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对MacOS的吐槽(二阶)

    Mucid发表于 2015-01-23 18:48:54
    love 0

    我来想想昨天吐槽到哪里了来着,继续继续~

    嗯,今天欧林酱说吾的吐槽不够犀利,仔细一想确实不够犀利,你看欧林酱这如咆哮边绵延不绝,但“居然还是如抖M般地继续用着Mac= =||”

    嘛嘛,果然每个曾经用过Windows的Linux用户,都会槽多到吐不完……

    所以,鹚酱还是继续按自己的进度来吧~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君—————————–
    9 Safari是MacOS下的IE
    这年头呢,梯子断了就跟断了网没啥区别,反正什么站都上不去嘛。
    不过还好,墨影袜很容易就跑起来了,于是开始设置Safari的代理,
    结果一看傻了,Safari代理默认走系统设置,也就是这么一填基本就变成全局代理了,
    这做法和Windows下的窗子一样,刚好我又开着xiami在放歌,这下虾米也用不了了,

    全局代理不是啥好事,赶紧下个FF压压惊啊!

    说到凸墙工具,吾还没能找到像Proxychains这样的神器,好像Proxychains也能在Mac上用,不过我没试过。

    10 硬件的支持略渣
    先多下嘴,很多人觉得Linux的安装比Windows麻烦,这个得怎么说呢,
    实际上比如Ubuntu安装后,如果乃是Intel显卡,大部分时候就能直接跑了,如果乃是N或者A卡可能稍微得折腾一下。
    对比一下Windows,花个把小时终于安装好了系统,然后呢驱动光盘里面从 主板到声卡,显卡,网卡,读卡器,USB3.0驱动……
    二十来个驱动exe包,慢慢点吧,可能期间还必须逼着重启几次……

    这里只吐槽一下MacOS对HDMI的支持,实际上无论是原声的显示器HDMI输出,还是这种HDMI转VGA+Audio的转换头,
    插到Mini上就没法控制音量只能单独控制App比(如播放器)的声音输出了。

    实际上无论是直接的HDMI输出还是转接头,实测试在Linux下都是能完美工作(调节音量)的!
    起初吾还怀疑是不是因为水果只支持特定型号的HDMI输出,然后有G+友告诉吾:
    “mac上HDMI输出的音频都是不能调音量的。
    osx 认为所有数字输出的音频都需要解码器控制音量(也就是故意的)
    ref: http://apple.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3203/volume-keys-not-working-with-hdmi-audio-on-mac-osx-lion”
    fuck,不就是懒得写驱动么!(/#=皿=)/_|______|_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君——————————
    老实说,上面的 1-10 点吐槽基本都是小问题,真正关乎疼痒的是下面这些。

    11 Appstore和渣一样的包管理
    就实际使用上,Appstore基本上搜不出啥东西,老实说不知道这sotre里到底有啥,难道只是用来放收费应用?

    其实吾本来想在Appstore里面把Firefox给装上,结果楞是没有,没办法只能挂着11区的代理去Mozilla官网下,
    然后一不小心还下到个英文版的Firefox,算了凑合用吧……

    很多人觉得Mac的软件安装方便,什么DMG一打开拖一下就可以了,但是这算个啥呢,所谓能直接打开的东西,基本上就是“绿色软件”那个概念,
    我下个Firefox的tar包还能直接run呢!

    对比一下Ubuntu Software Center里面可是啥都有,应该说,只要是源里面的,官方源或者ppa它都能给你找出来!

    实际上我根本就不用什么Software Center,装个FF多方便 sudo apt-get install firefox,
    既不用乃在Software Center里面瞎找,也不用满世界下dmg,下回来的dmg还语言不对,
    源里面的deb包质量很好,要什么语言装上对应的language pack就行了,可是我不知道在Mac下怎么把下回来的英文版FF变成中文。

    包管理是个好东西啊,虽然水果也有macports和brew之类的东西,但是老实说能和 apt-get+dpkg 比?
    以前的同事跟我吐槽过:“我发现这Linux啊软件安装就是方便,之前我在Mac上想装一个Python写的爬虫,硬是折腾了好大半天!”

    我个人很不喜欢configure make install三部曲,为啥呢,就算是在Linux下,库的依赖关系都够你满世界找的蛋碎,所以有ppa就用ppa,有deb包就用deb包,
    更别提你在macos下不借助macports去安装应用……

    最后吐槽一下,App store更新完系统居然给窝来个倒计时重启,吓得我立马把倒计时给x掉了!

    12 命令行和Unix特性
    加上包管理,这才是水果的shell难用的真正原因啊!
    来张图对于一下 FreeBSD 9.0 和 Ubuntu 14.04,乃会发现Unix和Linux还是有些区别的,
    不过日常情况下乃不会觉得这样的区别会造成太大问题,除非进行深入的开发编码工作。

    A 所以首先,MacOS缺少很多常用的命令。
    乃比如free -m之类的(因为这个命令在FreeBSD下一直没有所以就饶过乃,其实可以用top代替)

    lsblk查看硬盘设备,ip addr(代替ifconfig),lscpu查看cpu型号,lspci | grep ‘VGA’看看用的啥显卡,apt-get(死)……
    或许MacOS下也有这些命令,只是换了个名字然后鹚酱暂时不知道,或许永远都不会有(内置)。

    B 那些被砍掉的Unix特性
    /etc /dev /proce……这些目录去了哪里了呢,吾要定制磁盘的挂载 /etc/fstab 去了哪里了呢……
    “All is file” 远古的plan9发明的idea,于是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需要一串随机数 cat /dev/random
    需要一串uuid cat /proc/sys/kernel/random/uuid
    查看cpu的详细信息 cat /proc/cpuinfo
    查看内存的详细信息 cat /proc/meminfo

    这些命令和接口到底有啥用呢,一是能直接用,
    二是呢,作为一个猿有了这些东西可以少写很多代码,甚至根本不用写代码,
    大多数时候能用shell脚本完成的事情我都懒得正日八经的敲代码,bash有很多绝妙的One-Liners,乃用python还得折腾半天呢!

    C 关于Xserver
    虽然如今Wayland大行其道,不过这东西又有多先进呢——详见《X Window 系统与云计算》,
    我个人很讨厌VNC,不管是Linux上的VNC还是MacOS的屏幕共享,
    实际上Mini买回来之后用的并不多,大部分时候都是下班了,打开15R Turbo然后VNC到Mini上,打开虾米放点歌听,
    一天不给Mini装Linux,就永远只能当DVD用啦
    可是呢,就算吾把笔记本和Mini都插上网线,把rammina的画质调到最低,VNC依旧还是会卡的,
    VNC那一帧一帧截图的本质注定了就是千兆的网络也不会流畅到哪里去!
    Xorg天生的C/S设计,让吾可以把其他机器上的Firefox直接映射到本机的Xserver上无缝运行,而不需要去远程连接整个桌面,
    比如吾的15R Turbo上没有安装Libreoffice,但是吾的老Y450上有装:
    ssh -X y450
    libreoffice
    比那啥Google Docs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皿=)/_|______|_
    虽然,MacOS也有SSH Server,但是我却没法直接把Mini上的Pages转发到装着Ubuntu Linux的15R Turbo上用(如图)

    13 别跟水果谈可定制啦
    有人给了个形象的比喻 FreeBSD-Free=Mac,比如
    我想调节一下swap的使用率: sudo sysctl vm.swappiness=10
    挂个新内核模块进去: insmod xxx.ko
    调节一下内核tcp/ip参数
    需要一个内存盘: /dev/shm 随便用
    听说linux xxx内核打了鸡血: 找个内核deb包吧,没有deb?那就自己下内核源码编译一个……
    Arch Linux的字体怎么这么瞎: yaourt -S cairo-ubuntu

    14 总有你哭也哭不来的东西
    想当年吾就跟李先生笔下的过去一样,一天到晚像个斗士,到处挑起战争……
    “我就是比你好,比你好,你胸小不要说话!”……“往事不堪回首”( ´∀`)σ
    但是呢,人类总是重复着同样的杯具,同样的类比对于如今的“果粉”和那群“开源斗士”来说,也毫不为过(/ω\)

    14 总有那独一无二的特点
    嗯,上面是开玩笑,这次正经点啦~

    老实说,很多大型的开源项目只对Linux平台有支持,很多学术科研之类的工具套件,也只对Linux平台支持最好,
    比如有人反应 电子科学系啊,生物科学系啊,很多时候都只能用Linux。

    就我个人而言呢,用到的些开源工具也就支持Linux平台,平日和同事们开发的东西,自己开发的东西,几乎只能跑在Linux上,
    或者说能移植到Unix和Windows,但是要么缺胳膊少腿,要么性能折半,要么移植起来非常麻烦。。

    有时候leader一拍脑袋说,“咱们要把这东西跑到FreeBSD上,稳定些”,先不说到底稳不稳定,起码咱没力气和你去瞎折腾!

    你不能在FreeBSD上跑KVM和Xen虚拟机吧,至于MacOS就更不可能啦……

    顺便VirtualBox在窗子下老是崩,经过大伙儿反应vBox在MacOS下也老是崩,但是呢vBox在Linux下运行可是相当稳定的,性能也要好很多,咱们大家都喜欢~

    吾存放终于资料的硬盘和u盘都用luks加密过,别说MacOS能不能支持luks,好像连ext4分区都无力吧……

    15 安全性对比
    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OSX的权限管理对比Linux要松很多,比如对磁盘工具的使用授权都要比Linux容易获得操作权限,
    至于乃要和开启高级安全特性的Linux比的话,还是算了啦……

    最后,吐完这篇槽,终于可以安心的给Mini娘灌上Linux了ю┐(ԾωԾ)

    OSX君的颜文子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康泰克味, 用水果你就好好去享受啦 (σ≧∀≦)σ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