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我们讲解完 Redis Sentinel 原理之后,接下来讲解常用的 Redis 高可用架构。
上图是已经在线上环境应用的方案。底层是 Redis Sentinel
集群,代理着 Redis 主从,Web 端连接内网 DNS 提供服务。内网 DNS 按照一定的规则分配,比如 xxxx.redis.cache/queue.port.xxx.xxx,第一个段表示业务简写,第二个段表示这是 Redis 内网域名,第三个段表示 Redis 类型,cache 表示缓存,queue 表示队列,第四个段表示 Redis 端口,第五、第六个段表示内网主域名。
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比如机器故障、Redis 节点故障或者网络不可达,Sentinel 集群会调用 client-reconfig-script 配置的脚本,修改对应端口的内网域名。对应端口的内网域名指向新的 Redis 主节点。
优点:
缺点:
此方案和上一个方案相比,略有不同。第一个方案使用了内网 DNS,第二个方案把内网 DNS 换成了虚拟 IP。底层是 Redis Sentinel 集群,代理着 Redis 主从,Web 端通过 VIP 提供服务。在部署 Redis 主从的时候,需要将虚拟 IP 绑定到当前的 Redis 主节点。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比如机器故障、Redis 节点故障或者网络不可达,Sentinel 集群会调用 client-reconfig-script 配置的脚本,将 VIP 漂移到新的主节点上。
优点:
缺点:
部分业务只能通过外网访问 Redis,上述两种方案均不可用,于是衍生出了这种方案。Web 使用客户端连接其中一台 Redis Sentinel
集群中的一台机器的某个端口,然后通过这个端口获取到当前的主节点,然后再连接到真实的 Redis 主节点进行相应的业务员操作。需要注意的是,Redis Sentinel
端口和 Redis 主节点均需要开放访问权限。如果前端业务使用 Java,有 JedisSentinelPool
可以复用;如果前端业务使用 PHP,可以在 phpredis
的基础上做二次封装。
优点:
服务探测故障及时
DBA 维护成本低
缺点:
底层是 Redis Sentinel
集群,代理着 Redis 主从,Web 端通过 VIP 提供服务。当主节点发生故障,比如机器故障、Redis 节点故障或者网络不可达,Redis 之间的切换通过 Redis Sentinel
内部机制保障,VIP 切换通过 Keepalived
保障。
优点:
缺点:
此方案没有使用到 Redis Sentinel。此方案使用了原生的主从和 Keepalived,VIP 切换通过 Keepalived 保障,Redis 主从之间的切换需要自定义脚本实现。
优点:
缺点:
Redis 3.0.0 在 2015 年 4 月 2 日正式发布,距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Redis 集群采用 P2P 模式,无中心化。把 key 分成 16384 个 slot,每个实例负责一部分 slot。客户端请求对应的数据,若该实例 slot 没有对应的数据,该实例会转发给对应的实例。另外,Redis 集群通过 Gossip 协议同步节点信息。
优点:
缺点:
多个同构 Twemproxy(配置相同)同时工作,接受客户端的请求,根据 hash 算法,转发给对应的 Redis。Twemproxy
方案比较成熟了,之前我们团队长期使用此方案,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是定位问题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是它对自动剔除节点的支持不是很友好。
优点:
缺点:
Twemproxy
会有节点性能瓶颈Codis 是由豌豆荚开源的产品,涉及组件众多,其中 ZooKeeper 存放路由表和代理节点元数据、分发 Codis-Config 的命令;Codis-Config 是集成管理工具,有 Web 界面供使用;Codis-Proxy 是一个兼容 Redis 协议的无状态代理;Codis-Redis 基于 Redis 2.8 版本二次开发,加入 slot 支持,方便迁移数据。
优点:
缺点:
pika
是DBA和基础架构组联合开发的类Redis 存储系统,所以完全支持Redis协议,用户不需要修改任何代码,就可以将服务迁移至pika。Pika是一个可持久化的大容量redis存储服务,兼容string、hash、list、zset、set的绝大接口(兼容详情),解决redis由于存储数据量巨大而导致内存不够用的容量瓶颈,并且可以像redis一样,通过slaveof命令进行主从备份,支持全同步和部分同步。同时DBA团队还提供了迁移工具, 所以户不会感知这个迁移的过程,迁移是平滑的。
pika主要是使用持久化存储来解决redis在内存占用超过50G,80G时遇到的如启动恢复时间长,主从同步代价大,硬件成本贵等问题,并且在对外用法上尽可能做到与redis一致,用户基本上对后端是redis或pika无感知。
优点:
缺点:
其实架构的选型还是得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来进行评估,个人建议:
量级一般够用的情况下,采用“Redis Sentinel 集群 + VIP + 自定义脚本”方案,最好配合个好的客户端,调整比较灵活,实施也高效。
量级较大时,可以考虑“Twemproxy+sentinel+Keepalived”或“Codis”,根据存储数据单key大小进行判断,我自己测试发现value小于KB级时,Codis的set性能是要远高于Twemproxy,大于KB级时,twemproxy性能反而好些。(虽然我看很多文章都说codis性能优于twemproxy,实际应用还是针对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测试比较靠谱)
无论codis还是twemproxy相对来说都较复杂,嫌麻烦的朋友直接上360的pika好了
今天就写到这,之后可能会针对codis和pika单独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