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和菜头的公共账号里看到一篇文章《Netflix文化:自由与责任》,该文翻译自Netflix的PPT,阐述了明星IT公司Netflix的企业文化:
用市场最高价格雇佣高效能人士组成团队。
我的观点是,对于脑力劳动者的自我修养,这些看法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对于管理者,这一文化纯属心灵鸡精,并没有可操作性,高效能的管理者并不奢求完美的人才,他能让平凡的人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在德鲁克的经典管理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里面,他建议管理者学会这么一种创建组织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就要让他充分发挥这一特长。而不应该期望另寻万能的天才来达成绩效。这本书堪称提高脑力劳动者专业度的圣经。
值得在最开始就明确的是,本书的“管理者”的定义并不是以他有没有下属而定,而是看他是否能做决策,并承担起做贡献的责任。本书的英文名《The Effiective Executive》中Executive既有传统的“管理人员”的意思,又有只负责执行而不负责判断的“执行者”的意思。所以在本书和本文的语境下,请牢记这一点:管理者泛指工作者、经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由于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出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所以程序员也属于管理者。
其次我们要明确的是什么是“有效”,为什么“有效”很重要。在旧的社会中,在脑力劳动者没有占据社会这么大比例的时候,管理者的“有效”并不是一个很难评估的指标。因为在体力劳动的社会,无论是执行者还是小的领导(可以认为是监工),他们要做的事情是固定的、可衡量的,而最优秀的人和平均的人的产出差别也不会超过两倍,所以雇员是否有效是一目了然的事情。但是在现在,管理者是否“有效”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程序员的产出是代码,但实际上是他思维的表现,他坐在桌子前思考,没有人知道他在思考工作还是思考今天的晚餐。而高效能的管理者的成果能比一般管理者高出十倍以上!所以现在一个管理者是否有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天生的管理者吗?我在上学的时候觉得自己这辈子应该做不了管理类的工作,因为我不是对人会很热情很自来熟的类型。我没有办法很快记住一个人的名字,也有点脸盲,在团队中也不是会说很多话的人。我喜欢专注做事情,我以为我会一辈子搞技术。
但是管理者的有效性不是天生的。假如卓有成效是一种天赋,那就糟糕了,今天的大型组织的文明,所依赖的是大批具有一定有效性而且可以担任管理者的人。事实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无性格上的共性,唯一的共性就是他们要经过长期的训练,从而养成五个思维上的习惯。
这五个思维习惯是本书的核心,环环相扣,非常经典。
每一条都会花一章的时间来展开说明,每一章都有些让我醍醐灌顶的部分。比如“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的贡献”:
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本身的技术所限,不为其本身所属的部门所限,才能看到整体的绩效,同时也才能使他更重视外部世界。
你们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