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博客汇
  • 首页
  • 精华
  • 技术
  • 设计
  • 资讯
  • 扯淡
  • 权利声明
  • 登录 注册

    胜间和代《轻松读懂财报》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

    木书架发表于 2014-01-08 08:15:01
    love 0

    image

    分享胜间和代的书,今天是《轻松读懂财报》,对于管理、金融、投资理财、会计方面的来说,看懂财务报表是入门基本功,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就象汽车上的仪表盘,公司的好坏全都可以在财务报表上反应出来。特别是上市公司,财报就象一本书故事书,不管怎么做假对于懂行的人,总是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

    胜间和代的书,这二个Blog已经分享了七本书,还会再分享一本《时间,会用才能身价倍增 : 告别“穷忙”的35个实用时间技巧》,好象还有二本《25岁前知道拒绝力》 和《胜间和代教你提升思考力》没看过,征求这二本书的思维导图,投稿邮箱: warfalcon@gmail.com

    这本书属于入门书籍,针对不了解财务报表的普通人群,专业人士就不必看了,太简单。这本书是日本的,跟国内的情况有些不一样。如果你看完日本、台湾和美国写的类似书籍,会发现每本书的关注方面和细节都有一些不同,跟当地的经济环境一样,不知道国内有没有哪本类似书籍写得好一点。

    扩展阅读(有人做过下面几本书的思维导图吗,都比较简单,欢迎投稿):

    • 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 (这本书是台大的会计系教授写的,值得一看)
    • 巴菲特教你读财报
    • 像格雷厄姆一样读财报 (后二本书都过于简单,翻翻就可以)


    思维导图作者:@风姓华氏子孙 (感谢她的分享)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1171820750

    文件格式:Xmind 制作软件:Xmind

    点击下面的图片,查看全书内容:

    胜间和代《<a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href='http://www.amazon.cn/%E8%BD%BB%E6%9D%BE%E8%AF%BB%E6%87%82%E8%B4%A2%E6%8A%A5-%E9%80%89%E5%AF%B9%E9%AB%98%E5%9B%9E%E6%8A%A5%E6%8A%95%E8%B5%84%E5%AF%B9%E8%B1%A1%E7%9A%84%E7%A7%98%E8%AF%80-%E8%83%9C%E9%97%B4%E5%92%8C%E4%BB%A3/dp/B002VUBF3S?SubscriptionId=AKIAJOMEZLLKFEWYT4PQ&tag=z08-23&linkCode=xm2&camp=2025&creative=165953&creativeASIN=B002VUBF3S' >轻松读懂财报</a>》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www.write.org.cn轻松读懂财报》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www.write.org.cn" src="https://xfxkia.blu.livefilestore.com/y1pG6OWMwF9JZLptT7SIKDZIelnLnBW-r0hxsNngEMykGchgntZqisfGT2A_Vp4YeZKSYppp7jnMYw/%E8%BD%BB%E6%9D%BE%E8%AF%BB%E6%87%82%E8%B4%A2%E6%8A%A5-1.png?psid=1" title="胜间和代《轻松读懂财报》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

    网盘下载:数据银行 微盘

    出处:http://book.douban.com/review/4880214/

    作者:伊卡洛斯

    三种由资产运用效率不佳造成的资产收益率下降

    1)税前纯益未定,作为分母的资产总额却在持续增加

    2)资产总额未变,税前纯益却在递减

    3)资产总额增加,税前纯益减少

    会计操作基本技巧大致可分为下述3种类型

    1)借助损益表虚增获利

    2)利用资产负债表虚增获利

    3)通过合并保镖虚增获利

    会计操作的基本技巧:最大限度提前认列获利、最大限度延迟认列支出费用

    提前认列获利的具体方法:

    1)在客户尚未具备付款义务时(货物已出,但顾客尚未完成验收等)

    2)就多年服务事项与客户签订合同,将原须分数年认列的营业额提前认列

    3)请求关系密切的生意伙伴购买己方产品,我放下期再予以购回

    提前认列收益的具体方法:

    1)将费用资产化

    2)最大限度推迟摊提

    3)最大限度延长摊提期

    4)用直线折旧法取代加速折旧法

    5)拖延减损资产的重估或摊提时间

    6)不认列足额准备金

    膨胀资产的具体方法:


    1)售出属帐外利益范畴的股票或土地,借以制造获利

    2)售出属账外利益范畴的土地或建筑物,然后再进行回租

    3)利用并购、重组等机会,重新评估固定资产,使认列费用或收益方式趋向于自身利益

    竭力避免认列负债的具体方法:


    1)不认列准备金

    2)将以往计提的准备金挪作他用

    通过合并报表虚增获利的具体方法:

    1)收购市值低于自家公司的企业

    2)最大限度延长商誉的摊提期限

    3)将子公司的部分股票以高价抛售给第三方,借助股权变动损益虚增获利

    4)操纵不属合并报表范畴的投资事业单位,并将部分资产转嫁给投资事业单位,然后采取对自家公司有利的方式,重新进行资产评估

    我们在准备进行投资时,对于“营业额呈增长状态,准备金却相应减少”的企业,必须多加留意。企业以此并购案为手段拉伸获利时,其破绽将会完完全全展现在营业现金流量表与投资流量表上。

    商誉或合并核算调整等项目绝非资产,而只是将来需要摊提的费用。

    创造营业额与净利润来源的资本,在经过股票交换或第三方现金增资,进而大幅增长后,亦变得令人难以琢磨,投资人将很难判断股东投资效益是否真如账面上表现的那般抢眼。如果将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放到一边,只查阅损益表,不明就里的人或许真的认为该企业的净利润得到了大幅增长。

    从财务报表到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其流程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事前准备——准备进行分析时所需的财务报表

    1、准备分析所需的财务报表:分析对象(企业)的简明财务报表(本期与前期)或有价证券报告书(年报)、同领域其他两件的财务报表(最新一期)

    2、依据目标企业及同领域其他两家公司财务报表,制作对照表

    2)以证券分析师的视角进行观察——建立起对行业领域与企业的初步印象

    1、目标企业所处产业方面: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属于特许行业、是否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2、分析目标企业:在竞争方面,是否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优势将对欲进入该领域的其他公司产生多大阻碍

    3)站在会计师的角度进行分析——解读财务报表

    1、营业收入、营业净利润、税前纯益的成长状态

    2、资产收益率(ROA)

    3、商誉(金额、摊提形式)

    4、营业净利润、营业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是否平衡

    5、非常利益和非常损失(金额、项目数量)

    6、有效税率

    4)站在投资人的角度做出判断——判断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1、归纳、总结自身评价与市场评价

    2、确定“投资判断矩阵”,选择正确的行动方针

    我们在解读会计操作之时,没有必要参阅目标企业提供的投资人资料。要知道,由企业制作的投资人资料,必然有诸多主观因素掺杂其中,对于我们而言,它远称不上是一份客观的参考资料。不过,当我们分析结束,心中已有定论时,倒可以粗略地翻看一下。

    如果我们搜寻不到目标公司的同行业公司,这时请你放弃对该公司的投资意向。如果我们不清楚其同行业概况,又不了解其所在领域呈现何种状态,便贸然对目标公司进行投资,一定会承担非常大的风险。

    证券分析师的视角——简明财务报表首页,属决算数字的摘要面,经过初步估算的损益、资产、现金流量状况,以及下期业绩预测等重要部分均会列于其上。自次页起,简明财务将就企业的经营方针与经营业绩向我们进行说明,诸如企业日后发展方向,本期业绩为何如此优异,等等。读者在审阅这些信息时,切不可亲信企业的一面之词。以为寻找借口为业绩衰退作解释,却难以提供任何解决方案的企业,不值得我们信赖。

    会计师的视角——继续翻阅简明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将会映入我们眼帘。自此处开始,我们就要以会计师的视角来审核这些数字了。此时,正是各位读者检验自己对于三大财务报表之间的关联,以及会计操作基本技巧理解程度的最佳时机。我们可以一边比较目标企业前期、本期及同行业企业的报表数字,一边检验这里是否存在异常。

    财报首页的查阅重点:

    1)会计处理方式是否改变?

    2)营业现金流量是否呈现持续增长状态?

    3)营业现金流量是否能够独立供给投资现金流量?

    4)营业现金流量占营业净利润的比例是否在60%~120%之间?

    5)资产收益率是否处于持续增长状态?

    6)营业收入、营业净利润、税前纯益的成长比例是否正常?

    7)营业净利润与营业现金流量的成长比例是否合理?

    8)预估的下期业绩是否合理?

    对于投资人而言,最为合理的业绩预测是企业通过努力完全能够实现的准确数字

    检验重点——经营绩效与财务状况

    1)可曾提及于企业不利之事?

    2)是否对营业收入、获利均呈正增长的状态洋洋自得?

    3)是否准备投资新事业?若有次打算,新事业中是否会灵活运用主营业务技术?

    4)是否有详尽、具体的数字?

    检验重点——资产负债表资产栏

    1)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的额度是否骤增?

    2)库存资产金额是否骤增?

    3)递延所得税资产额度是多少?

    4)有形资产金额是多少?摊提方式是直线折旧法,还是加速折旧法?

    5)商誉金额客观吗?摊提期为几年?

    6)列有递延资产的项目吗?若有,其金额有事多少?

    7)准备金与预售收益额度是否过少?

    8)目标企业是否发行了公司债券,尤其是可转换的公司债券?

    检验重点——资产负债表股东权益栏

    1)企业存留的盈余、资本与资本公积金比例是否过小?

    2)尚未实现的重估增值能否在股东权益栏中占据大半比例?

    3)优先认股权计提数字是否过高?

    4)少数股权所占比例是否过大?

    检验重点——损益表

    1)营业净利润与同行业企业相比是否过高?

    2)非常利益与非常损失的计提项目、金额是否过多?

    3)企业所得税税率是否在40%左右?

    检验重点——现金流量表

    1)与营业收入及营业净利润相比,营业现金流量比例是否合理?

    2)投资现金流量是否全部用于主管业务投资?

    3)融资现金流量是呈正数状态还是负数状态?

    只做合并财务报表应注意的基本事项检验重点

    1)该年度是否出现了变更项目?

    2)资产折旧采用的是直线折旧法,还是加速折旧法?

    3)无形资产(尤其是合并商誉)预设摊提期为几年?

    附注事项检验重点:是否记有担保品,或有负债、收购公司介绍、期后事项等使人注目的内容?

    购进股票后的后续追踪仍应以财务报表为主,每隔半年对企业决算数字进行一次检验,“真正的利好”隐藏于财务报表之中



沪ICP备19023445号-2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