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一小时五分;读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一小时三十分;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回信六页,三小时二十分;路途往返,三十分。」——前苏联作家格拉宁在「奇特的一生」一书中,记述了名叫柳比歇夫的这么一个奇人。他不仅学贯古今,生前发表了七十余部学术著作和五百多印张,涵盖遗传学、昆虫学、生物分类学、进化论、无神论、哲学、离散分析、科学史、农业等,更近乎神经质式地几十年如一日记录下了自己生命中每一天的时间消耗情况,无论大事小事,甚至连路途往返、刮胡子看报,都巨细靡遗。在他眼里,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可通过统计来觉察出光明在冷冰冰地流逝。
类似的场景,倘若在今天写成自传,则会是这样:早晨六点四十五分,我被手机闹铃振醒;Jawbone 手环显示我的有效睡眠时间不足五小时,于是 IFTTT 自动调动起厨房里的智能咖啡机,开始为我炮制提神醒脑的晨饮;走出家门滴滴叫车,司机从两公里外驶来,百度地图显示我的目的地在城市另一个方向,在经过两个红绿灯后用时约为39分钟,打车费用27.3元;途中我淡定地掏出 iPad,点开使用了628天的多看阅读,购买了第101本电子书,花4.2MB流量下载到本地,阅读了12分钟,轻松打败了全国96.28%的读书人;一天忙碌的工作终于落下帷幕,发薪日银行的到账短信令我虎躯一震,身价又上涨了五六千块;于是晚上心情大好,戴上口罩套上 Nike 鞋,在醇厚的雾霾中一边夜跑,一边眼看 Nike+ 上的示数超过5000步,华丽碾压过当晚其他小伙伴的运动成绩……
一直以来,整个人类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乃至哲学,其使命不外乎围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个方面。而比认识改造世界更困难的,则是认识和改造人类自身。幸好在今天,用数字勾勒自己的生活已不再局限于医院的体检报告或是学校的成绩通知单。通过新的传感器和数据交换分析机制,人们能越来越多地捕获和更新有关自我的认知,使之数据化、指标化,成为衡量生活质量和发展情况的依据和武器。
这就是「失控」作者 KK(凯文·凯利)2008年提出的「量化自身(QS,Quantified Self)」概念。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00个社群围绕此主题举办不定期的分享活动,数百万人借此不断探索自我身体,以求更健康地生活、工作和娱乐。
在前不久刚刚举办的 PingWest 2014 SYNC 活动中,来自海内外的厂商向我们展示了各自研发的黑科技,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毫无悬念地再次成为讨论和展示环节的焦点。就连消费电子全球顶尖品牌的雷蛇也展示了即将上市的 NABU(纳布天神)智能腕带,显露出从键鼠向玩家生活全场景的渗透野心。
除了防水抗震、计步提醒这些「标配」功能外,值得一提的是,NABU 此前与腾讯的「天天酷跑」达成合作协议,NABU 的用户可将自身的健康指标数据情况,作为联动数据,传回给天天酷跑,从而开启额外的奖励。例如,如果 NABU 用户前一晚睡眠质量良好,则次日醒来会发现自己在天天酷跑中增加了一条命,或者,每日通过 NABU 计步达到一定数量,可兑换游戏中的金币,帮助玩家在游戏中也跑得更远。
虽然这一做法并非首创,但它再一次为我们打开了以「智能穿戴设备」为代表的量化自身产品存在价值的另一思路。即通过游戏化,把现实生活中的「失败提醒」,变为「成功奖励」,将痛苦的自我压抑,变为愉快的主动付出。如此一来,被量化的指标成为了打开另一个世界的阀门,现实生活中只能孤芳自赏、对别人毫无价值的数据,转化成在虚拟世界的另一种货币或者能量。
可以说,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智能穿戴设备」的实现方式极其简单,无非是日常物件上附着一层传感器,将数据通过蓝牙或者 WiFi 上传到用户设备中,提醒用户该吃药了,或是卡路里消耗得差不多了。整个环节至此结束。在我看来,真正的链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干预/应用)才刚刚以此为始,如果只是单纯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视作触媒,提醒用户当前状态「是什么」,而不继续帮助用户跑完「怎么样」这最后一公里流程,那价值依然甚微。
我曾经邀请一群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访谈,向他们演示某公司新研发的智能血糖仪,并声情并茂地阐述这款血糖仪计算如何精准、餐后提醒如何贴心。但患者们的反应淡漠。问之原因,其实在场所有人,无不是明知自己身患了糖尿病,因此所谓在数据监测之上给出的诸如「今天需要减少糖分摄入」、「本周血糖超过上周,需注意健康」的提醒,近乎100%是废话。这样的数据挖掘,除了给商家卖广告带来便利外,对用户而言纯属鸡肋。患者真正需要的是用餐前的食物诊断,是否糖分和固醇过高,而不是事后诸葛亮。所以基于既有结果的所谓「提醒」,并不构成卖点,没能直击消费者的心智——除非提醒完,它能强制执行,或者自动召唤厨房机器人把下一餐的营养配平。
这就是目前大量的量化自身产品的尴尬——没有或者无力将数据与真实存在的刚需相关联,而生硬臆造伪需求。在「为迷茫的智能手表研发团队们支几招」一文中,我阐述了对目前大量云山雾罩的智能设备的主观评断——不以市场(或者说具有成长爆发潜力的大众市场,而是极客人群的小众市场)为导向,盲目累加功能堆叠技术,并且虚构使用场景。从这趟 SYNC 活动观望下来,此种风气甚嚣尘上,还将蔓延一段时间。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我从投资人朋友处了解到,有人甚至已完全放弃了看这个领域。
那么,量化自身产品的未来演化会怎样?我的观点是,会普及,但要经历如下的过程,且虚火是必经阶段:
首先,市场上将涌现更多叠加了各种传感器的新奇设备。从与人体密切贴合的手表、腕带、围巾、口罩,到不那么疏远的水杯、体温计、电子称,再到垂直化场景化的物件,如(市场上的确已经有人在做的)姨妈巾,不一而足,乱花迷眼。各种数据之间互联互通,或者将自己的情报统一提交到 Apple Care 这样的平台中汇总,上传到云端。健康、娱乐、教育、驾驶之间的壁垒被陆续凿通,人们成了被累赘全副武装的钢铁侠,一切指令都能通过肢体信号下达给机器人管家贾维斯,由它来指挥调度你下一步该做什么。
此后,设备的数量急剧减少、合并,那些神乎其技却华而不实的设备逐渐被扫入历史的垃圾箱,剩下经得起实践检验的项目则退居幕后,成为无处不在却无需刻意强调「存在感」、「学习曲线」的日用品。就像计算器这一发明。早期人类为了结绳记事、贝壳作数,甚至需要去自然中专门采集这些工具,后来有了算盘、电子计算器,只需去商店购得、轻松上手,随后电脑的附件中自带了计算器,时至今日,你甚至可以更简单地在百度或 Google 里直接输入算式,结果跃然屏幕。消亡的是某一技术背景下的专属形态,不变的则是背后的理念和传递出的价值。
最后,大面积的铺开必然通过政府主导。可以想见,大规模的自我量化服务可应用于公共医疗、退休养老、文化教育、国防安全,渗透进百姓日常的点点滴滴。统治阶层既可以借此方便地完成统计调查,以便制定落实相应的政策法规,同时又能够进一步巩固统治阶层的利益,监控每一个个体的行为信息和数据异动,正如可以锁定每一部连入网络的设备那样。随之带来的是公共服务整体效率的提升,当然也将伴随一定的道德和隐私风险。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如果无法量化,便无法管理。组织机构通过数据指标来衡量工作成效,而在不远的将来,以大数据驱动的量化指标也将成为时代演进中每一个人的科技注脚。未来,或许我们能够像游戏那样,定制我们身体的各项属性,规划自己发展路径的「科技树」,为某项能力点满「技能点」,去判别他人是能力爆表,抑或「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我们的大脑潜力被无限激发,唤醒额外的生命能量,就像电影「超体」中的斯嘉丽·约翰逊那样。
只是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天,我可不希望我的最终形态是一块载满数据、被人热插拔的U盘。
注:本文首发 iDoNews 专栏,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