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刚决定把博客迁移到 Hugo 时,因为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主题,只好自己动手写了一个(项目地址: Cirrus );在随后的两年中博客便一直使用着这套主题,这期间倒是也陆续发现了其它一些还不错的,不过我却没有什么更换的念头,因为在自己动手写了一个主题之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自己设计的东西才能真正贴合自己的需求。两年后的现在,看着我写的第一个主题,心中虽感慨万千,却也愈看愈觉得它「稚嫩」与「不成熟」,不由得泛起重新设计一版主题的念头。
一番思考之后,我首先明确了本次重新设计最核心的理念:对现有的内容做一些裁剪。两年前因为不懂设计,所以总是想把博客的页面布局塞得很满,无论组件是否有用只要我想得到都塞进去,实际上部分组件根本没必要展示,还有部分组件可以换另一种更好的方式展示。
这次重新设计的所有页面我都通过 Figma 画了原型图,然后对着原型图开始实现;相比之前在脑子里想布局然后转化成 CSS 再根据浏览器的实际效果调整,效率方面实在提高了太多。Figma 上手也比较方便,花了两个晚上跟着 B 站的视频操作了一下就基本掌握了初级的用法,设计一个静态博客足够用了。
原来的样式可以通过 Cloudflare Pages 的快照 来对比查看。
博客的布局从原来的三栏变成了顶部导航 + 双栏:原先左侧的博客名称以及菜单信息挪到了顶部以减少空间占用,没啥用的博客副标题我也干脆直接去掉了。这样就有更多的空间来展示中间部分——也就是博客正文。
而菜单部分,我也略作了修改,首先删除了原先占位置的 ICON 图标,并且还删除了归档页面的链接,现在归档页面只有通过首页的查看更多文章的链接才能进入,这样在顶栏显示时会和谐一些。
随后我在谷歌分析查看了最近三个月每个页面的访问次数的统计,发现翻页的访问频率出乎我意料的低:第二页的访问量近三个月只有个位数,排名更在五十名开外,因此我决定把翻页的功能直接砍掉。
而将翻页砍掉之后,为了让首页展示更加和谐,我把文章占用的空间做了递进处理:最近一篇文章占用空间最大,并显示副标题以及摘要部分;剩余 4 篇近期的文章将摘要以及副标题隐藏,只展示标题以及日期(这或许能骗一部分浏览量?);而更早的文章则在首页直接隐藏,只留一个归档页面的入口。
而右侧的布局也做了一些小调整,加上了文章篇数、总字数的统计,文章数也由原来的按年份统计改成了按类别统计,组件标题旁的 ICON 也移除了。
之前的主题动画效果太多了,当时的我近乎炫技一般想给所有的交互都加上动画效果,并且同一类组件交互起来动画还不一样,使用起来就感觉很混乱。比如同为按钮:
本次更新我也会将同类组件的交互显示效果趋于一致,我将原来一些标签组件、分类统计组件的按钮样式改为了超链接样式,因为它们从功能其实更接近于超链接——都是链接到其他页面。
这样按钮组件在形式风格、功能上就更统一:
同时我也将之前的一部分按钮变成了超链接的形式:比如文章 Card 中的类别。
而超链接的样式我也分为了 2 类:
这样交互起来的动画效果就看起来比较和谐了。
另外还有些比较细碎的优化,不值得拿出来单独讲,在这里列举一下:
最后,博客主题虽然更新完成,不过今年只更新了 2 篇文章,希望后续我能将更多的兴趣放在博客的内容创作上来——我好像每次都这么说,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