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拜的是谁吧。
现在你去拜的是你的姑姑、舅舅、姨姨。你自然觉得毫无趣味。以后你家里大人走了,你自然不用再去拜访你的姑姑舅舅姨姨他们。
但是,这时候如果你不是独生子,而且你的原生家庭还算幸福,不像知乎上诉苦大会上一样全家都是坑,那你应该会想起你那很久没见的亲哥哥,亲姐姐,亲妹妹,亲弟弟,过年有机会也会约着吃个饭,一起聊聊天。
这时候就轮到你的孩子觉得拜访姑姑舅舅姨姨毫无乐趣了。然后他们就会在知乎上说“拜年这东西等90和00死光了就会消失了”
这不是什么依靠性价比抢占市场的有效竞争,这是扰乱市场秩序,是破坏生态环境。
先说对供应链和经销商的压榨,都不用举别的例子,最近宁德时代的896事件应该都不陌生吧?宁王那是什么企业?那是地球上新能源领域的超级巨头,是巨无霸,是把三星逼的关停三元锂生产线的卷王。
企业搞到这个地步,按理说它的职工应该过上挺滋润的日子了吧?
然而并不,该896照样896,甚至企业越大,排期越紧张,业务压力越大。
企业没有做大做强,职工当牛马,企业做大做强了,职工还是当牛马,甚至越做大做强越当牛马,那我不白做大做强了?这做大做强图个啥?
我发现很多多子女家庭的家长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孩子需要的是公平、需要的是端水。然后就发现,自己越是想做的公平,孩子对公平的要求就越高,计较的就越多。然而事实上,孩子需要的从来都不是公平,而是偏爱。被偏爱的小孩是真的不会计较事事都绝对公平的,反而是不被偏爱的小孩,最大的诉求就是公平。而父母越是刻意地展示公平,其实是向两个孩子同时展示,他们自己不是被偏爱的那个。
所以,很多自以为很公平的家长会觉得很委屈,明明对两个孩子都非常公平,为什么两个孩子都会不满。
希望被偏爱从来都不是一种难以启齿的、自私的想法,而是一种非常正常的人类的感情欲望。“被偏爱”才是最大的安全感来源,一个在亲情里拥有足够安全感的人,是不会去计较细枝末节的公平与不公平的,是有能力主动去爱别人的。如果“被偏爱”无法在父母这里获得,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会陷入寻找被偏爱之中无法自拔,甚至为了追求那么一丝被偏爱,而在感情中受尽伤害。
多子女家庭的家长要做的,不是公平,而是让每个子女都觉得自己是被偏爱的那个。
天无情万物公平生长,人有义平添远近亲疏
虚假的端水大师: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真正的端水大师: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被偏爱
不吹计算机,那吹啥呢?
我都是吹常委,可惜不招生。
倒就倒呗,矫情的。
从小我家里来客人我妈都是喊我倒茶,去男方家里倒倒茶咋了,晚辈给长辈倒倒茶不是平常的事?刚去人家家里表现得礼貌一点乖巧一点又犯了哪个天条了?刚去公司还得给领导按电梯呢。
我去婆婆家还给大家切水果呢,我是低人一等了还是不干净了? 有时吃完饭我还得收收碗,扫扫地,就是不想让人家觉得自己是个懒狗(虽然我确实是)。凭什么人家就得伺候你你一点贡献不做啊!
你非要上纲上线,那人家家长做了饭你不也咔咔猛造,人家就成你的厨子了?人家还得给你收拾屋子铺床单,人家就成你的使唤丫头了?
多少男方去女生家里,不也得客客气气,给人家长辈点头哈腰,敬烟说好话,上了桌还得伺候酒局,先干为敬。也没见哪个人来哔哔赖赖。
两个人相处,切忌给小事上价值。过日子就是互相容让,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女生去男方家里,配合男方给男的面子。男的去女生家里,也配合着把女生的面子做足了。这样才能长远,乃至超出嘛。
那种天天给小事上价值,搞言论和行为审查的,早点完蛋拉倒。结了婚也是完犊子玩意儿。
像本题下面那个啥果果的高赞回答,说倒杯茶要一千,这是她们家的规矩,那我只能说这是穷疯了,体面的好人家的孩子不会有这种想法。人类的体面、礼仪、温情在她们那里都是用来卖钱的。这种人我建议是结婚来钱太慢了,有来钱更快的道儿。
我会收养他,对他百般好。
然后在他十五岁那年借犹太人的高利贷。
在他面前挨犹太人的打,
承受犹太人的侮辱,
当家里一贫如洗时候,告诉他我很爱他,但是犹太人逼得我们没有了活路,当着他的面从犹太人的楼上一跃而下。
——————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也可以顺便借一点日本人的高利贷
确实是这样的,外资确实会消失,但不是撤离 而是死亡。
2008年之后,液晶面板以每年烧上千亿的投资,烧出了世界最大的液晶面板产业。
三星,lg,夏普集体败退,湾仔的奇美,友达光电没关注过,日子也只会更难。
液晶面板的疯狂投资,让往日50寸液晶面板电视的售价,从15000降到了1500。
普通家庭用户体会不到意义。
那种工业部门用液晶面板数量巨大,一个总控中心用上百块75寸甚至更大,都是正常的。
你看不到他们,只是他们死了,不是跑了。
类似的是,移动支付的大面积普及,导致台湾的假钞集团艰难无比。
总有些傻子想着为洋人提供现钞便利,就有这个影子。
经常被拿来说事的,还有手机业。
所谓富士康走了,三星走了。
说了几年,华为又回来了。
一个季度出了超过1000万台。
往日日本家电在中国的大量基地要么倒闭,要么去了东南亚。
国内的海尔,海信,创维出开始满世界铺产能。
国内经常把外国工厂描述成独一无二的存在。
什么工厂搬走了,就是中国制造完了,或者被取代了。
坊间三大取代怪。
墨西哥对中国依然有500亿美元逆差。
印度上一个财年是810亿美元左右。
越南超过500亿美元。
越南2024年前几个月从中国进口钢材几百万吨,4月已经开始调查了。
徐静波这个文科生,还以为像80年代搞个夏令营文章就能领太君的钱。
我每天保证八小时的睡眠,还是感到疲倦很累,上午基本上做不了什么事情。然而,昨天和对象吵了一架,尽管很晚才睡,但第二天却格外精神。是不是因为待在舒适区太久了的缘故?
南京没有衰落
只是维持了它民国时代原本的老样子。
南京有42.3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17万专任老师和231.84万在校生,以及10.46万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还有数量庞大,无法统计的相关配套服务人员。这些人加在一块儿,几乎占南京市城镇常驻人口总数(825.8万人)的一半。
此外,南京市还有大概156.8万60岁以上在籍退休的老年人。
然而
2023年,全国500强企业落户南京的只有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南京的只有1家。其中还包括江苏银行和南京银行。
体制内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工作机会(对于普通人而言)难得,体制外又缺少好的就业机会,是制约南京发展的主要原因。
Mac Dock 栏解压球
看了很多回答,发现基本都完全说错了方向。
以前带孩子轻松,一个极大的原因,是因为小孩几乎完全生活在熟人社会中。
方圆十里地,从小卖部到卫生室、从粮店到保卫科、从子弟小学到厂矿食堂,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厂的员工家属。所有人认识所有人。学校老师下了班回家,搞不好就住你家隔壁。甚至就是走到镇上、县城街上,随便碰到一个人,就算不直接认识,也往往有共同的熟人朋友甚至亲戚。
小孩是在一个几乎完全安全的人际环境中长大。所有的邻居、同事、甚至隔壁厂、隔壁村的人都会自然帮你照应。
这小猴子是谁家的,谁都门清。到点你不在学校或者没回家,人人都会给你看起来,通知你爹妈。爹妈招呼一声,临时管你顿饭甚至留你住一夜都是不足挂齿的事。你娃自己偷偷跑去游泳,几乎必定是跟着同楼的那一串猴崽子溜出去的。而且守鱼塘的大爷、路边卖煎饼的老师傅,一样帮你吼这帮不知死活的小屁孩。
村里、乡里、单位大院里基本都是如此。整个社区几千号人都在替父母留神帮手,父母们当然放松得很。这根本就不是“夫妻二人轮岗确保子女全程避开一切莫测风险”的设定。
和以前的成长环境比起来,现在的小孩就像用囚车连接起的一系列温室里培养起来的实验动物。全程无菌,所有接触者进出都要消毒。而父母祖父母要负责顶住除学校之外所有的环境的监护工作,扮演“肉身无菌屏障”。
岂能不筋疲力尽?
坦率讲,在城市长大对人类来说是一个非常新的生活方式,只不过短短两百年而已。
人类幼崽在过去几千年文明史里、绝大多数都是在整个家族、整个部落的安全网里长大的。那通常是一个方圆数公里的大型游乐场,而且有大量的不同年龄层的玩伴和大量与自然界的交互。
那才是人类真正适应的成长环境。
“在城市里长大”的抚养模式,其实到目前来说都仍然是探索性、实验性的。观点路线还在诸子百家的纷乱状态,每一种都只实践了几十年,了不起覆盖一两代人就整个理念都变了。
大量城市文明自诩的相对乡村的“先进”,在本质上只是用自夸来自我抚慰的迷茫。
因为迷茫,反而需要用格外的自夸来补足自己内心深处的惶恐。
不信你仔细体会,你会发现城市出身的父母在教导子女基本道德价值观的时候几乎总是犹豫徘徊的。往往更重投机和机智,而非强调传统、义务和基本价值。
隔壁两家、上下两楼的父母们下给自己的子女讲着完全不同的伦理观点,往往还没等子女长大、父母自己的伦理观念又自行转变了,美其名曰“成熟”了。
生娃时,自己二十几岁,娃到青春期,父母四十几了。四十几的父母还认同自己二十几岁时价值观的,有几个?
你在子女十几岁时教的东西、讲的心得,和在他们小时候教他们的东西,真的是一以贯之的吗?
这之间的断裂、变轨,子女难道不要付出代价吗?
这种价值观上的迷茫感、精神上的不笃定感,是剧烈城市化的这一代父母较之上个世纪的父母们的又一大时代劣势。
物质上、事务上,没有整个社区的全方位分担,精神上、心灵上迷茫而孤独,而子女又是在人类其实并不适应的非传统栖居地长成长。
焉能不累?
要想克服这些问题,坦率说那个全社区相助是很难补足的,勉强只能说同小区、同班级几个同学家长互相多帮衬,尽量弥补一点,再靠父母、帮佣分担一点。这就是能指望的全部找补了,这也是为什么往往要迫使夫妻一方脱产来全职照顾。
而那个“子女在非人类传统的条件下成长”也是几乎无法可想的。大多数人都只有“想尽办法进名校”这个办法来对冲。
唯一最可以努力、也最需要努力的、挑战也最大的,其实是父母自己的价值观迷茫和精神的不笃定。
这个要靠对传统的大量的学习和吸收。
注意,这不是叫你去照搬、复活“老规矩”,而是指你需要深入“老规矩”的历史源流,理清这些老规矩、这些传统背后的机制和原理。
你自己交给子女的,要是这些锤炼检验了几千年的机制和原理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下做出的新的答案,而不是罔顾时过境迁的事实,盲目的照搬历史结论。
这绝不是一个赶学术时髦的过程——大量所谓的中产父母,都是在赶他们面前喊得最响的“教育新理念”时髦,以盲目而极端的抛弃和背离传统为“更先进”的基本方法论,实则是一种自我放弃、一种思想的堕落而已。
你的选择当然应该有别于传统,但那是在通过解读传统明白了真正的机制之后的再度运用的结果。
这就像通过阅读研究往年试题,你学会了微积分,然后用微积分做你今年的卷子,你的答案当然不会和去年的考题答案一样。
但是微积分的算法是一样的。
“传统”不是去年卷子的答案,而是去年卷子考的那个微积分演算法。
找到这个算法,你就能站在这个算法五千年的辉煌成就的肩膀上做出新时代的新答案,答案是新的,但是方法仍然是那个经历五千年验证的方法。
这才是你消除迷茫的真正路径。
为了这个原因,你必须要对历史——尤其是对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思想史、文化史下功夫。
三管齐下,再加一点运气,你可能可以不必这么绝望和焦虑。
另外,我严肃的建议你把我的答案看完。
因为这是你能找到最好的参考之一。
这些天在襄阳几所重点中学摆摊招生。发觉在报志愿现场,百分之八九十的都是家长在忙乎这事,许多孩子对这关乎自己未来的大事袖手旁观,全由父母做决定,哪怕就在现场,要问他们自己的想法,大多沉默不语,观其神色,我甚至有这种感觉,父母与子女之间可能存在明显的代沟,两代人沟通恐怕不畅。
而且大多是妈妈来咨询,爸爸隐身。这事,最终由母亲拍板做主决断的恐怕较多。
只有少数孩子,是自己来问,自己填表,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不管其想法是否现实和可行,我都看好这样的孩子。大学教书,见得多了,凡是孩子本身有一种积极主动精神的,大概率在大学都能成材,他的未来发展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