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么情况下要这样用呢?文章介绍了这种模式的必要性,简单结论:在 mypy 强制执行的类型检查和运行时的类型检查之间作出权衡,特别是在有大量循环依赖的情况下。
它们都是关系型数据库的对象关系映射(ORM)框架,作者基于从 Django ORM 切换到 SQLAlchemy 的视角,介绍了两者的一些差异和正确用法,避免在使用时犯错。
__init__.py
是 Python 中特有的一个文件,为什么会需要用到这样的文件呢?它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自定义这个文件,又有哪些使用技巧和最佳实践呢?推荐阅读这篇很详细的教程。
一篇系统分析 Mojo 的文章,作者想研究的问题是:Mojo 是什么,未来会如何发展?Mojo 对通用科学计算(即不仅是 AI)有用么?它什么时候才真正可用,目前还缺少什么?作者不认可流传的“Mojo==Python++ ”说法,而是把它视为一门新颖的静态语言来研究。
不要在代码中直接用数字表示 HTTP 请求的状态码,这属于“魔术数字”,并不规范。Django、Starlette 和 Litestar 等框架都提供有枚举值,但更推荐的是使用标准库的
http.HTTPStatus
,另外从 Python 3.12 开始,还可以用
HTTPStatus.is_success
表示 2xx 状态码。(附:本文出自作者日更的“降临节日历”系列文章,多是些编程小技巧,
去博客阅读)
PEP-505 None 感知运算符 是一份被推迟的提案,它的用途是简化判空时的条件处理。文章介绍了 PEP 里的三种 None 感知运算符,并做了一个简单版实现。文末还提及了不支持这份提案的两个评论,我想附和一句:还是不要加了,继续 Deferred 吧!
“Code is read more than written”是编程的基本常识之一,提醒着程序员要关注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作者将它提炼为“maintainer > author”,但是,编码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它为用户提供服务,因此是“user > dev”,而且最终目的是为业务创造价值,因此初步推出“biz > user > ops > dev”。这个结论对么?作者逐一考虑/权衡各项因素的重要性,又列出了多组关系,最终简明的结论是:user > ops > dev,biz > ops > dev,biz ≹ user。
🐿️项目&资源
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字节跳动联合推出,利用一张人像和动作图生成人物的运动视频。(star 7.8K)
让你在 PHP 中使用 Python 的函数和类库,或者在 Python 中使用 PHP 的包。实现原理是在进程内同时创建了 ZendVM
和 CPython VM
,直接在进程堆栈空间内使用 C
函数互相调用。目前不支持 Python 多线程和异步 IO 特性。
非常有创意的项目。在前端项目中引入它的组件,用自然语言描述你想实现的效果,它就会辅助生成实现代码。
Pydantic 推出的 Web 界面开发框架,可使用 React 构建响应式 Web 应用程序,而无需编写一行 JavaScript。(star 2.7K)
Mistral AI 7B 的表现极为亮眼,在评分上接近了 Llama 70B 版本。这个项目是官方开源,用于快速部署和使用这个模型。(star 5.4K)
用于测试网络条件是否符合预期,支持验证 DNS 和 HTTP 连接,可配置断言条件,支持自定义验证内容。
由 Meta 的应用强化学习团队开源,采用模块化设计,为生产环境提供了一系列独特的功能,包括动态行为空间、离线学习、智能神经探索、安全决策制定、历史总结和数据增强。(star 1.4K)
一个 PyTorch 的展示项目,用不到 1000 行 Python 代码,实现简单高效的文本生成。(star 4.1K)
一个资源收集型仓库,包含数据分析、数据科学、机器学习、生成式 AI 等专题的大量视频列表。(star 4.2K)
中国大模型列表大全,全面收集有明确来源的大模型情况,包括机构、来源信息和分类等,目前列表中有 189 个国内大模型。(star 2.6K)
支持对 JSON、MessagePack、YAML 和 TOML 等格式的序列化与校验,拥有超高性能。(star 1.5K)
🎁Python潮流周刊🎁已开源在 Github 上,目前获得 940 star,如果周刊对你有帮助,可以给颗 star 支持下么?(有没有可能在 2023 年的最后两周突破 1K star 呢?)
🐢播客&视频
“Hidden Figures of Python”播客的目标是展示 Python 社区中少数群体的声音。第一期节目是四名女性主播介绍播客的起源和对 Top Python 播客中女性嘉宾稀少的现象分析。
这期播客的嘉宾是上文 msgspec 的作者 Jim Crist-Harif。
DjangoCon US 是一个专注于 Django Web 框架的年度性大会,今年的视频已发布。
🐼欢迎订阅
- 微信公众号:除更新周刊外,还发布其它原创作品,并转载一些优质文章。(可加好友,可加读者交流群)
- 博客 及 RSS:我的独立博客,上面有历年原创/翻译的技术文章,以及从 2009 年以来的一些随笔。
- 邮件 及 RSS:在 Substack 上开通的频道,满足你通过邮件阅读时事通讯的诉求。
- Github:你可以获取本周刊的 Markdown 源文件,做任何想做的事!
- Telegram:除了发布周刊的通知外,我将它视为一个“副刊”,补充发布更加丰富的资讯。
- Twitter:我的关注列表里有大量 Python 相关的开发者与组织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