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QQ空间看到这样一段话:
快毕业时,老师告诉我们,如果可以的话,毕业后还是留在家乡工作创业,非走不可也不要太远。不然,就算没日没夜终于拼到拿二三十万年薪,你会发现,留在家乡的同窗也已有房有车有体面工作,享受家乡低消费的乐趣,成天去婆婆或是丈母娘家蹭饭,没事跟亲妈撒娇,隔三差五跟各个时期的朋友同事喝个酒,真遇到个麻烦事整个家族拥上来一块解决,每天早晨一脚油门就蹬到单位,节假日去你喜欢的所谓大城市旅个游,旅行结束后躺在床上说句还是家里舒服。而与此同时,你正拿着二三十万的年薪给老板干着五十万的工作,你享受着高消费,你租房,你单身,你有事只能自己冲上去解决,你一年回家两到四次,每次为了待这几天要跟上万人抢票,然后匆匆忙忙大包小包地赶。你每次离开的时候,都会觉得父母又苍老了,算下来一年两到四次见面的话,应该还剩不足百次了。你想起了小时候,你想回家了,可,一切好像都有点晚了,回到家乡意味着放弃了那么多年的努力,意味一切又要回到了刚毕业那年,从零开始,所以你不敢,于是又预定了离开的票……
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确实有过这样的困惑,钱确实比小城市赚的多一点,但是赚多少都不够花,工作一年几乎攒不到钱,那时候的心情是非常纠结的。
我后来的女朋友也告诉我,她有过类似的孤独迷茫感受,要不是遇见我,她可能都没法在深圳继续过下去,准备回成都了。
但是现在,她很庆幸当初留下了,也开始觉得深圳是比成都更好的城市。我的想法已经渐渐清晰起来。
年轻人应该多挣钱,与此同时,除了稍微留一点去投资理财,其余的全花掉。
钱只是数字,它代表你提供的服务有多大的价值。在小城市赚的少,大城市赚得多,为什么?因为大城市的人提供的价值普遍大一些,他们在给社会做贡献。在小城市“有车有房有体面的工作”在我看来是在混日子,我这样说会显得有点刻薄,但大部分人就是如此。
“遇到麻烦事整个家族一起解决”,因为小城市里生活,关系网重于能力,没有关系网几乎什么事情都办不下来。但是在深圳这样的城市,即使一个人,很多事情都好解决,政府也(相对)有效率。
“有事情只能自己解决”这是专业主义的态度。整个社会每个人都专业地做好自己的事情,而不依赖跟其他人的关系,这才是正常的社会吧。
“拿着二三十万的年薪给老板干着五十万的工作”这是很正常的,而且如果是上市公司,你给老板带来的价值应该要5倍以上你的工资才够格。我宁愿“拿着二三十万的年薪给老板干着五十万的工作”,也不愿“拿着五万的年薪给老板干三万的工作”。
过于节省的生活其实是对社会经济不利的,是经济凋敝的表现。大家都活跃地交换自己提供的服务,并享受其他人的服务,社会才会涌现更多高效的服务。
所以我买扫地机器人,买两台MacBook,买机械键盘,电动牙刷……总之在一些个人消费上,不吝啬。
最后,花的钱多了,也会更加努力地思考,如何让自己提供最大的价值,以获得对应的金钱认可。
这一年来在深圳买车买房,越来越喜欢这个城市,我会在父母年老之前想办法再买一套房,接他们来深圳。
最后,为什么往往能看到“逃离北上广深”的文章,看不到“爱上北上广深”的文章?因为离开的人(或者根本就没能力来的人)需要一些“理由”说服自己是明智的,而在北上广深认真生活的人,根本无需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