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思想实验:如果全球网站一夜之间弃用HTTPS,能为地球节省多少电?

    bigwhite发表于 2025-05-16 14:06:39
    love 0

    本文永久链接 – https://tonybai.com/2025/05/16/energy-savings-if-abandon-https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如今,当我们浏览网页时,地址栏那把绿色的小锁和 HTTPS 前缀已是司空见惯。从网上银行到个人博客,再到每一个SaaS服务,HTTPS/TLS 加密几乎覆盖了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它像一位忠诚的数字保镖,守护着我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数据安全与隐私。

    然而,这位保镖并非“免费服务”。HTTPS/TLS 在带来安全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引入了额外的计算和传输开销,直观感受便是连接速度可能略有减慢,传输数据量也略有增加。而且,随着我们对安全的追求永无止境,为了抵御更强大的计算破解能力,加密算法的密钥长度也在不断增加(例如从 RSA 1024位到2048位甚至更高,ECC 曲线的复杂度也在提升),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开销。

    那么,今天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异想天开”的思想实验:如果在一夜之间,全球所有的网站都决定弃用 HTTPS/TLS,回归到“裸奔”的 HTTP 时代,理论上能为我们的地球节省多少电力呢?

    重要声明: 这纯粹是一个思想实验,旨在通过一个极端的假设,引发我们对技术成本(特别是能源成本)和安全效益之间平衡的思考。我们绝非鼓吹放弃 HTTPS/TLS,其在现代互联网安全中的基石地位无可替代。

    HTTPS 的“能源账单”:开销源自何方?

    示意图来自bytebytego

    要估算节省的电量,首先得理解 HTTPS/TLS 的主要开销在哪里。这些开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计算开销和数据传输开销。

    计算开销 (CPU 的额外负担)

    • TLS 握手阶段: 这是计算密集型操作的重灾区。
      • 非对称加密/密钥交换: 如 RSA、Diffie-Hellman 或 ECC (椭圆曲线加密),用于安全地协商后续通信所用的对称密钥。密钥长度的增加,使得这些运算的计算量呈指数级或更高阶的增长。 例如,一个 RSA 2048 位操作的计算量远超 1024 位。
      • 证书验证: 客户端需要验证服务器证书链的有效性,这涉及到一系列的数字签名验证操作,同样消耗 CPU 资源。
      • 对称密钥生成与哈希计算: 用于生成会话密钥、消息认证码 (MAC) 等。
    • 数据传输阶段:
      • 对称加解密: 建立连接后,所有应用数据的传输都需要经过对称加密算法(如 AES)的加密和解密。虽然对称加密比非对称加密快得多,但对于海量数据流,累积的 CPU 开销依然可观。
      • 消息认证码 (MAC) 计算: 为确保数据完整性,需要为每个数据包计算和验证 MAC。

    这些计算开销不仅发生在服务器端(数据中心),也发生在每一个发起 HTTPS 请求的客户端设备上(我们的电脑、手机等)。

    数据传输开销 (网络带宽的额外占用)

    • TLS 握手数据包: 完整的 TLS 握手过程(尤其是在未使用会话复用或 TLS 1.3 的 0-RTT 时)需要多个数据包的往返,这些数据包承载了证书、加密套件协商信息、密钥交换参数等,本身就构成了额外的网络流量。
    • TLS 记录层头部: 每个 TLS 记录包都会增加一个小的头部,指明内容类型、版本和长度。
    • 填充数据 (Padding): 某些块加密模式可能需要填充数据以满足块大小要求。

    这些额外的字节虽然对单个请求来说可能不多,但考虑到全球互联网的流量规模,累积起来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些额外的数据不仅消耗了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基站)的传输和处理电力,也增加了数据中心内部的存储和带宽压力。

    尝试量化:一个极度简化的估算

    精确计算全球弃用 HTTPS 能节省多少电量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涉及到太多动态和难以获取的数据。但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个基于合理假设的粗略数量级估算,目的在于理解其可能的影响范围。

    请注意:以下估算高度简化,仅为引发思考,不代表任何精确的科学结论。

    • 假设一:全球每日 HTTPS 请求数。 据一些行业报告估计,全球每日的 HTTP(S) 请求量可能达到数百万亿甚至更高。我们不妨取一个相对保守的中间值。
    • 假设二:单次 TLS 握手与数据加解密的平均额外能耗。 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密钥长度、加密算法、硬件加速能力等。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研究中关于 CPU 执行加密操作的功耗数据,或者服务器因处理 TLS 产生的额外负载百分比。
    • 假设三:TLS 协议的平均数据开销。 TLS 握手通常会增加几KB的开销,后续记录层头部等开销相对较小,我们可以估算一个平均的额外数据传输百分比。
    • 假设四:全球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总能耗。 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数据中心本身就是能源消耗大户。

    基于这些高度简化的假设,即使我们只考虑由于 TLS 计算和额外数据传输导致的 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增加 1%-5%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大胆且可能偏低的估计,因为 TLS 的影响是端到端的),考虑到全球数据中心年耗电量已达数百太瓦时 (TWh,1太瓦时=10亿度电) 的量级,这意味着:

    理论上,弃用 HTTPS 每年节省的电力可能达到数个乃至数十个太瓦时。

    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太瓦时的电力,足以供应数十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数十太瓦时,其能源足迹和碳排放影响将是巨大的。

    再次强调,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思想实验”级别估算。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例如:

    • 现代 CPU 对 AES 等对称加密有硬件指令加速,大大降低了数据传输阶段的加密开销。
    • TLS 1.3 显著优化了握手过程,减少了 RTT 和计算量。
    • 会话复用技术能避免重复的完整握手。
    • CDN 和边缘节点分担了部分 TLS 终结的压力。

    但即便如此,考虑到密钥长度持续增加带来的计算压力,以及全球网络流量的爆炸式增长,HTTPS/TLS 的“能源税”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

    安全的代价:我们为何“心甘情愿”支付这笔账单?

    既然 HTTPS/TLS 有如此“隐形”的能源成本,为何我们还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全网 HTTPS 化呢?

    答案不言而喻:安全!

    • 数据保密性: 防止敏感信息(如登录凭证、支付信息、个人隐私)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
    • 数据完整性: 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未被篡改。
    • 身份认证: 验证通信对方(主要是服务器)的真实身份,防止中间人攻击。

    在一个充斥着网络钓鱼、数据泄露、恶意劫持的数字时代,这些安全保障是我们进行在线活动的基础信任。与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声誉损害、隐私侵犯相比,HTTPS/TLS 的能源成本可以说是“必要的代价”。

    追求平衡:我们能为“绿色安全”做些什么?

    这次思想实验的目的,绝非要我们因噎废食,放弃安全。恰恰相反,它应该促使我们更积极地思考:如何在保障同等级别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1. 持续优化协议与算法: TLS 1.3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Go标准库crypto/tls已经默认采用TLS 1.3)。未来是否还会有更轻量级、更高性能的安全协议或加密算法出现?
    2. 硬件加速的普及: 推动和利用 CPU、专用加密芯片对加密运算的硬件加速能力。
    3. 智能的会话管理: 更有效地利用会话复用、0-RTT 等技术,减少不必要的握手开销。
    4. 内容分发与边缘计算的优化: 在离用户更近的地方进行 TLS 终结,减少长距离加密传输的开销。
    5. 代码层面的优化: 对于应用开发者,合理设计 API,避免不必要的加密数据传输,选择合适的加密库和配置。
    6. 关注“适度安全”: 对于某些内部系统或低风险场景,是否可以采用与公网不同强度的、但依然安全的加密策略?(这需要非常谨慎的评估)。

    小结:思想实验的价值在于警醒与前瞻

    “如果全球网站弃用 HTTPS,能为地球节省多少电?”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永远无法精确计算,但它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们为构建一个更安全的数字世界所付出的“隐形成本”之一。

    这提醒我们,安全并非没有代价,技术进步需要在多个维度上寻求平衡。 在坚定不移地拥抱和强化网络安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持续关注其对性能、资源和环境的影响,积极探索和实践更绿色、更高效的安全技术。


    聊一聊,也帮个忙:

    • 在你的日常工作中,是否感受过 HTTPS/TLS 带来的性能或资源开销?你是如何应对的?
    • 对于未来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你认为在“更安全”与“更高效/更绿色”之间,我们应该如何权衡?
    • 除了电力消耗,你认为 HTTPS/TLS 还带来了哪些“隐性”成本或效益?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思考和问题。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也请转发给你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一起参与这个“思想实验”!

    想与我进行更深入的 Go 语言、网络安全与 AI 技术交流吗? 欢迎加入我的“Go & AI 精进营”知识星球。

    img{512x368}

    我们星球见!


    商务合作方式:撰稿、出书、培训、在线课程、合伙创业、咨询、广告合作。如有需求,请扫描下方公众号二维码,与我私信联系。

    © 2025, bigwhite. 版权所有.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