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我就觉得那个单张的实体胶片很不方便,不仅易损坏,信息量还很有限,那么小一点地方根本就不能展示所有的切面,而且转诊也很不便,换一家医院就得重做,不仅费钱还伤身,当然我没问过能不能提供其它载体比如光盘 U 盘之类的。
要是能建立一个医疗数据共享机制就好了,将数据保存成通用的格式,这样无论哪家医院都能读取。实际上这样的系统已经有了,叫医疗数字影像传输协定(DICOM)。
DICOM是以TCP/IP为基础的应用协定,并以TCP/IP联系各个系统。两个能接受DICOM格式的医疗仪器间,可借由DICOM格式的档案,来接收与交换影像及病人资料。
最近去做了个鼻子 CT,终于查出了经常头痛的原因,完事了发现报告单上有个二维码,记得去年还没这东西。
扫了进去一个叫云影像网站,里头能查看诊断报告和在线阅片,其中阅片的页面张这样:
看这瞎眼的配色、还有按钮的边距,好像是十八层转包给一个培训班做出来的,正好网站名字也叫青鸟,不会是什么北大青鸟吧……
不过网页再怎么垃圾,也比那一张胶片好,至少所有断层都能看到,通过滚动鼠标还能连续切换,再也不怕找不到位置了。
把它的功能都试了一遍后我发现没有下载,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让你非使用他的破网站不可。但重要的资料必须自己保存,首先不能断定他这网站能永远活着,万一哪天倒闭了,或者超过了存储限定日期,那再想看就没辙了。另外阅片软件还有很多,某些拥有 3D 重建和着色功能我想试试。
总之它没提供下载,咱就自己爬。
首先 F12 分析一下网络传输情况,一眼就看到个 Socket.io,再瞅瞅其它请求并没有大量图片或 DICOM 之类的响应,肯定是用的 WebSocket 传的没跑了。
虽然没用过 Socket.io,但请求格式基本上就是 JSON,很容易就分析出下载流程:
/socket.io/?EIO=3&transport=polling&t=随机
获取一个 sid。/socket.io/?EIO=3&transport=websocket&sid=${sid}
,Cookie 中要带上io=${sid}
。2probe
,服务端回复3probe
5
sendMessage
请求,带上内容 { type: "saveC", hospital_id, study, password }
,其中hospital_id
, study
, password
分别对应 URL 里的三个参数http://qr.szjudianyun.com/qingniao/?a=<hospital_id>&b=<study>&c=<password>
series
和 series_dicom_number
分别是序列 ID 列表,以及每个序列的图像数。sendMessage
请求,仍然带上 URL 里的hospital_id
跟study
,另加series
和series_in
表示序列 ID 和要下载第几张,其它还有些参数都是常量。爬完一共才 42.3 MB,最长的序列 128 张,1mm 层间距,看来副鼻窦 CT 扫描量还是很小的。
下了个 RadiAnt,直接选择打开文件夹,里头的文件就全导入进去了。比起在线的那个垃圾浏览器,专用的软件功能就是多。
整个序列
可以看到鼻中隔偏得很厉害,还有棘突阻碍空气流通,难怪后头的鼻窦炎症一直下不去。而且鼻子也有点歪我一直都没察觉。
中隔偏曲这事起源于我小学,某天放学后突然魔怔,双手各撑一个课桌前后荡,就跟老头玩双杠一样,然后桌子就倒了,我直接摔了个脸朝地。当时鼻子出了好多血,从此之后抠鼻的时候就能感到左侧比右侧更狭窄,但一直也没什么大问题就没管了。
其它的问题还有:
去年拔牙把上颌窦搞穿了,虽然后面处理得顺利,但还是出了个囊肿,也不知道是不是严重的问题。
右侧的中鼻甲好像是气化了,中间的空腔有点大,我用手指头都摸得到。
3D 建模
三维建模没有想象中的有趣,也看不到多少的细节。最后那张脸吓死我了,真他妈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