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豆瓣上看到有一个名叫“我们爱拖延”的小组,小组组长推荐组员们一定要看看《
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并且把这本书冠名曰镇组之宝。觉得好奇,于是买来翻看了一下,还是有不少收获。
显然我和很多人一样,有时候也会拖延。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常常都是把作业放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完成,甚至会为了交作业而一大早到学校去抄别人的作业,五一,十一这种长假对我而言就是这种局面不断上演的最好时机。好在自己学习还算不错,作业总能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对此也没有觉得深受这种拖延之苦。现在看来,学生们确实由于年纪小而不懂先苦后甜的道理,正如本书所说,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例如放假就是玩,离假期结束还有好几天,以后写作业完全来得及。后来到了初中和高中,由于升学压力的影响,我都是尽快把作业写完然后再去做各种辅导书,拖延的症状得到了缓解。上了大学后,拖延有时会出现,看来并没有离开我。
读完此书,觉得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拖延进行分析是很到位的,这也是心理学的强大之处。书中提到很多人拖延在心理上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种:自己对这件事感到厌恶、自己是个完美主义者、自己不愿意受到限制拘束、自己对于客观时间的领悟能力太差。显然对一件事厌恶会导致拖延,例如我最近在看的JAVA程序。完美主义者是想一下子把事情做到极致,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由于自己没有这种能力,他们就会拖着事情不做给自己找借口。不愿受拘束的人肯定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他们不想按时交水电费,不想按时上班,觉得那些框框条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强迫,于是他们选择拖延作为对抗的手段。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是相对的,有时候人只知道自己的主观时间,例如我在吃完这个苹果或者看完这个电视节目后再去写作业,但是对于吃苹果和电视节目的时间并没有具体的概念,这也会导致拖延发生。让我感到有意思的是,本书作者甚至在书中讲了他们写这本书有时也是拖延的,所以说拖延并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在大多数人身上都会发生,只不过有些人拖延严重影响了生活,而另一些人能把拖延控制在最小程度下罢了。
除了在心理上,拖延和大脑也是有关的,即使你从心理上并不没有拖延征兆,但大脑也会导致拖延。有时候你对一件事感到恐惧,大脑就会发出一种不愿意行动的信号。或者在小时候对某件事有了负面情绪,当再次遇到此类事情时,大脑中的记忆将会激活,拖延自然在所难免。不过,最常见的原因肯定要数人们常说的“注意力”,当自己不能集中心思在某件事上,老是分心干这干那,以为自己的大脑能像CPU一样多线程运转,结果只能是浪费时间。刘未鹏曾在《
暗时间》中提到一个大脑注意力的切换时间,例如写代码写的好好的,突然收到QQ消息,聊了几句后再写代码时发现思路已经有点模糊了,要想上好一会才行,这就是分心的开销,这种开销无时无刻不在,看起来小,但累积起来完全能导致拖延。除此之外,睡眠,健康水平对拖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那么如何对抗拖延?本书给出了很多方案。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把目标进行分割,一次完全一小步,慢慢累积加以实现。想到什么就立刻做什么在很多情况下并不现实,一时冲动带来的激情很快就会退去,正如很多人都要制定新年计划,我今年减肥二十公斤,我今年要挣到50万等等,这些计划看起来并不小,而不小的计划带来的问题就是空,计划显然无法一下子实现,只有明确了一步步怎么走,例如我这个月减七八斤,我这个月挣七八万,然后再规划到以星期为单位,明确自己要做的事情,要么是每周给自己安排几个小时去锻炼,要么是每周参加学习等等。只有这样,计划才能实现,拖延症状才能降到最低程度。之前看过一本《
尽管去做》,相信那本书上解决拖延的方法描述要比这本书详细的多。
拖延无处不在,正如作者一样,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有拖延,但好在我把电脑扔在了实验室,回到宿舍只能看书,在一个合适的环境下做合适的事情,这也是本书中提到对抗拖延的一种手段。写完这篇书评,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好在我没有拖太久。