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在我们心目中往往是“计算机犯罪分子”的代名词,但《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一书却并非是为了“正名”而作。美国人史蒂芬·利维在1984年11月间推出了本书,当时IT世界还处于一个技术纯真时代,没有那么多入侵、破坏的事件发生。
这部讲述早期精英程序员故事的佳作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年10月才被翻译成中文,而其底本已经换成了利维在2010年推出的“25周年纪念版”。利维指出,之所以要为黑客著书立传,是因为他们为普通人得以接触计算机以及开辟今日网络盛世做出了非凡贡献,可大部分获益者却对此根本一无所知。
计算机本不是为你我这样的常人而设。上世纪五十年代以IBM为代表的产品动辄十数吨重,售价几十万美元,需要一支专家团队战战兢兢的维护才能平稳运行。而其被指定的工作则都是有关军事研发、科研计算之类高精尖项目。最初的黑客(Hacker)就是这些专家团队中的精英分子,他们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和喜好到达了痴迷的地步。痴迷往往催生强烈的占有欲,但此时的计算机根本不是个人买得起的,因此黑客们牙关痒痒。
1957年创办的DEC公司专攻PDP系列小型计算机。它们比冰箱稍大些,价格只有IBM产品的1/10,马上使得黑客趋之若鹜。PDP计算机是对大型机的反叛,它的出现为黑客文化以及阿帕网(互联网的前身)奠定了物质基础。黑客们在PDP计算机上创造了大量今天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网络技术,比如Email、BBS、新闻组、聊天室、DNS等,更难得的是他们无一为此申请专利,白白把智慧成果献给了全世界。
如果说PDP计算机有什么不让黑客满意的地方,那就是还稍稍大而且贵了些。黑客们在梦里也像孙悟空抱着金箍棒那样念叨:“要是在小些、细些就好了”。这一不断加强的怨念导致了七十年代中期PC机的发明——为此做出杰出贡献的是以乔布斯、盖茨、费尔森斯坦等人为代表的青年黑客。PC只有电视机那么大,价格只在数百美元。虽然早期产品不那么好用,但在进入八十年代后它就成了风靡普通家庭的大玩具,最终如比尔·盖茨所料“放到了每户家庭的书桌上”。
倘若没有黑客的努力,今天的计算机可能依旧是一种只能在实验室见到的专业设备,互联网也将成为一种专业信息平台而对普通人保持陌生。但悲催的是,尽管黑客有着如此不凡的成就,今天却只换得一个破败的名声,这当然是1984年的利维无法料及的,但在“25周年纪念版”中他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黑客名声的败坏基本是从八十年代开始的。此前Hacker只是一个存在于技术圈中的名词,外人对之并不熟悉。然而当计算机走入家庭后,很多学到一招半式黑客技术的年轻人纷纷以此为法宝在网上PK祭炼,很快把一向太平的网络空间搞得乌烟瘴气,人人自危,这自然引发了媒体的关注。由于这些年轻人悍然以Hacker自居,因此这一称呼就开始以贬义形象出现在了媒体和公众的视野中。真正的黑客当然对此感到憋屈,他们在1985年创造出一个新词“骇客”(Cracker),希望媒体用它称呼那些恶作剧青年,并还Hacker以清白,但是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数年之后,Hacker被引入中文,并被译为显然带有贬义色彩的“黑客”。在望文生义的条件下,中国网民想要正确认识Hacker就难上加难了。
在利维所总结的“黑客文化精神”中,包含了“推动信息免费”、“推动分权、质疑权威”以及“在计算机上创造艺术和美”等高尚情操。如理查德·斯托曼开发自由软件、朱利安·阿桑奇建立“维基解密”等事例都可以认为是这一精神的具体表现。可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大部分对此并不如何熟悉,或者即便听闻些许也不会将之与“黑客”联系起来,或者就算能联系起来也不会朝着正面而积极的方面去想。这一现实造成了一副比较可悲的场景:我们每天都兴高采烈的享受着计算机和互联网,但是很少思考过是谁将它们带到我们手中。我们同时也惯于人云亦云,毫无成本的叫嚷着将“黑客”打倒在地并踏上一万只脚,几乎从没认真思考过后者究竟是怎样一类人。当这两者结合起来,马上就构成了古今中外一切悲剧作品的经典线索:英雄为实现人类幸福发起了革命,最终却被享受胜利的人群遗忘、误解乃至敌视。在这种情况下,《黑客:计算机革命的英雄》一书的推出可谓相当及时。虽然它看上去很难跳出“小众读物”的藩篱,但它的诞生和存在无疑将为中国民众有机会正确和真正认识黑客起到筚路蓝缕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