朗上口念得起劲。直到长大,恋人分别,父母去世,才深有体会知道。
然而,道德本来不是脱离开一般实践的一个独特体系,我们学习一般伦理规范,大致也是这样。
伊川已道出其中枢机—“知而不能行,只是知的浅。”若知得切时,“自是事父不得不孝,事兄不得不惮,交朋友不得不信。”
所谓知行合一,并非主张知行总是一回事,而是说,知到切身处,知与行就合一了。
知行两分与知行合一的区别不在于一个是表面上的,一个是实际上的.而在于在某一个维度上,知行合一体现了对知行的深层理解。在很多场合下,“若会得时”,不必牵强,我们就可以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区分知行合一有什么意义?诚如贺麟所言,这体现了哲学思考的一般旨趣。它既不是要下达“汝应如此”“汝应如彼”之类的狭义的武断的道德律令,也并非意在确立行为学的某种规律或机制,它们意在打断我们的流俗思路,启发我们更深入一层去思考知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