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本文原作者 Luc Plus 同学授权转载,原文地址于 Google+ #三分钟学会去码
准备 拖 了这么久渣渣的去字教程终于完成了~本教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三种常用的去字工具,用GIF演示用法并附上详细文字说明。因为本人渣渣没学过PS,所谓教程难免有问题和误区,发现教程有任何问题欢迎+本人大力打脸,抖M的PO会很高兴的。
声明:Po主没系统地学过PS,所有相关知识都是从网上零星学来的,本“教程”仅代表Po主个人观点,各位菊苣如果发现有错欢迎打脸,各位参考这个教程的同学发现被我误导了请尽情骂Po主是混蛋。另外本教程所介绍的工具用法很简单,所以只能进行简单的去字处理。像是在脸上眼睛上华丽的衣服上进行大规模去字什么的处理基本上就要靠画画补上去字的部分,Po主也做不到。遇到难处理的图片还是放弃吧,事前提醒一下,别花了很多时间也没搞定怪教程没用。
看完上面两张图片对比的同学不要想太多了,咱不可能把从原图到完成图的流程都讲一遍,本渣渣花了8个小时才做了个半成品,要我做完整流程的请饶命……本教程只是用这张图做栗子简单演示三种去字工具的用法,具体怎么运用还是需要你们自己去感受一下。
Ps:别吐槽这个PO配的海报了,我真的不会PS,不会拿PS嵌字,这海报是拿PPT的艺术字做的…
本PO讲的是自动填充,自动填充原理很简单,就是从选区附近的地方选择与边缘相似的图片区域填充覆盖上去,但是这个功能十分神奇,使用效果经常出奇地好,阿逗比做了这么多年的PS算法还是值得信赖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推荐先试一下自动填充再进行其它操作,就算第一次自动填充失败也可以试试调整选区之后继续尝试自动填充,总有一次效果会让你满意的。点几下就搞定了,自动填充真棒!塞糕!(殴)
自动填充的操作也十分简单(详见GIF),用任意选择工具选中要进行自动填充的范围,右键选择 填充 (魔棒除外),内容选择 自动识别*,然后确定就行了,⑨都能学会~
不推荐使用自动填充的情况:比如原图的右侧和右上方的一大块文字,使用自动填充基本没效果,由于自动填充是从附近区域找图案进行填充,在周围都是字的地方使用自动填充的结果就是填充了一块别的地方的字到原来的地方,做了等于没做,不信的同学可以自己去试试。
注意事项:
Ps:图片越大自动填充需要计算的时间越长,变数也多一些,建议把图片调小(宽2000左右)再尝试演示GIF中的操作,直接使用原例图的话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另外演示GIF只演示了自动填充的一步,实际上这块区域还是需要处理的,详细的以后再说。
本PO讲的是仿制图章,仿制图章这个工具泛用性也很广,因为自由选取取样点、画笔大小和硬度可以定制,所以经常用来进行细节的处理。仿制图章对于颜色变化不大的图片效果拔群,指哪打哪谁用谁知道;但是对于色彩变化较多的图片不推荐大规模使用,对于色彩变化比较多的图片使用大量仿制图章处理的时候选取采样点不当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和谐的“色块”,整体效果也不好。
使用仿制图章有一个要点就是要不断变化取样点,取样点一直不变的话很容易出现一大块都是同一种颜色和图案的情况。总之泛用型对图兵器仿制图章想要用好还是要多用把熟练度提高,这个工具机师补正挺高的。
仿制图章的操作也很简单,选择仿制图章,先按住Alt键选择采样点,然后在要覆盖的处理的用画笔地方涂上就行了。
注意事项:
Ps:其实处理示例图里的东西只要用自动填充就好了,但是这张图好像也找不到能演示仿制图章的地方了…
本PO讲的是修补工具。修补工具的原理和仿制图章差不多,也是从别的区域选择图案填充到指定的地方。跟仿制图章不同的是修补工具有一个特性,就是在复制图案到目的地之后修补工具会 自动适应 周围的颜色,就像自带光学迷彩一样。如果复制的源图案不明显,周围的色彩又比较鲜明,有可能复制的图案会被后续的适应颜色覆盖而看不出来。修补工具在附近颜色差不多而且附近又有类似形状供抓取的地方使用效果比较好,像引索PO原图右上方黄色天空下的一大片字、“瞳に映る世界”下面的几行小字就很适合用修补工具。
修补工具的操作见GIF,详细用法引用官方说明:
注意事项:
本文来自 钉子の次元 - Dimpurr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原文地址 Photoshop 三分钟学会去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